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开放大学2016春本科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作业答案4y

国家开放大学2016春本科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作业答案4y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专升本)阶段性作业
单选题
1. 多遇地震烈度所对应的超越概率为_(D) 63.2%____。

(5分)
(A) 10%(B) 2%(C) 3%参考答案:D
2. 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___(D) 地震烈度__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

(5分)
(A) 加速度峰值(B) 频谱特性(C) 地震持时参考答案:D
单选题
1. __(A) 底部剪力法___适用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

(5分)
(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时程分析法(D) 顶点位移法
2. 下列__(B) 半挖半填的地基土地段___地段属于对抗震不利的地段。

(5分)
(A) 稳定岩石地基地段(C) 中密的砾砂地段(D) 平坦开阔的中硬土地基地段
5. 为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完整性,对于多高层钢结构的所有节点连接,除应按地震组合内力进行弹性设计验算外。

还应进行__(A) “强节点弱构件”___原则下的极限承载力验算。

(B) “强构件弱节点”(C) “强梁弱柱”(D) “强柱弱节点”
多选题
3. 地表破坏表现为__ A,B,C,D ___形式 (5分)
(A) 地裂缝(B) 地面下沉(C) 喷水冒砂(D) 滑坡
4. 地震的破环作用主要表现为__ A,C,D ___三种形式。

(5分)
(A) 地表破坏(B) 人员伤亡(C) 次生灾害(D) 建筑物的破坏
5. 影响地震反应谱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 A,B ___。

(4分)
(A) 体系阻尼比(B) 场地条件(C) 地震动(D) 地震波类型
6. 场地类别时根据__ A,B ___两个指标综合确定的。

(4分)
(A)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B) 场地覆盖层厚度(C) 岩石阻抗比(D) 场地的固有频率
7. 下面__ A,B,C,D ___是影响土的液化的因素。

(4分)
(A) 土中黏粒含量(B)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
(C) 土的密实程度(D) 地震烈度和震级
8. 体波的两种形式为__ C,D ___。

(4分)
(A) 纵波(B) 横波(C) 瑞雷波(D) 乐夫波
多选题
1. 墙体在侧向力作用下一般包括__ A,C ___两部分。

(5分)
(A) 弯曲变形(B) 轴向变形(C) 剪切变形(D) 扭转变形
2. 通过内力组合得出的设计内力,还需进行调整以保证_ A,B,D ____。

(5分)
(A) 梁端的破坏先于柱端的破坏(B) 弯曲破坏先于剪切破坏
(C) 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D) 构件的破坏先于节点的破坏
3. 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__ A,B,D ___。

(5分)
(A) 加强结构的整体性(B) 保证抗震计算目的的实现
(C) 保证结构不被地震破坏(D) 弥补抗震计算的不足
4. 结构布置不合理可能产生下面___ A,B,C,D __震害。

(5分)
(A) 扭转破坏(B) 薄弱层破坏(C) 应力集中(D) 防震缝处碰撞
多选题
1. 梁柱刚性连接裂缝或断裂破坏的原因有__ A,B,C,D ___(9分)
(A) 焊缝缺陷(B) 三轴应力影响(C) 焊缝金属冲击韧性低(D) 构造缺陷
2. 多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在总体上需把握的主要原则有__ A,B,C,D ___。

(9分)
(A) 保证结构的稳定性(B) 提高结构延性(C) 保证结构的完整性(D) 设置多道结构防线
判断题
9. 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错误
10. 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错误
11. 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4分)正确
12. 中软土的剪切波速比中硬土的剪切波速大。

(4分)错误
13. 建筑物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对称、规则、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

正确
14. 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4分)错误
15. 地基是指建筑物基础下面的土层。

(4分)错误
16. 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

(4分)错误
17. 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确定。

(4分)正确
判断题
3. 鞭梢效应就是共振。

(5分)错误
4. 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5分)正确
5. 共振就是一种当结构体系自振频率与简谐地面运动频率相近时结构发生强烈振动反应的现象。

正确
6. 地震系数就是地震影响系数。

(5分)错误
7. 滞回曲线就是结构或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与弹性变形间的关系曲线。

(5分)错误
8. 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第一道防线是剪力墙。

(5分)正确
9. 一般工程结构均为欠阻尼状态。

(5分)正确
10. 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5分)错误
11. 为了考虑鞭梢效应,抗震规范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对突出屋面的屋顶间的地震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

(5分)正确
12.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正确
13.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4分) 正确
14. 震级大则烈度大。

(4分)正确
15. 当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与场地自振周期接近或相等时,结构的地震反应最大,使建筑灾害加大。

正确
16. 抗震设计时,应使结构的自振周期远离场地的卓越周期。

(4分)正确
17. 大震是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为5%的地震烈度。

(4分)错误
判断题
6. 预制楼板结构比现浇楼板结构破坏重。

(5分)正确
7. 楼盖应优先选用装配式楼盖,其次是装配整体式楼盖,最后才是现浇楼盖装配式楼盖。

错误
8. 结构沿竖向应尽可能均匀且少变化,使结构的刚度沿竖向均匀。

(5分)正确
9. 当构件的抗剪强度较低时,会发生延性的剪切破坏。

(5分)错误
10. 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5分)错误
11.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5分)错误
判断题
3. 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9分)正确
4. 为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完整性,要求结构所有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小于构件在相应节点处的极限承载力。

(9分)错误
5. 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

(8分)错误
6. 强柱弱梁型框架屈服时产生塑性变形而耗能的构件比强梁弱柱型框架少。

(8分)错误
7. 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大。

错误
8. 柱的轴压比越大,柱的延性越差。

(8分)正确
填空题
20. 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___(5)_ 标准贯入试验__ 判别两大步骤。

(4分)
21. 用地震烈度来衡量一个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6) 5_ 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4分)
24. 根据地震中和地震后房屋的损坏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大小,即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抗震规范》将建筑分为___(11) 甲乙丙丁___ 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4分)
18. 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___(1) 竖向___ 地震作用。

(4分)
19. 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一般包括结构抗震计算、___(2) 抗震概念设计___ 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

(4分)
20. 地震反应谱的定义为: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___(3)10___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___(4)_ 63.2__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分)
12. 剪压比用来说明梁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其概念为___(1)_ 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__ 。

(5分)
18. 地震地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结构,遵守强柱弱梁、___(10) 强剪弱弯___ 以及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