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影响
人们常说的世界多极化往往指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
20世纪,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形成了资本主义联合包围的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包围,出现了社会主义的阵营,形成以美苏对抗,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20世纪末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崩溃。
目前处于新旧格局变换交替的过渡时期,即以一超(美国)多强(欧、日、中、俄等)为特征的多元化格局发展,各种力量正在进行分化和重新组合,政治多极化的形成最终将取决于多种力量的较量和对比,因此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
政治多极化其实是经济多极化之后的产物。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跨国公司追求最大利润的驱动,特别是“信息无国界”和“高科技无形之手”的推动,近几年来,世界多极化不是在缓慢地发展,而是在加速。
综合国力的赶超,无需以百年计,相对来说是更短、更快了,国际力量对比也随之发生比美国一些“未来学家”所预言的还要快的变化。
本世纪之初,谁会想到世界大国关系和中美关系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呢?谁会想到中国和印度等国家能有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呢?谁又会想到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如此迅速呢?
继迅速兴起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之后,2007年又出现了经济学家们看好的“景象五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
这还没有包括拉丁美洲的智利、墨西哥、委内瑞拉,亚洲的东盟和东北亚,以及东欧、中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据权威统计资料,目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已占世界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三;新兴国家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已由90年代初的39.7%上升到去年的48%。
目前,中、印已成为全世界投资最具吸引力的三个国家中的两个(另一个当然还是美国)。
俄罗斯经济近7年来也保持了高速发展,GDP平均年增长率达7.8%,黄金外汇储备达4048亿美元,苏联解体时遗留的2000多亿美元外债现已基本提前还清。
“景象五国”中的两个在亚洲,一个在非洲,一个在拉美,还有一个属于欧洲,地处欧洲、中东和中亚之间。
其中的越南,经济一直在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去年同比增长8.17%。
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现在已是亚洲的佼佼者。
2006年东盟对外贸易总量已超过1.4万亿美元,域内贸易总量也接近3400亿美元,东盟共同体的目标可能提前至2015年实现。
中国与东盟贸易额2007年可望达到1900亿美元。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加速进行,也可能提前实现。
中国已成为日、韩两国的最大出口市场,中日贸易已突破2000亿美元,中韩贸易已超过1600亿美元。
中国同美、澳、新以及俄罗斯的贸易总额也有明显增加。
国际权威经济集团的一些研究报告认为,全球经济正经历自工业革命以来规模最大的转型,经济中心正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亚洲、东欧、中东与拉美等地的新兴市场;“金砖四国”和“景象五国”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经济实力的增强,侧面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
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
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但是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
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
总的来看,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要求世界有多种力量、而不是某一强权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与国际关系民主化要求在国际事务中体现平等、民主的原则是相适应的;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为各种力量的平衡和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另外,世界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大国关系的缓和,尤其是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恐怖主义、环境污染和突发性自然灾害、艾滋病和水资源的短缺、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同时世界多极化使得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此外,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在总体上有所增强,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知识经济也开始兴起。
世界多极化建立了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
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多极化趋势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势力。
科技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其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在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在当今世界,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
其二,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
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出现于冷战时期,从而对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反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冷战后,随着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力的增大,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第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经济多极化是政治多极化的基础,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多中心和区域化趋势在世界政治发展中的体现。
第二,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
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必然导致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
第三,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成为世界多极化重要的社会基础。
第四,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大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决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既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除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所追求的目标。
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第三,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第四,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五,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六,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