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用离心泵的自吸讲解

船用离心泵的自吸讲解


6CBLZ型串、并联自吸离心泵
(2)串联或并联 压载泵和舱底水泵要求H不高、流量较大, 但消防泵要求H较高,而Q大约为舱底泵 的2/3即可 只需使其两个叶轮根据需要以并联或串联 方式工作,即可满足上述要求
6CBLZ—7型串、并联自吸离心 泵
串联或并联工况是靠转阀3来转换的 当转阀置于“串联”位置时,泵的流量仅等于一个叶轮的流量, 而扬程则为两个叶轮所产生的扬程之和,适合作消防泵用 将转阀转至“并联”位置,则泵的流量即变为两个叶轮的流量之 和,而扬程则仅等于一个叶轮所产生的扬程,适合作压载泵和舱 底泵之用。 为了降低泵的起动功率,起动时应将其置于并联状态。

该间隙对水环泵的容积效率影响很大 可借轴承座后面的纸垫来调整。
3-4-2离心泵的自动引水装置
各种自吸式离心泵虽能解决离心泵的自吸问题

但会使泵的结构复杂化,体积和造价提高 而且对泵的效率也有不利的影响 它们安装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而且在泵正常工作后完全脱离工作,不会降低泵的工 作效率,使普通离心泵的适用范围更为灵活 下面即列举几种船用离心泵引水装置的典型实例。

有水环泵、喷射泵
外混合式自吸离心泵
国产 3CZL—9型 船用、自吸、 立式离心泵 属外混合式。 它能在120s 内,在吸高 不大于5m 的情况下自 动吸人液体
3-4-1 外混合式自吸离心泵
在结构上采取了如下措施:



吸、排接管都弯向上方(以便 泵内存水) 泵的螺壳内用隔板做成双流 道结构,形成一个气水分离 室3 泵吸人接管处设有单向阀 1(泵停时关闭) 泵内液体甩出,进口真空 单向阀开,空气随液体一起 排出
6CBLZ—7型串、并联自吸离心泵
6CBLZ—7型串、并联自吸离心泵
用作舱底、压载和消防通用泵。 (1)一般结构
支架(固定船体)上缘装电机,下缘接泵 电动机借弹性联轴节6与泵轴4相连 泵轴4的上、下两方用键分别固定着两个对称布置的叶轮,以使液 体作用在叶轮上的轴向推力基本平衡,剩余的不平衡力及转子的自 重,则由上部背向布置的两个单列径向止推轴承来承担。 上轴承用牛油润滑,其外壳用排出口引来的水冷却,泵轴的下部还 设有橡皮轴承,由下填料函的泄水润滑和冷却。 泵轴上镶有上、中、下三个青铜轴套,用以使两个离心泵叶轮和水 环泵叶轮在轴向定位,并由下螺母固紧,同时轴套还可保护泵轴, 使其免遭磨损和锈蚀。为了减少漏泄,在泵轴上、下两端和叶轮之 间,都设填料箱密封。 考虑到串联工作时泵的扬程较高,故采用曲径式密封环
6CBLZ—7型泵
(3)泵的自吸 泵轴下端有一个水环泵作为引 水泵

2
泵的辅助管路可如图所示 初次起动前向水环泵内灌水 把三通旋塞2转到“起动”位置


使水环泵能经辅助管路从吸人管中 抽吸空气,然后经三通旋塞和示水 管排至舱底 当示水管5出水时,空气被抽尽,泵 开始正常排水

三通旋塞转到“工作”位置
各种附设于普通离心泵的自动引水装置


3-4-2带离合器的水环泵引水装置
主泵1的驱动电动机4靠 摩擦离合器5可驱动水环 式真空泵6 在刚起动离心泵时,离 合器处于结合状态,这 时预先充有工作水的水 环泵即会经吸气管从离 心泵及其吸人管中抽气, 排往气液分离柜2。 在分离柜中进行气水分 离后,空气经逸气管逸 出,而分离出来的…

水环泵的排水会被引回吸入口,使 水环泵有水轻载循环,防止发热。
6CBLZ—7型串、并联自吸离心 泵
在水环泵的吸人接管上装有止回阀和滤器


止回阀用以避免停车时水环泵中的存水漏失, 以供下次起动用 滤器则可防止杂质进入水环泵
水环泵叶轮上侧与橡皮轴承座下端面的轴 向间隙一般应保持在0.15~0.25mm之间
图3-24 离心泵附设水环泵引水装置
第四节 船用离心泵的自吸
3-4-1 船用离心泵的自吸
离心泵没有自吸能力

但压载、舱底、日用海水和淡水泵、油轮扫舱泵等都 需要自吸 自吸式离心泵

船用离心泵实现自吸的方法有三类

采用特殊的泵壳形式或主泵自带引水真空泵 在普通的离心泵上附设用以抽气的装置 由一台真空泵自动控制一个真空箱保持足够的真空度,用若 干抽气管分别通至所有需要引水的离心泵的吸人口 真空箱集中引水适合于一条船有较多离心泵需自吸的情况

自动引水装置


采用真空箱集中引水系统


3-4-1 自吸式离心泵
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类

泵壳做成特殊结构
排出端具有气水分离作用,在起动期间能利用存 留在泵内的液体,反复进出叶轮,将泵和吸人管 内的气体裹携出去 这类泵根据液体重新进入叶轮方式的不同,又有 外混合式和内混合式之分


靠泵自带的真空泵来抽气引水ຫໍສະໝຸດ 自吸过程(右图)
3-4-1 外混合式自吸离心泵

外侧流道增加了阻力 气液混合物沿内侧流道到 气液分离室


气体分出并排出 液体经外侧流道返回叶轮的外周,重 新进入叶轮再次裹带气体 直到气体排尽

采用半开式叶轮 装密封圈,平衡轴向力
内混合式-液流返回叶轮吸人口 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但自吸时 间较长,效率较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