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分类ppt课件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分类ppt课件


未能分类的IIP
约占IIP的10%~30%; 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临床、影像、病理学资料不全,不足以确定类型。 (2)临床、影像、病理存在明显不一致的情况: ①经治疗后,某些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和病理学发生巨 大变化时,如某些活检确诊的DIP患者接受糖皮质激 素治疗后,影像学遗留类似NSIP的表现; ②新的类型或已知类型的特殊变异,难以用2002年 IIP指南的分型进行评价时,如患者以机化性肺炎的 表现为主,但同时存在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 ③同一个患者多次高分辨率CT和(或)病理学表现不一 致,从而难以确定其具体类型。




HP诊断标准:特异性抗原接触、运动时呼吸困难、 肺吸气末爆裂音、淋巴细胞肺泡炎(BAL); 支持HP诊断的依据:反复发热、胸部X线显示浸润 性阴影、DLco减少、农民肺沉淀抗体(+)、肺活 检证实有肉芽肿形成(一般不要求)、脱离致病环 境后病情减轻。 若HRCT表现为小叶中心型的小结节影、马赛克样的 空气潴留征以及病变以上肺分布为著等,则更倾向 于HP的诊断; 若病理表现为病变沿小气道中心分布、不典型的肉 芽肿,则提示HP。
家族性间质性肺炎(FIP)



约2%~20%的IIP病例可同时发生于同一 家族的不同成员。 约20%的FIP的发生与TPC(1%)、SFTPA(1 %)、TERT(15%)和TERC(1%)等端粒酶基 因位点突变相关。 约80%的FIP患者的家系图表现为垂直传 递,提示该疾病可能与某一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相关。
ATS/ERS statement: AJRCCM 2002;165:277
2012年ATS/ERS新修订的 IIP的分类:多学科诊断
主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并间质性肺病(RB-ILD) 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 罕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淋巴细胞型间质性肺炎(LIP) 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PPFE) 不可分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修订后IIP分类标准的主要更新
不再使用隐源性致纤维化性肺泡炎的 称谓,IPF是这类疾病的唯一的临床诊断用语; 2.确定NSIP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不再作为“临时性”的 诊断; 3.将IIP分为主要IIP、罕见IIP和未能分类的IIP; 4.定义了2种罕见的病理类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 (AFOP)和细支气管中心性间质性肺炎; 5.主要IIP分为慢性致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吸烟相关性间 质性肺炎和急性/亚急性间质性肺炎; 6.新增了以IIP疾病行为特征为标准的临床分类; 7.总结了IIP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的研究成果。
特发性间质性 肺炎(IIP)
其他类型的DPLD,如 淋巴管平滑肌肌瘤病 、组织细胞增生症
特发性肺纤维 化(IPF/UIP)
除 IPF 以外的特 发性间质性肺炎
非特异性间质性 肺炎(NSIP)
淋巴细胞间质性 肺炎(LIP) 急性间质性肺炎 (AIP)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 质性肺病(RBILD)
脱屑型间质性 肺炎(DIP) 隐原性机化性 肺炎(COP)
新分类方案与2002年IIP专家共识的区别
(1)重申特发性NSIP(iNSIP)是一种独立的IIP类型; (2)收集了更多的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信息,如肺气肿合并肺 纤维化(CEPF);
(3)认为IPF的自然病程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长期稳定、缓慢进展 或快速进展,且病程中可出现急性加重;
(4)对慢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有了较明确的定义和描述; (5)首次明确提出部分IIP患者的病理表现难以归入现有的IIP类型(不 能分类的原因主要是病理表现为混合类型); (6)提出了IIP的临床分类,尤其是对于没有肺组织病理支持和胸部高 分辨率CT不符合某一典型的IIP影像学表现时;
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模式
呼唤多学科合作
呼吸内科医师 风湿科医师 放射科医师 病理科医师 诊断
内 容



新标准中IIP分类的主要修订内容 2002年以来关于IIP的主要研究进展 IIP的主要鉴别诊断 2002年以来各种类型IIP的研究进展 疾病的临床行为分类 生物标志物
过敏性肺炎(HP)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分类
内 容



新标准中IIP分类的主要修订内容 2002年以来关于IIP的主要研究进展 IIP的主要鉴别诊断 2002年以来各种类型IIP的研究进展 疾病的临床行为分类 生物标志物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DPLD)
已知原因的DPLD ,如药物所致, 胶原血管疾病 肉芽肿所致 DPLD, 如 结节病
(7)提出了一种新的IIP类型-特发性胸膜肺弹性纤维增生症;
(8)某些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和基因学研究结果可能对IIP的分类和诊断 有一定作用。
内 容



新标准中IIP分类的主要修订内容 2002年以来关于IIP的主要研究进展 IIP的主要鉴别诊断 2002年以来各种类型IIP的研究进展 疾病的临床行为分类 生物标志物
2002年以来关于IIP的主要研究进展
多学科讨论的诊断方法
多学科包括呼吸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必要时还需要 有病理科医生 多学科讨论时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职业暴露史、 吸烟史、合并症、肺功能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 和影像学资料。 通过结合临床和影像资料可更好地决定哪些部位的活检 更有意义,哪些患者不需要进行肺活检。 若病理科医生出具了某些病理诊断,如NSIP或机化性肺 炎(OP),则临床医生需要进一步去寻找一些潜在的因素, 如是否存在过敏性肺泡炎(HP)、胶原血管病以及某些药物 导致的肺损伤等。
胶原血管病(CVD)




CVD是某些病理类型的间质性肺炎的常见病因,如 NSIP。 综合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胸部HRCT及病理学 检查可能有助于鉴别IIP和CVD相关性ILD(CVDILD)。 对IPF的诊断评估需要安排血清学检查辅助鉴别诊 断排除CVD。 大部分NSIP患者有某些倾向于CVD的表现,但又不 足以诊断某一明确的CVD;这种情况下,仍应考虑 属于IIP范畴,即诊断为NSI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