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 优秀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 优秀
上午12时28分
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 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 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 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 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 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1)诚然,卿不朕欺。 (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上午12时28分
1.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
宾 语 前 置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
4.“相”指“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前置 5.“见”指“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前置
上午12时28分
1.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能谤讥于市朝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何由知吾可也
C.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刘备,天下枭雄
答案:A(“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意思 是“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是定语 后置;B 是宾语前置;C是被动句; D是 判断句)
上午12时28分
2.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而诸侯敢救赵者 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D、客有吹洞箫者 答案:C(C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余为定 语后置句)
上午12时28分
乎吾前生
①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② 请其矢,盛以锦囊。
③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迁 移 训 练
④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 覆之以掌。
⑥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⑦ 能谤讥于市朝。
⑧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⑨ 长于臣。
⑩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上午12时28分
①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② 请其矢,盛以锦囊。 ③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④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 覆之以掌。 ⑥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⑦ 能谤讥于市朝。
⑥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⑦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上午12时28分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①忌不自信。 例: ①忌不自信。 ②以为莫己若。 ②以为莫己若。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必须是否定句 “不、未、毋(无) 、莫……”。
判断句: ①③
宾语前置句:④⑾
上午12时28分
被动句: ⑤⑦ ②⑩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⑦⑧⑨ 省略句: ⑥⑿
2.指出下面文段中画线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 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 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 “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 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 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①莫乐为人君 省略介词“于”,没有比做人君更快乐的了。 ②惟其言而莫之违 宾语前置,只有是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他。 ③师旷侍坐于前 状语后置,师旷在前面陪坐。 ④太师谁撞 宾语前置,太师撞谁? ⑤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状语后置,现在有小人在旁边说话。 ⑥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判断句,这不是当国君的人说的话。 ⑦以为寡人戒 省略代词“之”,把他的话作为我的警戒吧。
疑问代词+动词
上午12时28分
① 其有何尤? ②胡为乎来哉?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④王见之曰:“牛何之?”
迁 移 训 练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⑥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⑦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上午12时28分
① 其有何尤? ②胡为乎来哉?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④王见之曰:“牛何之?”
迁 移 训 练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否定词+代词+动词
上午12时28分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②时人莫之许。
③秦人不暇自哀。 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⑤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
迁 移 训 练
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上午12时28分
①三诈,尔无我虞。 ⑤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
现代汉语:
动词
介词
+ 宾语
+ 宾语
•宾语前置句一般就发生在这两种条件下。
•翻译时要将前置的宾语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也就是现代汉语的语序。
上午12时28分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②沛公安在? ③君何以知之?
译:动+宾 译:介+宾
其他疑问代词: 谁、孰、恶、安、焉、胡、奚、曷……
迁 移 训 练
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上午12时28分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强调宾语。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例: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惟兄嫂是依。 ②惟兄嫂是依。
③惟马首是瞻。 ③惟马首是瞻。
上午12时28分
①唯陈言之务去。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
③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卒数万人。
迁 移 训 练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
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
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
不下万人。《赤壁之战》
上午12时28分
迁 移 1.下列各句中是定语后置现象的一项是( ) 训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练 B.子何恃而往?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 书》
上午12时28分
5. “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 时,可解释为“我”,这时 “见”是作宾 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例: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迁 移 训 练
上午12时28分
(四)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状语常常后置: 现代汉语:
[状语]
+ 谓语
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上午12时28分
(四)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乎,相当“于”)+宾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于蓝取之,于蓝青
生乎吾前。 2.介词结构:以+宾 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 以桑树之
上午12时28分
(三)定语后置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例: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 人欤?
上午12时28分
(三)定语后置
3.中心语+定语+者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4.中心语+数量定语 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5.中心语+而+定语+者
上午12时28分
判 断 句
被 动 句
省 略 句
倒 装 句
上午12时28分
主 宾 定 谓 语 语 倒装句类型 倒 前 后 装 置 置
状 语 后 置
上午12时28分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
例: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汝之不惠甚矣
2.快哉此风!《风赋》
此风快哉
上午12时28分
上午12时28分
译文: 译文: 译文:
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 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 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 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 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 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1)诚然,卿不朕欺。 译文: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 (注意“诚然”的解释和“不朕欺”的语序) (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译文: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 (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译文: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进言的人。 上午12时28分
翻译时,应把定语放到中心语之前
上午12时28分
(三)定语后置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岳阳楼记》
例: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上午12时28分
(三)定语后置
1.中心语+之+定语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岳阳楼记》 2.中心语+之+定语+者 例: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答案:A(A项为状语后置句)
上午12时28分
迁 移 训 练
2.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 完
全一致的一项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
迁 移 训 练
D.何伤乎? (选A,考查介词宾语前置与动词宾语前置。)
上午12时28分
(三)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
[定语]
+ 中心语
上午12时28分
迁 移 训 练
⑧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⑨ 长于臣。
⑩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上午12时28分
综合训练
1.将下列文言语句按不同句式归类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凌万顷之茫然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臣未之闻也 ⑤下流多谤议 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⑦不能容于远近 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⑨战于长勺 ⑩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⑾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⑿何故不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