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过度考试基础知识培训汇总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1什么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和水利水电行业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品质的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兴建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2质量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
工程或产品的质量主要表现在其功能性、可靠性与维修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时间(耐久)性和美观性上。
3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管理职能。
4什么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要求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各单位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5根据国家和行业近年来的法规的规定,对工程质量管理有以下七点要求:1、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2、严格执行建设程序,确保建设前期工作质量;3、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4、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秩序;5、精心勘察设计,强化施工管理;6、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7、加强工程建设法制工作,严肃建设政纪法纪。
6工程质量管理的建设与认证是一个企业(单位)的自愿行为。
国家和行业并没有强制性要求,但在特定场合下可能成为市场进入的一个门槛。
第二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1检测——是对实体一种或多种性能进行检查、度量、测量和试验的活动。
2检验——是对实体的一种或多种性能进行检查、度量、测量、和试验,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也就是说检验的目的是要求判定检测的对象是否合格。
3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检测对象的质量标准;2、采用规定的方法对检测对象进行检测;3、将检测结果与标准指标进行比较;4、做出检测对象是否合格的判断。
4质量检测的作用:1、检测是施工过程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2、检测是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的重要手段;3、检测结果是工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和工程质量纠纷评判的依据;4、检测结果是质量改进的科学依据;5、检测结果是进行质量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
5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的依据:1、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2、国家标准、水利水电行业标准;3、工程承包合同认定的其他标准和文件;4、批准的设计文件,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等技术说明书;5、其他特定要求。
6质量检测时,检测方法标准的使用一般遵循以下规则:当检测对象有水利部发布实行的行业标准时,应采用水利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当检测对象只有国务院其他部委发布实行的行业标准时,应采用该部委发布的行业标准;当检测对象没有行业标准只有国家标准时,应采用国家标准;当检测对象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可以视情况采用企业标准。
水利工程一般不采用地方标准,只有在地方标准的要求高于行业标准时,才采用地方标准。
在任何情况下,检测应使用现行有效的标准。
除非委托人为某种特殊目的,明确要求采用某过期标准对检测对象进行检测,或对标准的某条款加以修改使用,这时检测机构应负有提醒和明确责任的义务,在合同中特别说明该情况,并应明确告知委托人,所出具的检测报告若超出计量认证批准的范围(参数与标准),应按规定不能加盖计量认证CMA 标志印章。
7水利水电行业对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要求:①通过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组织的资格认证,取得《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资格证书》;②按《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注册管理办法》进行注册;③检测技术人员的从事检测试验工作年限要求是中专毕业5年、大专毕业3年、本科毕业1年以上;④年龄不超过60周岁;⑤检测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要有10年以上检测工作经历以及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⑥检测人员不允许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检测单位注册。
8水利水电行业对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的要求:①检测单位必须是具有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事业单位或企业;②通过计量认证资质认定,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③取得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的相应的资质后,方可承担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业务。
④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等级证书》;⑤检测单位不得转包质量检测业务;⑥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分包质量检测业务;⑦检测单位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质量检测报告应当按年度统一编号,编号应当连续,不得随意抽撤、涂改;⑧检测单位应当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的台账;⑨质量检测试样的取样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有关规定;9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①人的因素;②检测方法的因素;③检测仪器设备的因素;④检测环境的因素;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一九八五年九月六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
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
废除的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第五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可以建立本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
(习题集P48第26题有错)第十条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
第三章计量器具管理( 略)第四章计量监督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执行前款规定的检定、测试任务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
第二十一条处理因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第二十二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 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解释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
计量基准器具即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简称计量基准,是指用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量值,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的,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计量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强制检定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实行的定点定期检定。
检定周期由执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根据计量检定规程,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是指除了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以外的其他依法管理的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即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非强制检定是指由使用单位自已依法进行的定期检定,或者本单位不能检定的,送有权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的其他计量检定机构进行的检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习题集P48第26题有错)7. 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是对计量器具依法管理的两种形式。
不按本条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的,都要负法律责任。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已由国务院发布,并定于一九八七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第四章计量监督第二十二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1. 本条是对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施计量法制监督的规定。
2.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即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
3. 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是证明其在认证的范围内,具有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资格。
4. 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是指面向社会从事产品质量评价工作的技术机构。
5. 对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的考核,具体包括:⑴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性能;⑵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⑶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