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防治措施一、主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一)、墙面裂缝及空鼓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1、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墙面裂缝问题集中出现在混凝土结构及填充墙交接处、施工预留洞口、填充墙管线沟槽处、业主私自改造的墙体上等部位,这是业主投诉最多且比较难处理的问题。
墙面抹灰完成后的较长时间内会陆续出现墙面空鼓现象。
(2)、原因分析:1)、选用分包单位的材料质量及施工水平达不到要求,施工时经常不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施工;2)、基层处理不合格,清理不彻底;3)、抹灰经历夏天和冬天,温差过大,混凝土结构和填充墙材料膨胀系数不一致,造成温度应力裂缝,这种裂缝一般稍大;4)、墙体材料选用的多孔砖及加气砼砌块干燥后的收缩比例较大,如砂浆强度不足或灰缝不饱满时容易出现干缩裂缝,这种裂缝一般较为细小;5)、钢板网铺设不到位、铺设过少,主要体现在钢板网紧贴墙体未留出适当间距,墙面剔凿、临时施工洞口等部位为加设钢丝网;6)甩浆用的砂浆强度不足,未进行养护,甩完浆后未达到一定强度就开始进行抹灰,致使抹灰层和墙体粘结强度不足。
7)、现场技术人员技术交底及管理检查不到位;2、防治措施:1)、选择有实力、正规的成品砂浆供应商和施工队伍,以保证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由设计单位明确砂浆强度及品种要求。
2)、抹灰前对基层进行统一清理,除去附着在墙体表面上的砂浆、灰尘等杂物,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3)、为增加基层对抹灰层的粘结性,在抹灰前宜对于基层采取机械喷浆处理。
浆料采用1:1水泥砂浆加水泥重量20%的801胶,经养护至少三天后再进行墙体抹灰。
如采用人工甩浆,必须采用强度较高的砂浆,甩浆完成后必须进行养护,待达到一定强度时在进行抹灰施工。
4)、加强对填充墙砌体施工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灰缝的饱满度及后塞部位的施工。
抹灰前应采用1:3水泥砂浆将砌块开裂(先剔槽)、凹凸不平部位抹平,并对光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
5)、加强钢丝网的使用,钢丝网的合理使用是解决墙体裂缝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加强钢丝网材料验收,确保采用热镀锌钢丝网片,网孔尺寸小于20mmx20mm,其钢丝直径为1.2mm为宜,钢丝网挂网应平整、牢固,固定时必须每隔200-300mm加铁片进行固定,钢丝网片及基体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另外建议在加气砼砌块墙体上满铺钢丝网,如考虑经济因素,即使不满铺,至少也要额外在填充墙及砼构件接缝处、管线割槽及电盘箱周围及临时施工洞口部位周侧进行铺设,门窗洞口等应力集中区也应在角部设钢丝网片。
6)、抹灰前必须对墙面进行适量浇水润湿,不得出现干墙上直接抹灰,并同时检查基体抗裂措施实施情况。
7)、墙体抹灰应分层进行,一般不宜少于两层。
并应控制每层厚度,抹灰面层严禁采用素水泥浆,面层抹灰厚度在7-9mm之间,在面层抹灰时墙体满压耐碱网格布,并达到“似露非露”效果,有效避免面层开裂。
如墙面有施工缝时,各层之间施工缝应相互错开。
当抹灰厚度超过35mm时,应采取加设钢丝网等抗裂措施。
8)、加强现场管理,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现场施工技术交底及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对质量的管控,如发现不合格的必须进行返工。
9)、抹灰完成后在不同时间段,特别是不同季节交替后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裂缝、空鼓及时进行处理,尽可能的减少后期裂缝、空鼓的出现。
(二)、外墙渗漏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1、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楼层外墙出现大数量的同部位渗水。
(2)、原因分析:1)、保温端部收口不严、破坏,保温线条坡度不够;2)、屋面排水管道在保温造型中穿过,开口处封堵不严。
保温造型线条施工及排水管安装冲突,现场牵扯施工顺序问题,保温单位先施工还是排水管先安装若排水管先施工,管道内部保温无法收口,罩面网格布及抗裂砂浆无法封闭若保温单位先施工,线条处保温影响管道安装,需要对保温线条切断,保温单位不愿二次修补,断面处出现收口不严的隐患。
3)、不少雨水管的接水斗埋没于保温层中,雨水管管道堵塞,造成雨水管内的水溢至保温层内;4)、设计缺陷,洋房区天沟为非连续性设置,在无天沟处的外墙部位,下雨时屋面瓦和防水层之间的混凝土层成为了一个蓄水层,而保温直接封到瓦底部,水直接渗出到保温层,从而引起以下楼层的墙面渗水。
2、防治措施:1)、对保温在檐口、落水口、线条造型坡度等收口处加大检查力度,对保温板粘贴施工加大旁站检查,杜绝后期进水串水现象;2)、加强对保温的成品保护,如发现破坏现象,即刻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恢复,并对破坏单位进行处罚。
3)、优化施工方案,雨水管需穿过保温外突出造型时,可采用过桥处理,或将此部位造型在施工时断开,流出雨水管位置,避免密封不严出现渗水。
4)、在工程竣工前,所有雨水管进行通球试验,保证落水管无堵塞。
在水落口安装时,选用合适长度的管件,防止因长度不足,造成接水斗埋进保温现象。
屋面落水口安装雨水管后加设密目不锈钢网,防止砂灰渣子掉落堵塞;对屋面施工的单位进行签垃圾清理保证书,做到工完料净。
5)、因设计缺陷,天沟非连续性设置,在无天沟处的外墙部位,下雨时水直接由屋面瓦底部渗出到外墙保温层中,而引起的墙面渗水问题,露台结构面至坡屋面底部的高度不到1米的,在防水施工时,可将坡屋面及露台防水进行统一铺贴,这样就避免出现的大范围渗水现象。
6)、外墙保温及屋面防水的防治措施参照其他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的相关内容。
(三)、车库顶板渗水及防治措施1、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车库在回填完成后出现较多的渗水现象。
(2)、原因分析:1)、一道防水卷材自粘防水卷材;2)、防水层的细石混凝土厚度不足;3)、回填土时未采取保护措施,回填顺序不合理,保护层直接受车辆碾压,造成保护层破损,损坏防水层,此原因是造成车库顶板渗水的主要原因,因为在车库回填土前,施工完成的防水全部经过蓄水试验,发现渗漏的部位也全部进行了处理,后来经过多次大雨检查,总共发现几处有轻微渗漏,但土方回填完成后出现大量渗水现象。
4)、后浇带等施工缝部位,未采取加强措施。
2、防治措施:1)、3mmSBS防水卷材不少于两道,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提高抗碾压能力。
2)、在车库回填土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采取逆向回填的方法,避免对防水造成碾压破坏。
3)、防水施工前加强基底的处理及材料质量的检验,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应对后浇带、施工缝、车库及主楼交接处等特殊部位做加强层进行处理。
防水完成后按照要求做蓄水试验,无渗漏后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
保护层施工完成后需再次做蓄水试验,防治因保护层施工过程中造成防水破坏。
二、其他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一)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1、直螺纹钢筋接头本工程上①22均采用采用直螺纹钢筋连接。
1)、存在问题:直螺纹钢筋接头外露螺纹数量超规范要求,螺纹丝扣破损。
2)、预防措施:(1)钢筋丝头长度满足实际采用产品的设计要求,且加工丝头长度公差应为0-2.0倍螺距;(2)钢筋端部在进行直螺纹加工前应切平后方可进行直螺纹加工;(3)直螺纹连接采用管钳扳手拧紧,应确保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安装完成后外露螺纹数量不宜超过2.0倍螺距,安装完成后采用力矩扳手进行校验,拧紧扭矩值符合下表(4)直螺纹丝头加工完成后及时采用专用塑料保护帽进行保护,放置时间较长可采用塑料薄膜缠绕方式,防治丝扣生锈。
(5)分批次检查加工情况,不合格接头切除,如是机械原因,及时维修;如是操作人员问题,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2、电渣压力焊接头不符合要求本工程①14、①16、①18采用电渣压力焊1)、存在问题:(1)电渣压力焊接头四周焊包不均匀;(2)接头处弯折角度超过2°;(3)钢筋及电极接触处,存在烧伤缺陷;(4)钢筋接头处轴线偏移大于1mm;2)、预防措施:(1)钢筋端部不平整应切除,装填焊剂均匀,根据要求适当延长电渣过程时间,增加融化量;(2)钢筋端部弯折进行矫正,梁钢筋夹持及夹具内,上下同心,焊接过程中中上部钢筋应保持竖着和稳定,焊接完成后应适当延长夹具的拆卸时间,对于有损坏夹具及时更换维修;(3)钢筋倒电部位应除净铁锈,同时确保夹具加紧钢筋4、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1)、存在问题:(1)混凝土构件表面露筋;(2)现浇板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
2)、预防措施:(1)用具有足够强度的垫块(如大理石垫块),垫块固定应牢靠;(2)垫块的设置间距不大于1000mm,应放于钢筋交叉点处,预留洞口、薄弱部位,应增加垫块数量或采取特殊措施处理;(3)加强对箍筋、受力钢筋尺寸的检查,保证箍筋内径尺寸,钢筋骨架偏差值均小于5mm;(4)拉钩尺寸应准确,绑扎牢靠,在剪力墙筋内部设置n字形内支撑,控制墙筋截面;(5)对于竖直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最外层钢筋的外侧,防止钢筋接触模板;(6)现浇板负弯矩筋应采用金属焊制马凳,不得采用塑料马凳。
钢筋马凳根部应涂刷防锈漆,防止拆模后顶板出现锈斑;(7)现浇板负弯矩钢筋交叉点应全数绑扎,不得间隔交错绑扎、漏绑,负弯矩筋及梁交接处应进行绑扎;(8)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交底,旁站监督,做好钢筋的成品保护。
(二)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1、剪力墙、模板施工1)、存在问题:模板拼缝不严密,浇筑砼时产生漏浆,在砼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清砂、石子、严重出现孔洞、露筋。
2)、预防措施:(1)阳角采用企口配模,阳角拼缝避免出现直缝;(2)模板整体加固完成后,剪力墙模板阳角部位在两道对拉螺栓中间采用一道镰刀卡加固,间距不超过50mm,离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并在墙端部加固架杆及墙模使用木塞塞紧。
2、外墙、楼梯间及电梯井接茬1)、存在问题:外墙、楼梯间、电梯井上下接茬不平整,出现错台,导致漏浆严重。
2)、预防措施:(1)在模板上口设置锁扣木方,锁扣木方应顺直,支设模板时应严格控制上口的平整度及接茬高低差,使下包模板能紧贴混凝土墙面。
浇筑下层砼时严格控制施工缝的平整度及顺制度,支设模板前,对接茬部位砼进行弹线修整、凿毛,并在施工缝处粘贴双面胶,防治漏浆。
(2)下层墙体按照技术要求留置预埋螺栓,间距不大于500mm,模板下包不小于100mm。
3、模板内杂物清理不干净,造成接茬部位形成夹渣、裂缝,楼梯斜板底部部位形成夹渣、裂缝。
1)、问题分析:(1)模板安装过程在模板操作面上切割木模板,产生锯末、板条等垃圾;(2)钢筋绑扎完毕,模板内未用吸尘器、压力水枪清扫;(3)封模前未仔细检查和进行清理;(4)混凝土浇筑前未检查验收。
2)、预防措施:(1)禁止在操作层上制作模板,防止锯末、板条等杂物进入模板内;(2)绑扎钢筋前应对梁板模内清理干净,钢筋绑扎完毕,再用吸尘器或压力水清除遗留在模板内杂物;(3)在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杂物清除干净;(4)混凝土浇筑前,有专人检查验收模板,并在检查记录上签字确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