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教案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此种思维表现突出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以语词为工具来进行的 Nhomakorabea维,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小学高年级儿童身上迅速发展,初中生身上占主导地位。
授课题目
第二节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二)思维的特性
1.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媒介来进行反映。
2.概括性:是指思维通过抽取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事物。反映同一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通过感知我们只能看到具体某一鸟的外形和活动情况,而通过思维,才能认识到鸟的本质属性:有羽毛、卵生。鸡、鸭是鸟,而蝙蝠、蜻蜓不是。反映事物间的必然联系:将多次感知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月晕而风。
聚合思维: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此种思维表现突出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以语词为工具来进行的思维,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小学高年级儿童身上迅速发展,初中生身上占主导地位。
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
四、创造性思维
1、概念: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例如曹冲秤象、
2、基本过程:准备——酝酿——阐明——证实
3、主要特征:发散性
小结:
思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思维的基本概念,有助于掌握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为下一课时教学做准备。
三、思维形式
(一)概念
概念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概念与词紧密联系,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词的思想内容。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词来表达的,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的外延是属于这个概念的一切事物。概念的内抠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概念的内涵越大,其外延就越小;反之,概念的内涵越小,其外延则越大。
二、思维过程
思维活动表现为对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具体过程。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之中,其他过程都是由分析与综合派生出来的具体活动。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综合: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个别特征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思维过程。
授课题目
第一节思维概述
授课日期
17-2-13
授课班级
学前79、80、81、82、83班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思维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思维的基本特征、基本品质
3.领会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理解幼儿期思维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
幼儿思维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幼儿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培养
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
儿童获得概念的方式:
1、通过实例获得概念
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举例一位小学老师帮助儿童形成“动物”这个概念的过程(参考中师心理学教程教参198-199页)
(二)判断
是在概念的基础上,它表现概念之间的关系,它分为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断和抽象形式的间接判断
(三)推理
推理是指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根据已有知识推论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是从已知判断出发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授课日期
17-2-13
授课班级
学前79、80、81、82、83班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思维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思维的基本特征、基本品质
3.领会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理解幼儿期思维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
幼儿思维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幼儿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培养
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
导入:
儿童最初对于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是依靠动作完成的,最初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释用“动作”设计完成的。所以说儿童的思维在“手”上。
(二)比较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例如比较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三)抽象概括
抽象是在人脑中把同类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舍去其个别的、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例:从麻雀、杜鹃、啄木鸟、燕子、猫头鹰、等对象中抽出它们“有羽毛”共同特征,舍去会飞、有两只脚,嘴是尖的非本质特征,这就是抽象的过程。
导入:
日常生活中,常说:让我想一想,请你考虑考虑,这种“想”和”考虑“就是思维,思维跟感觉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与感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是借助语言实现的理性认识过程
概括是在人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例:通过抽象得出结论:“有羽毛的卵生动物叫鸟”把这个结论推广到鸡、鸭、鹅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就是概括。
(四)具体化
具体化是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和理论,运用到某一具体对象上去的思维过程。例:判断鸡是不是鸟类。
作业:
a)识记:思维的概念,区别思维与感知觉的差异
b)理解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基本形式。
c)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课堂备注:
板书:
从个体发展来看
从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直觉行动思维: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3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这种思维
聚合思维: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3.社会性: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与语言、知识密不可分,语言作为工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人借助语言思维是人的思维和动物的思维最本质的区别。人的思维的高度发展与人类的语言的高度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三)思维的种类
从个体发展来看
从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直觉行动思维: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3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这种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