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

记叙文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


这样回答可以吗? 比喻,表现了米哈多夫老师的品质。
具体分析
方法总结
题型二 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形象 答题思路: 抓住技巧 选取角度 明确效果 具体分析
表述形式: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达效果 (具体分析)
生动形象地 (传神地、巧妙地) 写出了…… (突出地) 表现了…… (性格特征或感情等)
势紧迫(1分) ,表现陈乐平沉着冷静、临危 不乱的性格(1分),照应题目(1分)。
回顾课文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 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九上《故乡》)
运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 闰土的样子,表现了少年闰土天真、可爱、淳 朴的形象。
2、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 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 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 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 (九上《故乡》)
③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 拔下钥匙。
④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 参考答案: ⑤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⑥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 ——这 用短句( 1 分)和动作描写( 1 分), 突出形 是一辆自动档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脚可能会无意识地碰到油门 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 往死亡的门。
(二)分析人物形象技巧
1.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背景)中 例如:《最后一课》(七下) 中的小弗朗士: 小弗朗士原来是贪玩幼稚的小学生,因为怕老师 责备他没有背分词的用法,就想逃学。然而,他 想不到这竟是最后一节法语课。这最后一课,使 他深受教育,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使 他忽然间长大了,懂事了。 只有了解了《最后一课》所写的故事背景—— 普法战争中法国国土沦陷,阿尔萨斯和洛林沦为 德国的殖民地,这里的法国人民失去了自由—— 才能把课文的思想内容分析得准确、深刻,才能 体会出小弗朗士感情变化的原因。
真题演练
(2011· 宿迁· 《拔下钥匙》)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 达效果(5分)
①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了高架后的这段路是一条繁忙的 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 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②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 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 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 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方法探究
例1.(2011· 鸡西· 《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⑩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 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 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 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 答案: 心理描写(1分),突出了他镇定果敢、不畏死亡 的高贵品质(1分)。
方法探究
例5.(2011· 安顺· 《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 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2分)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 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 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答案: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 心深深的痛苦,表现了他认真负责的品质。
③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
一步一步往前移。我紧追过去,在你前面弯下腰,我说:“爸,我 背你到外面打车。”你半天都没动,我扭过头催你,才发现你正用衣袖 参考答案:动作描写(1分),传神地写出了父亲行动的 擦眼,你的眼睛潮红湿润,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风迷了眼。”又说: 痛苦,暗示父亲病情严重(1分)。为下文“我”背父亲 “背啥背?我自己能走。”纠缠了半天,你拗不过我,终于乖乖地趴在 做了铺垫(或照应上文父亲说自己腿疼要去看病)(1 我背上,像个听话的孩子。 分)。
答案要素:
描写方法
表达效果
方法探究
例3.(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第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分)
⒀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 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 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 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 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描写方法
外貌、语言 动作、心理 神态描写
写作手法
衬托、对比 欲扬先抑
结构作用
过渡、照应 铺垫、伏笔
真题演练
(2011· 滨州《用你爱我的方式爱你》)赏析画线的精彩语 句。(3分)
①你突然打电话说要来我家,电话里,你轻描淡写地说:“听你二伯说,
巩义有家医院治腿疼,我想去看看。先到你那里,再坐车去。你不用管, 我自己去……” ②第二天,我还没起床你就来了。打开门后我看见你蹲在门口,一只手 在膝盖上不停地揉着。你眉头紧锁,脸上聚满了密集的汗珠。我埋怨你 不应疼成这样才去看医生,你却说没啥大事。
答案要素: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方法探究
例5.(2011· 安顺· 《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 下面画线文字的表达效果。(2分)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 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 似的扎在心上。
答案: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 缺少 深深的痛苦,表现了他认真负责的品质。
① 爱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
静。
② 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
从来不吱一声 。
增加条理
方法总结
题型一 概括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题思路:
审清题干 梳理情节 具体概括 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 ① 品质特点1(1分) + 具体依据1(1分) ② 品质特点2(1分) + 具体依据2(1分)
答案: “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 反衬出孩子对母亲的忽视。(2分)“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 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 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与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 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2分)
答案要素: 写作手法
表达效果
方法探究
例4.(2011· 湛江· 《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 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3分) 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 着走。 答案: 动作描写,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 深厚,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 术机会埋下伏笔。 答案要素: 描写方法 结构作用 表达效果
运用了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胡 屠户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胡屠户趋炎附势、 庸俗市侩的小人形象。
6、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 灰色,嘴里说些话。(九下《孔乙己》)
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刻画出孔乙己被刺 痛的痛苦的神情,表现了他至死不悟的书呆子 气,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二)人物描写的作用 及分析人物形象
复 习 目 标
掌握记叙文中的人物 描写方法及作用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人物形象分析试题回顾
(2007· 《让我看着你》)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 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2008· 《梨一样的苹果》)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2009· 《前方遭遇塌方》)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 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 可)(4分) (2010·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13段加点词语 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2011· 《漓江情韵》)文中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 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4分)
概括 并结 合内 容分 析 结合 具体 人物 描写 分析 形象
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 容分析。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题型一
概括人物形象 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一步 审清题干 (2007· 河南·《让我看着你》)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 方面即可) (4分) 概括人物形象 +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一)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1、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 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2、作用: (1)外貌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 经历、心理状态或性格等。 (2)其他四种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心 情或性格、精神品质等。 答题样式:运用了 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 (特点),表现了 (心 情、性格、精神、情感等)。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三步 具体概括
多侧面 忌笼统
坚强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 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 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 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 爱儿子 “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 来看我。”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四步 标清序号
品质特点
+
具体依据
题型二 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 分析形象
描写(根据对象)分类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场景描写 细节描写
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例1.(2011· 鸡西· 《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 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2.(2011· 遵义· 《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 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3. (2010· 河南·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 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例4.(2011· 湛江· 《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 明下面两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例5.(2011· 安顺· 《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 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