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摩尔伦理学原理

摩尔伦理学原理

摩尔伦理学原理
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主要基于他的“自然主义谬误”的命题。

他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善是不能定义的,任何给“善”下定义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他主张“善”是不可定义的,只能靠直觉来把握。

在对快乐主义进行批判之前,摩尔首先对快乐主义作了严格的界定。

他指出,快乐主义学说是主张只有把快乐作为目的来说是“善的”,而主张把快乐和其他一些别的事物作为目的来说都是“善的”的学说并不是快乐主义的。

快乐主义者主张:除了快乐,其他一切事物,无论行为、德性或者知识,无论生命、自然或者美,绝不是因其本身的缘故,也绝不是其本身作为目的,而只是作为获得快乐的手段或者因为快乐的缘故才是善的。

此外,摩尔认为存在两种自然主义的谬误:一种是把善性质混同于某种自然物或某种具有善性质的东西,从“是”(is)中求“应当”(ought),使“实然”与“应然”混为一谈。

另一种是把善性质混同于某种超自然、超感觉的实在,从“应然”、“应当”中求“实在”,进而把“应当”的愿望当作超然的实体。

摩尔把自己的主张称为“开放性问题论证”,并把全部伦理学问题分为三类:一是研究“什么是善”的伦理学本质问题,这就是元伦理学;二是研究哪些
事物就其本身为善(即作为目的善)的伦理学理论问题;三是研究如何达到善的行为(即作为手段善)的伦理学实践问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摩尔原著或相关文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