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在广告中的运用
“万家乐。乐万家。” (万家乐电器)
巧用回环往复,点明注册商标, 突出商品价值。体现产品与消费者 的必然联系,强调产品将会给消费 者带来的益处。
10、回环
相同语句回环往复地说明,词语
相同,语序相反。
他爬起来跌倒,跌倒爬起来。
“骆驼进万家,
万家欢乐多。”
(骆驼电风扇)
“骆驼进万家,万家欢乐多。” (骆驼电风扇)
7.设问:
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 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关键时刻,
怎能感冒?”
(海王银得菲)
“关键时刻,怎能感冒?” (海王银得菲)
只问不答,语气强烈,语 意没商量,增强了广告效果。
8.反问: 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 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 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 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 感的作用。
3.“显然刚被飞利浦吻了一下。” (飞利浦电动剃须刀)
将剃须刀人格化,赋剃须刀人情味。
一个“吻”字“吻”出了剃须刀的温柔体
贴,“吻”出了顾客对剃须刀的友好信赖。
4.“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大宝化妆品) “早晚”——早晨和晚上, “早晚”— —迟早。一箭双雕,既强调了“大宝’’的 重要,早晚都要用,又显示了自信,相信顾 客迟早会用上“大宝”的。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 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 加重感情。
“今年夏天喝什么?
828蔬菜汁。” (828蔬菜汁)
“今年夏天喝什么?828蔬菜汁。”(828蔬菜汁)
先问后答。问是铺垫,答是结 果;用问提醒注意,用答加深印象; 用问吸引受众,用答突出商品。
8.“借问仙境何处有?人人遥
指桃花村。”(桃花村风景区) 9.“我身如茵,踏我何忍?” (广场绿地标语) ——反问
10.“康必得,得必康。”
(康必得感冒药)
——回环
11.顶针
“买电视就买金星,买金星就 是放心。”(金星电现)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 丰田车。”(丰田汽车)
答案详解
1.“集美沙发,牛!真牛!”
(集美沙发) 间隔反复,突出商品特色— —棒!传给顾客信息——买1
2.“牛奶香浓,丝般享受。” (德源自巧克力)比喻,牛奶香浓——突出嗅觉,丝般享
受——立足触觉。这里借“丝”喻“奶”,让人
联想到丝绸的细腻滑润,更加具体地感受到牛奶
的香浓,从而对本商品产生兴趣。
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 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方面是广告竞争,因此,广告就不可避免地 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 广告富有活力,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广告人善于在广告文案上做文章。
他们常常巧用修辞格使得广告文案 押韵动听、朗朗上口、简明易记、过目
—中华牌牙膏。一语双关,既宣传
了商品,又表达了爱国情怀。
12.双关
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 一个意思。
练习
1.“集美沙发,牛!真牛!” 2.“牛奶香浓,丝般享受。” (德芙巧克力) 3.“显然刚被飞利浦吻了一下。” (飞利浦电动剃须 刀) 4.“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大宝化妆品) 5.“盼盼到家,安居乐业。”(盼盼防盗门) 6.“新春新意新鲜新趣,可喜可贺可口可乐。”
广告词在学校的用处! 校长问他翻墙是什么感觉? 他指了指鞋子说:“特步 ,飞一般的感觉 。” 第2天他从正门进学校 ,校长问他怎么不翻墙了? 他说:“安踏,我选择,我喜欢。 ” 第3天他穿混混装 ,校长说他不能穿混混装 他说:“穿什么就什么 ,森玛服饰 。"
第4天他穿背心上学,校长说不能穿背心上学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 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 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 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
显,化抽象为具体。
“一握农行手,
永远是朋友。” (农业银行)
“一握农行手,永远是朋友。” (农业银行)
和农行握手,将农行人格化,
生动;和顾客交朋友,拉近了农
“老鼠”——鼠标器; 指代商 品,借形状引人联想,加深印象, 扩大了商品的知名度。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 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 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 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 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
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
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穿金猴皮鞋,
走金光大道。” (金猴皮鞋)
“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 (金猴皮鞋)
商标含其中,对仗出效果。节 奏和谐,便于记诵,容易产生广告 效应。
5.对偶: 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 “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 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 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 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 对、反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 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5.“盼盼到家,安居乐业。”
(盼盼防盗门) “盼盼”——防盗门。指代商 品,借商标引人联想,加深印象, 扩大了商品的知名度。
6.“新春新意新鲜新趣,可喜可
贺可口可乐。”(可口可乐) 商标含其中,对仗出效果。 节奏和谐,便于记诵,容易产生 广告效应。
7.“不老宣言。”
(某抗皱霜) 表面“言过其实”,实则适度 夸张,吸引公众注意,增强宣传效 果。
“VC、VC,果味VC, 要想宝宝长得好, 请喝果味Vc。”
“VC、VC,果味VC,要想 宝宝长得好,请喝果味Vc。” (果味Vc)反复强凋vc,吸引 受众注意,加深受众印象。
9.重复
重复某个词语,字句 或句群。包括连接反复 和间隔反复。
“万家乐。
乐万家。”
(万家乐电器)
难忘,并使其产生一定的鼓动性、号召
力,从而吸引公众。下面我们结合常见
的修辞格对一些经典广告语作一点分析。
“新星的土壤,
知识的海洋。”
(《新知》期刊)
“新星的土壤,知识的海洋。” (《新知》期刊)
《新知》是“土壤”, 《新知》是“海
洋”。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土壤”,青 少年要成材需泛舟“知识海洋”。这里,广 告人形象地突出了《新知》期刊对青少年成 长、成材的重要性。
体与本体有相关点。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
象。
“今年八十,
明年十八。” (白丽香皂)
“今年八十,明年十八。” (白丽香 皂)
乍看,逻辑错乱,不合事理; 细想,夸张有度,情理之中。因为 这则广告的真正意思是要提醒公众: 白丽香皂具有美容功能,经常使用 可显得年轻一些。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 的夸大或缩小。鲁迅《药》中写道: “……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 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 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
他说:“男人简单就好, 爱蹬堡服饰。 "
校长说我要记你大过 ,他说为什么? 校长说:“动感地带 ,我的地盘我做主。” 有个人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了,校长问他为什么不从校 门走? 他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校长又问他这么高的墙怎么翻过去的啊? 他指了指裤子说:“李宁, 一切皆有可能 !”
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 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行与顾客的距离,形象。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 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
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
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 写生动,蕴含丰富。
“今天, ‘老鼠’已成为人类的朋
友。”
(鼠标器)
“今天,‘老鼠’已成为人类的朋 友。”(鼠标器)
7.“不老宣言。” (某抗皱霜) 8.“借问仙境何处有?人人遥指桃花村。” (桃花村风景区) 9.“我身如茵,踏我何忍?” (广场绿地标语) 10.“康必得,得必康。” 11.“买电视就买金星,买金星就是放心。” (金星电现) 12.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丰田汽车)
顶针连环,语气连贯,一气 呵成,音律流畅,给广告受众以强 烈的感受。
11.顶针
用前一句末的词语作为下一句开 头的词语。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 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 地下的竹根。
“中华永远在我心中。”
(中华牙膏)
“中华永远在我心中。” (中华牙膏)
“中华”——中国, “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