幼儿园教学中运用“ 正面教育” 的
方法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阶段,正面教育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准则,就是要让幼儿获得尊重,并且通过正面的引导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纠正,以促进幼儿不断完善自我。
所以,这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幼儿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而不是主动地告知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只有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到事物的正确与否,才能够对他们今后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意义。
所以,本文主要对正面意义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展开了论述,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学;正面教育;方法研究
引言
所谓“正面教育”就是以说理、表扬、疏导为方法,用榜样的力量作推力,从积极的方面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发挥积极性,克服消极性,从而使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
他的目的是使幼儿看到光明前途,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调动幼儿各方面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奋发上进,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一、幼儿园教学中“正面教育”的方法研究
(一)幼儿教学合理运用“无错原则”
运用“无错原则”激励小朋友,可以巧妙地为小朋友创造一种轻松而自然的氛围,从而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想学,愿意学来提高活动结果。
例如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只要小朋友思考了,无论答案如何,都不批评。
这样就使小朋友在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有安全感,减轻了心理负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于说错的小朋友,不可生硬的说一句:“坐下!”而是问别的小朋友“有不同的意见吗?”,
或“你能再说一遍吗?”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在课上提问时,先看优点,再提不是,并且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使用“如果能……就更好”等语言。
采用“无错原则”,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小朋友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帮助小朋友正确的看待对错问题,对于今后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二)幼儿教学合理运用“榜样作用”
每个小朋友都是榜样。
在班里,不能因为某个小朋友表现不好就把他看得一点用处都没有,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作为全班的榜样。
例如班里有个小朋友,由于家里的溺爱,时常不听老师的话,一直违反规则,有时候上课就自己站起来或者走到午睡房里去玩玩具了。
但发现这个孩子的创造力特别好,早上的区域活动里他总是能把积木搭成飞机、小船、下水道等一些有想象力的东西。
在晨间谈话的时候,应该特地指出这个小朋友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动手能力,但是也提醒,如果在上课的时候也能像晨间区域游戏一样能够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就更好了。
通过这种方式,小朋友的自律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效果也好很多。
(三)幼儿教学合理运用“奖励策略”
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当适当的给小朋友一些奖励,包括小橡皮、小铅笔、小红花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锻炼。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给幼儿颁发奖励时,应当尽可能的做到经常性,这样才能够达到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目的。
例如,对于午餐吃得相对较多的幼儿,可以记一颗五角星,对于上课认真回答问题的幼儿,可以记一颗三角形,这样一整天下来,幼儿的奖励就变得很丰富了。
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幼儿以每周为单位,将所得到的奖励计算出来兑换一朵大红花和小红花,这种做法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幼儿教学合理运用“表扬机制”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正面教育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好的接受教师的教育并在教学活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实现幼儿自信心的树立。
合理的运用表扬机制要求幼儿园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表扬要具有有针对性和层次性: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每一位小朋友的答题结果都竖起大拇指,说:“真好!表扬!”等形式来完成对幼儿的表扬势必会导致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激发。
这种单一的、机械式的表扬模式,由于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本人认为表扬应当具有激励性和明确性,对不同的学生应当使用不同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表扬要遵循适时、适中、适当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有一定的进步或出色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及时的对幼儿给予表扬,避免因错失良机而导致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发生。
教师在表扬时应当使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进而帮助幼儿信任教师,与此同时,还应当遵循适度原则,促使幼儿在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同时,树立学习信心。
表扬要顾及每个幼儿:通常情况下,教师往往通过表扬来完成对幼儿的关注和肯定。
因此,幼儿教师要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够从教师这里感受到教师的肯定以及表扬。
教师应当用心去了解幼儿,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变得越来越突出,进而不断的进步,成绩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幼儿教学中“正面教育”案例
(一)案例描述一
闹闹(化名)是班级里调皮的孩子,问题多多,在屡次教育成效不明显的情况下,教师约来闹闹,进行了真诚的沟通。
教师应心平气和地对闹闹说:老师有很多疑问,今天就想问你几个为什么,好吗?闹闹看到老师真诚的眼神说:好呀!老师开始问了。
闹闹,你为什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到处走动呢?户外活动时为什么总是在操场草坪上东捡西挑的呢?午睡时为什么总在床上跳来跳去呢?……老师连续问了十几个为什么?语气很平和,闹闹听了,也真诚地看着老师,对老师说:老师,我知道错了。
我一定改。
闹闹的认错很真诚,很坚定。
接下来的几天里,老师真的看到了闹闹的变化,他在努力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二)案例描述二
一天在区域活动中,彤彤(化名)在完成自己上节课的绘画作品,在巡视中彤
彤告诉老师,他画的是幼儿园的操场,上面有滑梯、秋千……说得特别起劲。
活
动结束后老师满心期待地去美工区,想要欣赏彤彤的创作。
可是当老师拿起画的
那一刻,欢喜全无。
彤彤将原本的画面,涂成一片黑。
老师当时就非常生气地说:彤彤你都干了些什么?为什么把这幅画的底色都涂黑了。
彤彤吞吞吐吐地说:老
师你看看你右手边,那里没涂黑!那是什么?是一只猫咪的眼睛。
看到彤彤一脸
委屈的样子,老师就意识到了自己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意识到错误后就要及时
补救!老师应利用下午课间时间,约来了彤彤,心平气和地与彤彤谈话,老师说:彤彤,你画的是什么呀?为什么底色都是黑色?那只猫咪又是什么?彤彤回答到:老师,我这是晚上的幼儿园,幼儿园玩具很多,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但是小猫咪
不能进来玩,所以……所以,猫咪趁晚上悄悄来到幼儿园,对吗?彤彤听后,被
理解地使劲地点点头。
(三)案例分析
当老师蹲下身来,尊重孩子,和孩子真诚地沟通的时候,孩子同样也能够感
受到你的真诚,这时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会遇到
很多问题、不同状况,老师控制情绪是重要的,带着情绪处理问题一定是错误的,孩子也一定不会接受,不能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当老师的要学会控制自
己的情绪。
三、结论
只有坚持正面教育,不断以榜样激励孩子,以精神鼓励,引导幼儿形成正确
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在幼儿心里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使幼儿向良性轨道上发展。
只有我们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坚持不放弃,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关注他们的每一点变化与成长,挖掘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本着对社会负责、
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中撒下美好的种子,才能让这一棵棵
小苗苗茁壮成长!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换来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吕瑶嘉.民间故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刘小红.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D].西南大学,2018.
[3]余玥.浅谈幼儿园教学中合理运用“正面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