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十章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一、名词解释1.反馈答:反馈是指在控制论中,通过有关一个系统过去行为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的未来行为。

因此,它是借助于重新插入一个系统的过去行为的结果来控制该系统的一个手段。

在一个传播系统中,反馈是一个接受者对于信源从前信息的回应,表明它的效果。

2.诺伯特·维纳答:诺伯特·维纳是美国最著名的数学家,控制论之父,和香农一起发明了有关信息的熵度量法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和香农一起开创信息论的工作。

维纳的理论对于传播学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由互动论的传播学者所组成的帕洛阿尔托学派具有重要的影响。

维纳的代表作有《数学原理》、《控制论》,还有控制论的通俗读本畅销书《人类对人的使用:控制论和社会》,维纳的理论在若干方面对传播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控制论答:控制论是20世纪初由诺伯特·维纳提出的重要理论,是关于自我控制系统的理论,它以“反馈”概念为依据,其定义是通过关于一个系统以往运行情况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的未来行为。

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已被有效地应用于广泛的跨学科的适用领域:大脑功能和神经生理学、人工智能、工厂自动化、假肢和国际传播。

4.受众[复旦大学2012.2007~2008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研;华中师大2005年研]答:受众是指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

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例如书籍或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或电影、电视的观众等。

传播学家克劳斯认为,受众按其规模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①特定国家或地区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这是最大规模的受众;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着定期接触的人,如报纸的定期读者或电视节目的稳定观众;③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对传媒而言这部分人属于有效受众,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实质性的传播效果。

5.受众“碎片化”[人大2013年研]答:“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

“碎片化”,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选择不断扩大,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趋向。

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6.知情权/知晓权[北邮2008年研;北师2008年研;华中师大2008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研;南开大学2005年研;人大2005年研;上海大学2005年研]答: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又称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知的权利等,从广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在这个意义上,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

从狭义上说,是指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二、简答题1.简述控制论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答:控制论无疑是一种传播理论,但是传播学没有受到控制论的多少影响。

一个原因是必须具备某种程度的数学能力才能理解控制论,或至少才能在控制论的模式中进行研究思考。

但是,作为一种传播理论,控制论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独一无二的:(1)反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传播信息流通,因为被传递的信息描绘了系统自身在从前某一时间的运行状况。

(2)控制论包含着一种时间中的动力学的、行进中的行为观。

(2)控制论假定,一个系统的控制主要在于这个系统内部。

一个系统自身的行为结果提供了新的信息,系统就凭借这个新的信息修正它自己随后的行为。

因此,这个系统从它自身中学习。

关于环境变化的信息只有当这些变化必须适应于反馈的时候,才能影响这个系统。

2.简述系统论的思想。

答:系统论的一个关键人物是冯·伯特兰菲,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理论,并在生命科学系统中产生重要影响。

(1)系统论是全面的,它强调一个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系统思维是对于古典物理学的还原主义方法——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一种应对。

(3)系统论是一门整体科学,它关注结构中的组成部分的关系和相互依赖的问题。

系统思维拒绝那种分析个人传播行为的原子式研究,代之以考察一个个体与其他人的网络和关系问题。

(4)如果一个传播学学者接受了研究整体的系统观念,那么因果关系的研究就不重要了。

系统思维认为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生命系统的本质部分。

3.简述梅西基金会会议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答:梅西基金会会议是由梅西家族资助的一系列跨学科的科学会议,在这许多会议中,有关“控制论小组”的10次会议具有最大的影响。

(1)梅西基金会会议将许多重要的不同领域的学者聚集到了一起。

(2)参加会议的贝特森成为10次有关控制论的梅西会议的核心组成员之一,在将从那里学到的东西作为帕洛阿尔托小组的互动传播观而付诸应用的方面。

(3)贝特森的前妻M·米德也是控制论小组的核心参加者。

米德的发现表明,在不同文化中,男性行为和女性行为的本质具有相当大的差异。

三、论述题1.试述诺伯特·维纳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答:诺伯特·维纳是美国最著名的数学家,是控制论之父,并且和香农一起发明了有关信息的熵度量法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和香农一起开创信息论的工作。

诺伯特·维纳对于传播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维纳的控制论已被运用于各种传播情况之中。

例如,运用于电视收视率和电视节目编排的关系之中,运用于对政治家的舆论民意测验的动力之中,运用于像组织那样的人类系统之中,运用于能发现自身目标的精密武器系统之中。

今天,由于更新的交互作用的传播技术——例如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传发信息系统,以及控制论思想向语言、发射系统和其他应用的延伸,控制论正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

(3)维纳的著作包括《数学原理》、《控制论》,还有控制论的通俗读本畅销书《人类对人的使用:控制论和社会》。

这些书籍都是传播学领域重要的著作,虽然许多传播学学者都缺乏必要的数学技能,他们在自己的研究中对于控制论观点仍然可能是敏感的。

例如,反馈的确是传播学的中心概念之一,虽然传播学学者只进行了有限数量的关于反馈的研究。

(3)维纳的理论对于传播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表现在他本人以及他的理论对于许多传播学者产生了特别重要的影响,包括:①帕洛阿尔托学派:控制论对于由互动论的传播学者所组成的帕洛阿尔托学派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帕洛阿尔托小组的领导人贝特森在控制论的基础上,对关系传播进行了理论阐述,还论述了诸如反论、双重约束、传播语义学,以及与传播行为的内容范围相对的关系等等概念。

②政治传播者K·W·多尹奇:多尹奇在控制论的基础上写出著作《政府的神经:政治传播与控制的模式》。

③对系统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有着影响等。

2.简述传播学理论从被动受众(passive audience)到主动受众(active audience)的发展。

[北大2009研]答:受众是指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在大众传播时代,最引人瞩目的受众是大众传播的受众。

在大众传播中,受众与传媒构成了社会传播过程的两极,这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冲突。

(1)19世纪下半叶,新的媒介技术被发明并得到推广,媒介观也随之涌现。

工业化、城市化、资产阶级革命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随着社会的变迁,产生了众多新的社会问题。

这个阶段,学者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威力,能够迅速改变人们的信念,甚至支配人们的行动。

作为孤立、分散、原子似的大众,他们对媒介完全没有抵抗力,思想完全被媒介传播的思想支配。

认为受众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着大众媒介强加的思想。

(2)20世纪50年代,在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的带领下,经验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推翻了大众社会理论中完全被动的受众观。

拉扎斯菲尔德在伊里县调查中发现选民并没有被大众传播的宣传所左右。

有限效果论发现了一些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和条件,比如社会关系、群体背景、个性差异等。

这个阶段把更多关注点放在了受众身上,把受众看成是处在众多社会联系中的有个性差异的个人,这种受众观不再是绝对被动的受众观。

(3)20世纪70年代,随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和进一步发展,对受众观有了很大的进步。

该理论认为受众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某种“需要”来接触或“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否定了受众被动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开创了从受众角度来研究传播效果的先河,使传播学研究开始耳目一新。

由于新兴传播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们如何使用媒介(和如何被媒介使用)的假说。

新的研究视角开始支持适中媒介效果的观点,包括传播科学、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媒介素养等运动。

适中效果认为,重要的媒介效果可以作为观众或读者的意愿的直接后果而长期存在。

人们可以利用媒介达到特定目的,如利用媒介获取信息以及获得有意义的经验。

综上所述,从被动的受众观发展到主动的受众观伴随着传播学理论的整个发展,使传播学研究不断深入。

3.分析何种因素影响受众选择媒介的动机。

[人大2011年研]答:(1)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常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但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受众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