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在金色的沙
滩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和词,能区分并运用多音字。
2.了解沙滩上发生的事,感受大海沙滩贝壳的美。
体会小姑娘天真、善良、诚实的美好品质。
3.学习小姑娘乐于助人、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精神。
初步了解寓情于事,寓人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大海沙滩上发生的事,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品质,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生活中传播美。
教学难点:“金色”的除了指美丽的沙滩外,还代表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教学准备:美丽大海沙滩的风景录象、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去看过大海吗?
师:去年暑假老师也去过海边,看到了美丽的椰树,踩到了柔软的沙滩,同时也感受到了海浪阵阵、海涛汹涌的壮观场面。
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而金色沙滩上发生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听老师这么说,同学们想去看大海吗?
师:你想知道沙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二、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a 找出读不准的字词和多音字。
b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那几个片段。
?
c 小姑娘给你留了什么印象?
d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指明学生提问,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三、分析课文
(一)学习第一片段(分角色朗读1-6段)师指导朗读
大意:画家去拾贝壳,小姑娘帮忙看衣服。
朗读:男-老伯伯(苍老慈祥亲切) 女-小姑娘(细小甜美认真)
(二)学习第二片段
大意:画家送贝壳,可是小姑娘不要贝壳。
(找小伙伴合作、讨论)
讨论:为什么小姑娘不要画家送的贝壳呢?
“ 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丝,这是金海螺,你要哪个随你挑。
”通过描写贝壳的种类写出贝壳的美。
(三)学习第三片段
大意:画家故意丢贝壳,小姑娘捡还贝壳。
师:在黄昏的沙滩上,他们俩又是你什么样的方式告别这美丽的沙滩和大海的呢?
表演:(学生上台表演师指导动作和神态)
四:总结课文
师:这位天真可爱善良的小姑娘有着乐于助人和对人对事都很认真负责的精神。
她淳朴而诚实的心灵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同时她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小姑娘吗?
师:大海沙滩上发生了这么一件美丽感人的事,让我们觉得大海的一切可真美啊!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什么也美吗?
1 找找课文中描写大海、沙滩、贝壳美的句子。
2 标题“金色的沙滩上”有其他更深的意思吗?
五:巩固拓展课文
1 师:大海美沙滩美,贝壳又多又美,而且小姑娘的心灵更美,就让我们带着激动渴望和敬佩的心情把这篇美文美美的齐读一遍吧。
2把你认为美的句子抄下来,反复诵读。
六:深化延伸课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同学们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小姑娘一样,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祖国这个美丽的大家庭奉献自己的爱,祖国才会更美好!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起死回生教学要求:
认识生字8个,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正确朗读课文,抄写句子。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来理解句子。
了解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感受他高超的医术和谦虚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来理解句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故事背景介绍,导入课题
1.师:你们看过《封神榜》吗?
周朝时,国王把大片的土地赏赐给功勋卓著的大臣将领。
这些土地就由这些大臣将领管理,就像一个个小国家,还经常开战。
虢国就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小国。
2.出示:
起死回生(齐读)
3.思考:“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谁能“起死回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以上2个问题。
2.指名读课文。
(特别注意“虢”、“厥”、“囊”的读法和写法)
3.交流对于课题的理解。
把将死的人救活过来,叫作“起死回生”。
课文讲的是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
适当穿插有关扁鹊的生平简介
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医学家。
因为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就像传说中的神医扁鹊,所以后人就尊称他为“扁鹊”。
但这是尊称,所以课文中他自称“秦越人”。
结合课文,再读句子
1.请学生划出国王称赞扁鹊的那句话。
板书:
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2.出示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本单元,我们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
平时,我们遇到不明白的词句,可以查阅字典、词典,也可以做上记号后和同学、老师讨论。
不过最实在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
你可以先提出你的疑问,然后在课文中找一找有没有能回答问题的词句,要是找到了,就联系起来想一想。
由于今天是初学,所以老师已经替你们提出了问题。
3.提示思考:
“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国王为什么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学生划出表示太子“生”和“死”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结合句子,精读课文
1.围绕句子提出问题
2.思考:从哪里看出扁鹊医术高明?
3.交流
(1)从街头巷尾人们的议论中觉察到太子死得蹊跷。
同侍卫官谈话后,了解病症。
妙手回春,使太子死而复生。
(2)指导朗读扁鹊和侍卫官的对话(2—8节)
①自读,找一找,写了几个人的对话,分别说了什么?
②想一想:从对话中扁鹊了解到哪些情况?他的语气有什么变化?
③指导朗读,读出语气。
(体会字里行间的意思,注意语气变化)
④分角色朗读,体会:为什么不交代说话人?(省略叙述语也能知道这话是谁说的,使语言更简洁,体现出了扁鹊当时急切的心情。
)
(3)指导朗读诊治部分(10、11节)
①自读,划出说明扁鹊医术高明的词句。
②指导朗读
“按、切、贴、听、取、扎”等词说明病情复杂。
“不多一会儿、没多久”说明医术高。
出示:凝神
理解词义,它表示注意力相当集中。
类似的词语你还能写出一些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扁鹊除了有高超的医术,还具有怎么样的好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课文最后一句扁鹊所说的话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谦虚、实事求是的人。
分角色朗读课文(四人小组)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田忌赛马教学目标:
1、能拼读本课8个生字,理解“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入课题。
2、引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位聪明人物的故事,这个人叫孙膑。
战国时期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
故事的题目叫《田忌赛马》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拼读生字。
(投影出示生字)
2、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3、指名回答。
4、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三、再读课文
1、引入:两次比赛各是怎么对阵的,为什么两次比赛的结果不一样?
2、默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
3、投影显示第一次比赛对阵图。
演示第一次比赛,讨论:第一次比赛田
忌为什么会失败?
※第一次比赛下来田忌和齐威王的神情各是怎样的?(垂头丧气、得意洋洋)
※谁能表演一下他们的神情?
4、投影显示第二次比赛对阵图。
演示第二次比赛,讨论:第二次比赛田
忌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第二次比赛结束,齐威王的神情又是怎样的?(目瞪口呆)
哪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5、为什么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投影: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
多少。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
6、田忌取得胜利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从哪看出他很有把握?(胸有成竹)
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7、讨论: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调整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而且胸有成竹?
四、小结,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猜你感兴趣的: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知识积累和写作练习
3.沪教版三年级下古诗名言总汇
4.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词语汇总复习资料
5.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