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科研的选题

护理科研的选题

(一)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 (二)受试对象 (object) (三)实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37
3.2.1 确定处理因素要注意的几个问 题
1. 把握实验研究中的主要因素 如药物的剂量和作用时间。
2. 区分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 如用药与否及个体性别。
35
3.1 实验设计的意义
根据研究目的对实验研究所做的周密计 划和安排。它包括实验研究的资料收集、 整理及分析的全过程。
一个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合理地安排各种 实验因素,正确地估计样本含量的大小, 严格地控制实验误差,从而用较少的人 力、物力和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得丰富而 可靠的资料。
36
3.2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3)研究基础:已有工作积累、实验条件、 项目组成员
(4)综合评议:已承担项目完成情况、创 新性
10
10. 科研课题的类别
(1)按获取资料的手段分类:调查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整理文献或文 献评述等综合性分析。
(2)按研究对象分类:动物实验、临床试 验、社区干预试验
11
11. 科研课题的来源
(1)国家级项目 (2)部委级项目 (3)地方级项目和民间项目 (4)国外基金项目 (5)个人自拟的研究项目
12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自由申请项目(面上项目) (2)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重点项目 (5)重大项目 (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7)其他专项基金项目 (8)NSFC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基金项目
护理科研的选题、设 计与项目申报
1
1. 什么是医学研究?
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探索与医学有关的未知 或未全知的事物或现象 的本质及规律的一种认 识和实践。
2
2. 医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条件不易控制 (2)实验的周期一般比较长 (3)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多 (4)经常涉及伦理和道德的问题
悉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 (3)加强合作,利用别人的优势充实和发展自己 (4)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5)选题的目标要明确和具体 (6)选题要与工作基础、技术条件及经费相结合 (7)知己知彼
8
8. 选题的条件
(1)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或重要的应用前景 (2)学术思想新颖,立论依据充分,研究
2 p(1 p2 )2
p)

1.96 1.2822 20.3251 0.15 0.502
0.325
37.6 38
34
3. 实验设计
若研究者的目的是在于了解某一事物的 实际情况,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属于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是指研究人员根据研究目的, 主动地施加干预措施,并观察结果,验 证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
24
2.3 随机的原则
对照组与处理组除处理因素有所不同外, 其他非处理因素最好是完全一致的、均 衡的。在实验中能使两者趋于一致或均 衡的主要手段是随机化。
所谓随机化,即抽取时要使每一个对象 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到。
举例:正确地把10只鼠随机地分为两组。
25
2.4 重复的原则
是消除非处理因素影响的又一重要手段。 重复程度表现为实验例数(样本含量) 的大小和重复次数的多少。
5
5. 选题的基本程序
(1)提出问题 (2)文献评述 (3)形成假说
6
6. 立项的程序
(1)题目要体现出项目的新颖性/创新性 (2)题目要体现出项目的先进性和难度 (3)题目所覆盖的范围要合适
7
7. 选题和立项时应注意的问题
(1)结合自身优势,选择好研究领域/方向 (2)拓宽思路,既熟悉本研究领域的进展,又熟
28
(1)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或配对 比较)

n
u
u

S 2
29
例1
据文献报道,男性四乙基铅中毒患者的平 均脉搏为67次/分,标准差为5.97次/分,若 按α=0.05,β=0.10的概率,欲分析其与正 常男性脉搏(72次/分)有无差别,至少需 多少例病人?
3. 处理因素应当标准化 如药物批号。
38
3.2.2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是指研究人员施加处理的对象, 可以是人或动物,也可以是指其他的材料 等。受试对象的选择在医学实验中十分重 要,它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动物的选择除种类、品系外,个体的选择 也不容忽视,如年龄、性别、体重、窝别、 营养状态等。
13
13. 研究项目举例
(1)基于周期信息的时间序列缺失值填补方法研 究
(2)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指定慢性病门诊医保待 遇政策评价
(3)护理人员科研成果应用障碍因素的调查研究 (4)口腔医患沟通量表的研制及医患沟通干预方
法的研究 (5)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6)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及应用研究
17
2.1.1 设立对照的意义
首先在于通过对照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 理因素的差异。处理因素的效应大小, 重要的不是其本身,而是通过对比所得 到的结论才是更有意义的。
还在于通过对照,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
18
2.1.1 设立对照的意义
①指设立对照组以排除非处理因素而显示出处理的效应。
例: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
3.2.4 几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1)完全随机设计 (2)配对设计 (3)配伍组设计 (4)交叉设计 (5)盲法设计
41
(1)完全随机设计
例5 试将15只动物随机分配到甲、乙、丙 三组。
先将动物按体重编号,再从随机排列表中 随机指定任一行,如第21行,舍去15~19, 将0~14数字依次录于动物号下。按预先 规定:将随机数字为0~4者分入甲组, 5~9者分入乙组,10~14者分入丙组。
22
两种片剂预防骨质疏松的疗效比较
1#,Qd.
5#,Qd.
(年轻人多) 骨密度下降水平1
X2
P >0.05
结 论:可以认为两种药物的疗效相同!
23
这人啊一上年纪就缺 钙,过去一天三遍地 吃,麻烦!现在好了, 有了新***高钙片, 一片顶过去五片, P>0.05。高钙片,水 果味。一口气蹦五楼, 不费劲儿!一天一片, 效果不错,还实惠!
3
3. 选题的研究类型:
先导性、探索性、系统性、国际性 (1)基础研究: (2)应用基础研究: (3)应用研究: (4)开发研究:
4
4. 立项的原则
(1)研究目标要与项目投标指南要求相符 (2)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充分的立论依据 (3)有明确的研究目的 (4)突出创新性
32
(3) 成组设计两样本率比较
n
u u 2 2 p1 p p1 p2 2
33
例3
比较两种化疗方法对淋巴系统肿瘤的疗效, 估计两种方法的缓解率分别为15%和50%, 按α=0.05,β=0.1标准,需治疗多少例病 人?
n

(u
u )2 ( p1

n
u u

S 2
n

1.645 1.282 5.97 2

5

12.21 13
30
(2) 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
n1 n2
2
u
u

S 2
31
例2
现拟用甲、乙两药治疗某病患者,以血沉为
效应指标。预实验结果为:甲药可使病人血
气候转暖,自然缓解 药物治疗
②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
处理组:处理因素 + 非处理因素
对照组:
非处理因素
比较结果:处理因素
处理效应 + 非处理效应 非处理效应
处理效应
19
2.1.2 对照的形式
① 空白对照 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
② 实验对照 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实验因 素。
③ 标准对照 用现有标准值或正常值作对照。
27
2.4.2 样本数量的影响因素:
①本次实验允许的第一类错误(即拒绝了实 际上成立的H0)的概率α 。
②提出所期望的检验效能1-β。β为第二类 错误(即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的概率。
③对实验的精度要求,即规定容许误差的大 小。
④观察指标的变异度,即变量的标准差,总 体标准差常用预试验的样本标准差来估计。
病例的选择,要求作到正确的诊断、正确 的分期以及病情的正确判断。
39
3.2.3 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指受试对象接受处理因素后 所出现的实验结果,通常由各项指标来 反映。
1. 选用客观性较强的指标
2. 选用精确性较强的指标:准确度与精密 度
3. 选用灵敏度较高的指标
4. 选用特异性较高的指标
40
查表13-1随机排列表,随机指定4行,如 为第4~7行,每行只取随机数1~4,其 余数舍去,依次标于各配伍组的受试者 编号下。预先规定随机数字为1分入A,2 分入B,3分入C,4分入D。
46
(4)交叉设计
是一种特殊的自身对照设计。 在设计时,先将条件相近的观察对象配
成对,再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A、B两 种处理因素先后施于同一批观察对象, 随机地使半数对象先接受A,再接受B; 另一半对象先接受B,再接受A。两种处 理因素在全部实验过程中交叉进行,因 此称之为交叉设计。
44
(3)配伍组设计
亦称随机区组设计。配伍组设计的特点 与配对设计一样,实际上是配对设计的 扩展。
配对设计是1‫ ׃‬1的数量比例;配伍组设计 的对照组与实验组是1‫ ׃‬X 的数量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