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科常用检验值范文
RBC
0-3/HPF
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肾炎及外伤,亦 见于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症或肿瘤、直肠、子宫 的肿瘤累及泌尿道时。 此外, 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病如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 等,亦可在尿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 白细胞增多大部分为脓细胞,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
血红 蛋白 红细 胞压 积 红细 胞平 均体 积 平均 细胞 血红 蛋白 平均 细胞 血红 蛋白 浓度 网织 红细 胞计 数 血小 板计 数 血小 板计 数 白细 胞计 数
Hb、 Hgb PCV 或 HCT MCV
MCH
27-32Pg
MCHC
320-360g/L
Ret·c 成人 0.5%-1.5%
Ret·c↑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 Ret·c↓肾脏疾病,分内泌疾病,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 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 月内)、 急性风湿热、 类风湿性关节炎、 溃疡性结肠炎、 恶性肿瘤、 大手术后(2W 内)等。 减少①遗传性疾病。②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 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物 过敏等。 增多:若干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以及大面积烧伤、 尿毒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百日咳、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白血病、类白血病、恶性 肿瘤、组织坏死、各种过敏、手术后、尤以脾切除后为甚 等。
BT
1-3min 大于 4min 为延长 5-12min 1-4min
CCT
阴性
出现阳性应立即报告,从速抢救
ESR
男性小于 15mm/h 女性小于 20mm/h
增块:①生理性、运动、月经期、妊娠 3 月以上(直至分 娩后 3W)60 岁以上高龄。
降率
②病理性:各种炎症。风湿热活动期、结核活动期、组织 损伤及环死持续 2-3W,以肌梗死发病 1W 左右,恶性肿瘤, 其它各种高球蛋白血症,稀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 减低:主要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低纤维蛋白 原血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多症, 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恶液质,抗感染治疗药物。 SG 1.003-1.030 晨 尿 大 于 1.020 24 小时尿为 1.015-1.025 婴儿 1.002-1.006 4.5-8 多数 PH 约 6 夜间尿较 昼间尿为酸 尿比重增高大于 1.025 为浓缩尿,见于急性肾炎,肾病、 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体克及未控制的糖尿病。 比重减低小于 1.005 为低渗尿,见于尿毒症,原发性或心 源性崩症,慢性肾衰、恶性高血压病。尿液含放射线造影 剂时可使比重大于 1.050。 尿液 HP 值升高见于进食大量植物性食品,尤其柑桔类水 果,无缺钾的代谢性碱中毒,持续呕吐,呼吸性碱中毒、 尿路感染,餐后,肾小管酸中毒等。 PH 值减低见于饮食大量动物性食品,缺钾性代谢性碱中 毒,呼吸性酸中毒,饥饿,严重腹泻。 如化验报告出现尿蛋白为+~++++者为蛋白尿。尿蛋白除 功能性体位之外,病理性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早期而 易被忽视的指标。 许多药物可使尿蛋白出现阳性。 尿糖阳性可分暂时性和病理性,暂时性糖尿见于应激反应 一时性肾上腺素或胰高糖素分泌过多所致。病理性尿糖见 于胰岛素分泌量相对绝对不足,继发性高血糖性糖尿,如 胰腺疾病、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 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肥胖症、高血压等疾病。 增加,糖尿病、酮酸症、丙醇或乙醇中毒、饥饿、禁食、 脱水等。 参考尿沉渣红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0.5%-5.0%
嗜碱性粒细胞 0%-1% 淋巴细胞 20%-40%
单核细胞 3%-8% 出血 时间 凝血 时间 试管 法 凝血 时间 玻片 法 一氧 化碳 性试 验 红细 胞沉
wxyTASF51PjD-IRz ckvW ofsuprtandhgeCbliqm 鉴 血 史 历 刻 深 下 留 后 ,也 失 损 和 难 灾 前 空 来 带 民 人 国 中 给 略 场 .这 争 战 华 侵 的 久 已 谋 蓄 了 动 发 本 日
检验项目 谷丙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 总胆红质素 直接胆红素 总蛋白
英文缩 写 SGPT/ALT
正常值范围 0-40U/L
临床意义 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 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③轻 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 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参考总胆红素 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 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 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 梅毒,血液原虫病等。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 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 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 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 瘤、甲旁亢。 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 头癌
尿比 重
酸碱 反应
PH
尿蛋 白质 定性 尿糖 定性
Pro
阴性㈠
GLU
阴性㈠
尿酮 体定 性 尿潜 血试 验 尿胆 素 尿胆 元 尿亚 硝酸 盐试 验 尿沉 渣镜 检: 红细 胞 白细
wxyTASF51PjD-IRz ckvW ofsuprtandhgeCbliqm 鉴 血 史 历 刻 深 下 留 后 ,也 失 损 和 难 灾 前 空 来 带 民 人 国 中 给 略 场 .这 争 战 华 侵 的 久 已 谋 蓄 了 动 发 本 日
WBC
0-5/HPF
胞 上皮 细胞 管型 脑脊 液常 规 CSFRT 无色透明液体不含红细胞, 白细胞数极少,蛋白定性试 验㈠ 葡萄糖定性试验,五管阳 性,PH 7.3-7.6 正常精液为乳白色粘性液 体,一次排出量为 2.0 ~ 4.0ml,30 分钟至于小时自 行液化。pH 7.5-8.5,活动 率 >70%, 活 力优 + 良 >50% , WBC<5 个/HPF, RBC<5 个/HPF
RBC↑,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 肺源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一氧化碳中毒、 剧烈运动、 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RBC↓,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 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 同 PCV↑脱水浓缩,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尿崩症等。 PCV↓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 MCV、MCH、MCHC 是三项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
ALB ALP GGT
35.0~55.0G/L 成人 20-110U/L 儿童 20-220U/L (γ -GT)<50U/L
WBC 减少:感冒、麻疹、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伤寒、 回归热、粟粒性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贫血、再 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脾功能亢进、 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射线照射、激素治疗以及 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癫痫病、 抗甲状腺药、抗疟药、抗结核药、抗糖尿病药物等。 白细 胞计 数 白细 胞分 类计 数 WBC、 DC 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 1%-5%分 叶核 50%-70% 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期、分娩期、月经期、餐后剧 烈运动后,冷水浴后、日光浴、紫外线照射、神经过度紧 张、恐惧、恶心、呕吐。 增多: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 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 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 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 放疗。某结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 髓增殖异常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 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等。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奇 金病、脾切除术后等。 增多见于某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白 血病和淋巴瘤等) 减少见于多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 增多见于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 胞白血病、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延长见于血管壁结核或功能有缺陷,血小板量或质缺陷, 血管性血友病等,以及多种药物副作用、偶见于阻塞性黄 疸,维生素 K 的缺乏症及抗凝治疗过量。 延长见于血友病甲乙和ⅪⅫ缺乏症,也见于凝血酶原因子 V、 X 和纤维蛋白原严重缺乏者、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缩短: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
精液 常规
前列 腺液 常规
精子计数 100-200×109/L, 炎症时可见成堆脓细胞, 如白细胞每高位视野多于 10~15 乳白色液体,可见卵鳞脂小 个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炎。 体, WBC 低于 10 个/HPF, RBC 低于 5 个 HPF,可见精子。 老年患者可检出前列腺颗 粒细胞和淀粉样体。 二、 生化检查
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肾肿瘤等。妇女可因白带混入 尿液而致白细胞增多。 少量出现无临床意义 出现管型结合临床 中性粒细胞增多:各种感染性增多见于多种脑膜炎,非感 染性增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后,多次腰穿后、脑室造 影、白血病波及肿瘤转移以及脑血管栓塞。 淋巴细胞增多,感染性增多见于多种脑膜为炎。非感染性 增多见于药物性脑病,格林~巴综合症,急性弥散性脑脊 髓炎、脑膜结节病、多神经炎、动脉周围炎。 精子密度低或无精子, 可见于生殖系结核, 非特异性炎症,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及某些先天性疾病,如睾丸发育 不良,隐睾症等。此外大剂量射线、工业污染、多种药物 亦可引起精子密度减低,前列腺炎症、精囊炎可影响精液 量及精液凝固,液化性状。精液中大量白细胞并见红细胞 者多见于生殖系统炎症、结核,大量红细胞者可见于外伤 或肿瘤,如查见癌细胞则为诊断生殖系统癌极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