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确认控制程序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修订页目录1. 目的 (5)2. 适用范围 (5)3. 依据标准 (5)4. 术语 (5)5. 职责 (5)6. 确认程序 (6)7. 相关文件 (11)1.目的本程序的制定旨在确保我司确认工作符合国内、国际现行法规以及确认指南的要求,确保产品制造所涉及的厂房设施与设备、工艺过程等经过了科学的确认,确保我司确认工作的有效性、时效性,为我司的确认活动提供指导原则与实施依据。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我司确认工作的管理;适用于执行确认任务的各个工作阶段;适用于各种确认对象,包括公用系统、工艺设备、检验设备、工艺过程等。
3.依据标准《药品生产确认指南》2003版4.术语4.1确认(Valid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4.2验证(Verific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4.3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的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
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损失的工序。
4.4特殊过程: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测量和监控加以确认的工序。
该工序的产品仅在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其不合格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4.5安装确认IQ(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通过对设备的机械、电气安全性及软件等各方面确认,确保设备的各项运转功能及运转参数范围正常,符合产品生产的基本需要及质量要求及设备的设计规格。
4.6运行确认OQ(Operation Qualification):用客观证据支持,使产品符合所有预定要求的过程控制范围和作用程度。
4.7性能确认PQ(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用客观证据支持,在预期条件下,过程能连续稳定地产出符合所有预定要求的产品。
4.8确认主计划VMP(Validation Master Plan): 确认主计划用来提供确认的策略和方法的要求。
VMP是计划确认活动的摘要汇总性文件。
主计划包括每年要进行的确认和再确认项目,确认依据、日程安排、资源配置、确认目标、确认程序、确认评价、确认交付等。
5.职责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方案和确认报告的批准;质管部/研发部/生产部:编制和管理方案、修正、记录和支持文件;执行确认活动;确保执行方案的人员在执行前得到具体程序的培训;记录确认的活动,包括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的所有异常和原始数据;如需要,对方案的修正提供理由;汇总确认结果并编制报告。
生产部负责公用系统及其他大型设备的安装确认。
质管部负责检验方法学确认;研发负责设计验证;关键/特殊过程由质管部和研发部协商完成。
小型设备如:灭菌锅、紫外消毒等由使用部门各自进行确认。
6.确认程序6.1确认是通过客观证据表明一个过程或一台设备能持续生产出满足预定要求的结果或产品。
6.2确认的策划按以下8个步骤进行:a) 选择团队b) 识别并决定过程确认c) 制作并批准确认主计划d) 选择统计学方法和工具e) 建立并批准方案f) 执行方案/汇总报告并批准g) 决定监测方法h) 触发再确认并进行评估6.2.1选择团队编制确认方案和报告的工程师可以成立一个核心团队帮助确保方案的起草和执行得到全面的考虑并且能涵盖包括质量、工程、生产、法规、采购等多方面的重要资源。
核心团队可以考虑上述各功能部门,但不一定所有以上提到的功能部门必须参与到每个确认活动中。
6.2.2识别过程并决定过程确认工程师可以根据工艺流程图识别生产过程。
可以根据以下判定图的指导来决定一个过程是否需要确认。
图二:判定流程图 过程输出是否可验证 验证是否充分有效 实施确认并控制过程 重新设计产品或过程 确认 是 是 否 否 图一:过程确认判定的树状图 PQ 方案和报告 否 正式使用 充分 是 否 是 OQ 方案和报告 过程规格 IQ 和OQ 方案和报告软件控制? 有设需确认的过程 是 否 软件确认的方案和报告6.2.3制作并批准确认主计划VMP应包含以下基本信息:◆待确认项目的概述。
如果待确认项目为一个产品或产品族,需进行典型产品的描述◆确认活动的角色和职责◆需要确认的工厂、系统、设备和过程的清单◆总体计划安排◆在确认中异常处理和变更控制的管理◆确认和再确认的要求6.2.4统计学方法和工具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和工具是确认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并且是根据项目的复杂性来决定的。
统计学方法和工具的例子可以考虑,但不局限于:◆过程能力研究Capability studies◆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 (DOE)◆变异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 A)◆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故障树形图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公差分析Tolerance analysis◆抽样检验Acceptance sampling◆控制图Control charts抽样一般可以根据ANSI/ASQC Z1.4 或GB/T 2828进行,或考虑生产试验能力。
6.2.5确认方案和报告确认活动开始实施前,应编制确认方案并得到适当的批准。
确认方案中应包括方法、程序和接收准则,适当时包括样本量原理及统计分析的统计技术。
原则上,方法和程序需包含所有参数的范围,如对某参数范围不进行验证时,应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对于方案的执行,确认核心团队必须确保所有参与方案执行的人员都得到了培训并且只有批准的文件可以被使用。
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阻碍方案精确地完成的缺陷。
一般的异常可以在异常处理记录内陈述并附在确认报告内。
如遇较大的偏差,如,方法的修改,测试/评估参数、接受标准等的修改只有在附带有经过批准的补充材料的情况下才予以承认。
所有经批准的补充材料都应附在最终确认报告内。
在完成确认工作后,应汇总一份实施该方案的确认报告,确认报告应经过起初审核和批准方案的人员(或其代理人员)审核和批准。
6.2.6监测过程过程确认完成后,应对过程进行监测以确保过程在建立的参数控制范围内。
监测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控制图◆趋势图◆柏拉图◆图表、制图或其它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的报告机制当监测发现不良趋势时,应调查其原因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然后考虑是否需要再确认。
6.2.7回顾性确认、再确认和变更控制6.2.7.1回顾性确认是对生产工艺相对稳定,正常生产积累一定批次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证明该工艺达到预定接收指标的活动。
其使用的条件一般为:原辅材料供应商没有发生变化;使用相同的生产设备;至少有20批次的数据(包括原辅料、中间品、成品质量检验数据,工艺参数数据,异常调查记录等);对生产环境有要求的,定期对环境、水系统等公用系统进行监控,并有记录。
6.2.7.2设备的长期使用过程可能有些不可探测的各种变化,这些变化累积后会影响过程确认的状态。
这样的话,应考虑对这类过程进行定期地再确认并定义在确认方案中。
定期再确认可以与生产同步进行,然而,作为再确认过程中涉及到的产品应当被隔离直到过程确认的报告被批准。
确认报告批准后,产品可以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处理。
6.2.7.3当发生变更时,如果决定不需要进行全面再确认而部分再确认可以接受的话,应给予技术的理由以支持该决定并定义在确认的方案中。
6.3过程确认的顺序及内容6.3.1安装确认IQ安装确认至少包括以下方面:◆根据最新的工程图纸和技术要求,检查设备、管道、公用设施和仪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采购要求◆检查和确认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包括电气和机械方面)◆检查和确认设备安装的软件的正确性◆收集及整理(归档)由供应商提供的操作指南、维护保养手册◆用于监视和测量的仪器仪表应进行必要的校准6.3.2运行确认OQ运行确认可以分为设备的运行确认E-OQ和生产过程运行确认P-OQ。
6.3.2.1设备的运行确认E-OQ设备的运行确认是对设备在安装后是否能按其技术要求或说明书有效运行进行确认的活动。
E-OQ 的确认项目可以和IQ的确认项目合并起草在同一份方案和报告文件中,如《xx设备安装运行方案》,但执行仍应在IQ的所有确认项目完成后方可进行。
其确认项目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根据设施、设备的设计标准制定运行测试项目◆对设备所使用的软件的有效性及其功能实现的极限条件进行确认◆E-OQ应考虑设备参数的可运行范围,试验/测试应在一种或一组运行条件之下进行,包括设备运行的上下限,必要时选择“最差条件”◆设备的运行确认完成后,应当建立必要的操作、清洁、校准和预防性维护保养的操作规程,并对相关人员培训。
6.3.2.2生产过程运行确认P-OQ生产过程运行确认P-OQ在IQ和E-OQ完成之后进行,其目的是对过程的生产工艺和工艺参数进行验证。
P-OQ应挑战初期设定的工艺参数的上下限,必要时选择最差条件,并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价。
挑战性确认时可以使用替代样品,但必须在确认方案中描述样品选择的理由。
如使用替代样品进行试验,P-OQ还应对正常生产样品进行小量的生产流动,以确认生产条件的适用性。
生产过程运行确认P-OQ完成后,应对适当的生产工艺参数进行总结,并建立有效的工艺操作指导书,对相关生产人员进行培训。
6.3.3性能确认PQ(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安装和运行确认完成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性能确认。
性能确认的过程应采用与正常生产时一致的过程,其中包括日常生产操作人员、常用工艺参数(工艺参数中心值)、抽样方法、由合格供方提供的关键物料等。
通常应当至少进行连续三批成功的PQ,其批量应考虑常规生产的批量或按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获得的样本量。
为了更全面的验证一定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质量,PQ中可以进行常规检验以外的额外试验。
由于使用与正常生产时一致的过程,PQ中生产的产品在PQ报告得到最终批准后可以按正常流程进行入库和销售。
如果PQ过程中出现异常需调整参数并重新进行OQ和PQ的,其生产的产品应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由确认团队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最终评价结果进行处理。
6.4确认文件编号规则根据《文件控制程序》(QP-01)由文控人员统一安排文件编号。
7.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QP-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