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师18秋离线《大学语文(二)》C卷

福师18秋离线《大学语文(二)》C卷

《大学语文(二)》期末考核试题C卷
一、填空题。

共20分。

每个空格4分。

错别字不给分。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__清风徐来;水波不兴_____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__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_______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前赤壁赋》)
2、予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

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__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

__又后三年,过姑苏。

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

又后四年,_而哭之于越台。

__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
3、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土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__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__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二、分析题。

共60分。

4题,每题15分。

1、在《书愤》这首诗中,陆游是如何刻画抗金斗士的自我形象的?请分析诗中通贯全篇的对比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