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扁鹊见蔡桓公 原文及注解

扁鹊见蔡桓公 原文及注解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1.韩非(约前280-公元前233),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为法家重要著作。

2.立:站立.
3.有间(jiàn)——一会儿。

4.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

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5腠(còu)理:中医学名词,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

6.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

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

君王自称。

春秋战国
时,诸侯王称寡人。

在文中译为“我”。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


(hào)——喜欢。

(另解:好(hào)喜好,习惯,医生的习惯,就是医治没有病的人,以显示自己的本领,读法: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医生,之:的,好:习惯,治:医治,不病:没有生病的人,以:以之、用以,为,作为,功:功绩,成绩)
8.居十日——待了十天。

居——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
经历。

在文中译“过了”。

9.益——更加。

10.还(xuán)走——转身就走。

还(xuán)——通“旋”,回转。

走——跑。

11.故——特意。

12.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

汤,同“烫”,用热水
焐(wù)。

熨,用药物热敷。

13.针石——古代针灸用的用砭的石针
14.火齐(jì)——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

齐,同“剂”。

15.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

司命,掌管人生命的神。

属,管,掌握。

16.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

奈何——怎么办、怎么样。

17.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

无请,不再请求。

18.索——寻找。

19.遂(suì)——于是、就。

20.及——达到。

21.是以——以是,因此。

22.应——答应,理睬。

23.恐——恐怕,担心。

24.将——要。

25.功——本领。

26.肌肤——肌肉和皮肤。

27.使——特意
28.居——过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