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中学“初中语文课堂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研究”课题小组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班学生姓名: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走近韩非,了解《韩非子》。
2、读明内容,读出寓意。
3、理解重点词句,学会背诵。
课前作业
1、走近韩非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文章很有思辨性,很得秦始皇赏识,并采纳了他的部分思想。
2、了解《韩非子》《韩非子》一书为后人搜集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而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
书中有许多寓言故事为人们喜爱,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郑人买履”等。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有间.()腠.理()好.治不病()还.走()汤熨
..()()火齐.()
4、指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并解释
(1)汤熨之所及也(“汤”同“烫”,用热水焐)
(2)望桓侯而还走(“还”同“旋”,回转,掉转)
(3)火齐之所及也(“齐”同“剂”,汤剂)
5、翻译重点句子。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3)“桓侯故使人问之。
”
(4)“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
(5)“臣是以无请也。
”
课堂作业
2、分析扁鹊、蔡桓公的人物形象
扁鹊:医术高明,对病情诊断准确;医德高,对病者耐心劝告;聪明机警,及时脱身。
蔡桓公:固执,讳疾忌医,盲目乐观,刚愎自用。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寓意?
事情:蔡桓公听不进扁鹊的善意劝告,固执的认为自己没病,结果使小病转为大病,最后导致不治而亡。
寓意:劝告大家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不要讳疾忌医,拒绝别人的批评帮助,要注意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