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天一中学2020-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1

江苏天一中学2020-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1

江苏天一中学2020-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江苏省天一中学春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城,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断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断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自然,科幻文学并不能直接授人以科学知识,但它通过对想象世界的描写和对科技社会的预言,足以激活我们的创造力,也激发出指向科技领域的强烈兴趣。

事实上,有许多最终走上研究之路的科学家,都曾经受到过科幻文学的影响。

(取材于刘慈欣《让科幻文学推动创新》)材料二:吴言: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刘慈欣: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

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

比如说,传统的文学评论认为,文学是人学,由此推论包括科幻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中的那些类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创意、侦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终目的是用来表现人性的。

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学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说中,环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种族,都可能成为与人物一样的独立的文学形象。

有许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戈尔丁的《蝇王》、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当成科幻小说。

(取材于《星空的奥妙——刘慈欣访谈》)材料三:在人们开始带有某种乐观的倾向去关注中国科幻创作时,我们更应该反思那些制约中国科幻发展的不利因素。

这些因素其实是多方面的,此如,一直以来我们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积极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在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人文关怀方面有所缺失,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

从科幻的社会教育意义来说,《三体》仅是其中的一种类型。

近年来国内科幻界为数不多的较高质量的科幻作品中,像更关注科技伦理问题的王晋康等人的一些科幻小说,也是颇为值得重视的。

科幻作品对科技伦理问题的深入探讨,也是未来中国科幻创作另一个值得鼓励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刘兵《〈三体〉现象与中国科幻》)材料四: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本土科幻原创力量的薄弱,作者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很有限,大部分中青年作者又长期陷于(科幻世界)杂志体系,造成科幻文学一定程度的小众化和边缘化。

缺少或没有专职作家,这个问题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其他的类型文学。

以校园在读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作家在刊物上成名较早,但到了而立之年又大部分因为生活、工作等压力销声匿迹。

中年作家“留守”的寥寥无几,“留守”的作家刘慈欣以一人之力用一个大部头作品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但却由于中国科幻力量的体量小和结构性失衡而形成后继无人的窘境。

(摘编自《中国科幻图书出版的初步考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文学手法方面,科幻文学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关注并思考未来。

B.既然科幻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就应该具备一般文学的基本特征,遵循普遍的创作规律。

C.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相比,其内容在时空上拉开距离使之客观上具有超越现实的特征。

D.科幻元素是科幻文学的标志,因此含有科幻元素的文学样式都可以算作科幻文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幻文学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科幻文学不是恰当的方式。

B.我国有较高质量的科幻文学作品为数不多,科幻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小众化和边缘化的。

C.不少青年作家因生活、工作压力不再“留守”类型文学,致使我国科幻文学发展后继无人。

D.科幻文学具有社会教育意义,如科技伦理小说,深入探讨科技伦理问题,这值得关注与鼓励。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二所论观点的一项是(3分)()A.刘慈欣称新生代作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陈楸帆的《荒潮》为当代中国科幻界最有影响力的小说。

B.有杂志评论:“科幻文学的语境不是人文的,而是冰冷冷的理智和逻辑的”。

C.作家舒乙认为,奇幻武侠小说作家龙人的创作仍属通俗小说范畴,质量不高。

D.刘慈欣把阿西莫夫的作品给一位小说编辑看,对方认为阿西莫夫的作品是初中生水平。

4.科幻文学有哪些主要特点?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4分)5.如何使我国科幻文学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出警弋舟那天在所里做笔录,报案人是个姑娘,说是“心爱的”电动车被盗了。

刚写好,又接到社区的电话,说他们晚上有个群众活动,可能参与的人比较多,需要我们帮助维持秩序。

那天晚上社区的活动就是广场舞表演,实际上围观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他们高估了自己的风头。

过去看了看情况,安排几个保安维持秩序,我独自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巡逻,而同事小吕去了片区。

因为又有人报警说邻居在家里制毒,我没怎么考虑就把这案子交给了小吕。

在小吕心目中,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

这情绪我也有过。

直到今天,我也不太跟妻子说我每天都忙活些什么。

我不做英雄梦了,但希望我妻子还接着做,那样回了家,我才可以心要理得地喊累。

所以有时候遇着邻里纠纷之类的事儿,我都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

开始小吕挺兴奋的,像是张网以待,翘望已久,终于来了条大鱼。

涉案的小区是教师新村,里面住的都是教师。

报案人是位退休多年的小学校长,信誓旦旦地说,以他所掌握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完全能够通过阳台上飘来的怪味儿做出判断。

他的邻居也是一对教师,两口子带着个十多岁的孩子,女主人倒还真是个教化学的。

可查来查去,一点儿证据都没有。

小吕不太甘心,加上老校长半年报了五十多次警,这个案子就成了小吕的心事。

他不觉得我们就只能维持秩序、追回一辆“心爱的”电动车。

回来后小吕眉头不展,说他又趴在老校长家的阳台上闻了半天,隔壁飘来的只有红烧肉味儿。

我想的却是正值炎夏,这会儿的阳台上怕是得有五十度的高温。

那天算得上是平安无事,我们本来可以在宿舍睡个好觉,假如我没有说起老奎的事。

老奎七十多岁,老伴十几年前过世了,他一直独自过活。

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她早年外出打工后,就一去不返。

老奎经济状况还过得去,有两套房子,住一套,租出去一套。

如今这一片的房价可不低。

先是他突然失踪,发了协查函,一城里寻不到,以为他可能不在人世了。

半个月后的一天夜里,他却突然打来电话报警,说是自己在家摔倒了,现在根本爬不起来。

等我们赶到时,他正坐在屋子中间的矮凳上,根本不曾摔倒,更不会爬不起来。

我们哭笑不得。

撤警的时候,他突然抓住了我的手,一刹部,我有着突然被什么抓牢了的感觉。

几天后老奎又报假警了。

还是说他摔得起不来了。

等我赶到的时候,老奎照旧坐在小板凳上,臊眉耷眼,像个坐在黑暗舞台中央的老猿猴。

这回,老奎主动说他之前是去找打工的闺女。

走的时候,老奎送了送我。

他颤巍巍地踅到门前替我开门。

手伸出去,捞一把,又捞一把,第三把才捞到门把手上。

又过了几天,还是在半夜,老奎的求助电话又来了。

我让一个协警过去看看。

小伙子回来跟我说,老奎点名要我去。

这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了。

问明白他没什么事儿后,干脆就置之不理了,谁知第二天一大早老奎竟然找上门来。

他一拐到我前面坐下,第一句话就是:“我要自首。

”我按接警程序示意他进来说时,他的脸上竟然有一种掩藏不住的幸福感。

果然,这又是他的恶作剧,案情很快排除。

就这样他反反复复地闹了有小半年,我们都被折腾得够呛。

这一年的除夕,为了防止他再“闹事”,我们主动邀请他来所里参加新年聚会。

他好像被一种氛围感染了。

突然挨近我,嘀咕了一句:“就是孤单么,想跟人说话。

”老奎的事讲完了,半天都没听到声音。

我以为小吕已经睡着了。

“孤单。

”他突然发出了一声叹息般的回味。

我探出头,看到小吕的头枕在自己胳膊上,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又过了一会儿,小吕跳了起来。

临出门他还没忘记戴上帽子。

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吕才回来。

我迷迷糊糊地被他吵醒,看见他兴奋地坐在我床沿上,腋窝下全是汗渍。

“没错,老校长承认是报假案了。

”他说,“本来问清楚我就打算回来,可老头硬是拽着我说了一宿的话。

他儿子去美国三年了,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小吕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着实像一只兔子。

“他那是诬陷,”我说,“涉嫌犯罪了。

”“算了,我教育过他了。

”他说,“老头就是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

”我想,我没看错人,这小伙子能当个好警察。

(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芝麻蒜皮的小事,是因为“我”虽然不做英雄梦了,但还是想托举别人的英雄梦,这个细节表现了“我”的善意。

B.小说开头两段既交代了“我”的身份,也表现了当今部分警察的职业现实,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某实弥漫着“我”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

C.“老奎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幸福不是靠物质充裕就能得来的,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慰藉也特别重要,尤其对于年迈孤独的老人来说。

D.“我”比小吕有工作经验,告诉他“老奎的故事”以及说老校长“涉嫌犯罪”,本身可能都包含一点试探小吕的成分,结果都让“我”很满意。

7.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认为小吕能“当个好警察”的主要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