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科学论文

领导科学论文

领导科学与大学生活
摘要:一年半的大学生活,让我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

在团支书的岗位上,我摸索着前进的道路。

领导科学这门课程教给我很多东西,合理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学以致用,活到老学到老,才是学习的真谛。

关键字:领导科学大学生活班级团支书
正文:
领导者的作用是制定、落实组织目标;指导组织设计和人员配备;维系组织运行和推动组织生长;整合组织各项管理职能。

领导者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形成领导功能的过程。

这既是一门有着具体操作规范的科学也是一门包含着人文关怀的艺术。

领导过程要讲科学、讲艺术就与领导者的素质密切相关。

光阴荏苒,转眼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一年半。

还记得当初误打误撞地被推为团支书的情景,却不知这让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

选择了领导科学这门课程,我想用学到的知识,回顾反思这一年半来的工作学习情况。

虽然团支书这个职位很不起眼,但是,这个岗位反映了很多领导艺术知识,我也领悟到了一些生活学习的道理。

我没有非常丰富的专业学科知识,就我学到的,参照前辈的理论,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认识:
一、领导有人气,办事更顺利
领导是组织活动不可缺少的特定功能和组织行为过程。

领导者是
组织的领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走在最前,指引战略目标);是组织的统帅(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的中枢);是组织的导师(组织使命与宗旨的开创者、倡导者和传播者);是组织行为凝聚力的核心。

领导作为组织行为,它是靠领导者的具体行为实施和实现上述功能的过程实现的。

领导者由组织的决策系统和权力系统构成,被领导者包含组织全体成领导者的作用是制定、落实组织目标,指导组织设施,因此领导的实质是权力——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等。

我个人认为,在大学里领导者的“人气”很重要,只有得人心,才能提高向心力,从而保证自己更顺利地行使权利。

正是由于在一定环境中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服从,使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得以确立,并使领导过程成为可能,这就是领导艺术的一种。

其实,我刚开始的领导经历并不怎么顺利。

开学不久遇到我的前男友,处于热恋期的我和班里同学接触沟通甚少,所以班上同学并不了解我,不得人心的局面必然形成。

在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的选举上这种劣势突显了出来,使得我失去了第一批的优先权,我为此事伤心甚久。

也正因为不得人心,刚开始的工作进展的很累,同学不配合,再多再好的班级管理方案也无法实施,就连简单的班级活动动员也很难搞定。

面对这种情况,我经过不断反思,采取了投其所好的对策。

班上同学喜欢上QQ,因此,我一改往日上线潜水的习惯,主动找同学聊天,没事帮他们踩空间增加人气,并且经常与他们分享空间中有趣的视频
文章,时间长了,同学们发现我还是很好相处的,大家都有共同语言,渐渐地都愿意与我沟通交流,友谊就这样建立起来了,管理工作也就顺利很多。

现在才知道增强领导魅力的基本途径有很多,通过塑造崇高人格增强魅力,以识过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信示人,以趣悦人等等。

原来,我之前用的就是以趣悦人之法。

要想巩固地位,还有很多要做,成绩的突出才能符合以识过人,关心同学的生活学习细节才能满足以情感人的要求,严格按照班级管理条例管理同学才能彰显以理服人之品格,最后还要言而有信。

这不单单对一个小小团支书有帮助,对广大领导干部同样好处多多,人格魅力是领导者素质转化为艺术的关键。

二、领导严格管理,群众习惯执行
严格是管理的必要手段。

记得《亮剑》中李云龙教育孩子纪律严明,从不例外。

李云龙面对一群孩子危险地用真枪当玩具,自杀式的玩耍嬉戏时,他却和颜悦色地走过去,讲解手上的抢的威力以及用途以后,进而非常严厉地指出他们这种做法的危险性,并提出处罚措施。

他解下皮带说:“这样吧,当哥哥的每人抽十下,当弟弟的每人五下,女孩子免打改罚站两小时。


以上所述虽是教育子女,却也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在团体中的成员违背纪律时,领导者一定要严肃处理。

同时,也不能滥用刑法,要做到以理服人,使犯错的人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下决心改正,这才是
处罚的目的。

“习惯执行”这个观点是我从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中总结出来的。

大学中集体自习是非常罕见的,更何况是每个星期都集体自习。

然而我们班级却可以从大一刚开学到现在保持着每个星期最少一次的集体自习习惯,这和我们严格的管理分不开。

我们每周的晚自习由班委轮流记录出勤情况,班长团支书监督,不能准时参加或者无法参加的同学必须上交请假条并由班委记录保管。

到学期末,全班根据自习到勤情况,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综合评分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正是有这样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使班上同学现在渐渐养成集体自习的习惯。

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督促提醒同学晚自习的时间,大家都会非常自觉地准时参与,此时我们的管理更多的是依赖习惯了。

生活也是一样,每个人的思想都是自己行为的领导,如果来到一个新环境,比如刚上大学,开始就给自己制定学习工作制度(计划),并且强迫自己严格地按此执行,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工作习惯就会慢慢养成,那时思想就不需要再强力鞭策行为了,只需要简单的监督和提醒就可以。

反之,如果懒散惯了,就像一个集体,懒惰的习惯已经养成,再严格的领导就算想管,也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马上各科就要期末考,但是很多同学反映,一个学期根本没怎么听过课,现在就算心里很着急,说要好好复习,没有学习的习惯,他们也无能为力,任考期一点一点临近。

所以说,习惯的养成是管理的最终目的,良好的习惯才是一个集体管理严格的表现。

三、决策
决策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坚持科学决策必须注重调查研究,努力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领导决策能否科学,能否正确,关键在于选择的决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正确的决策来自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自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自对客观实际情况的周密的调查研究。

离开调查研究的判断、决心、决策,是主观的、盲目的,必然发生错误。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帽书记”的海南省东方市委原书记黄成模就提出,没有经过充分调查论证的问题不能决策,这有利于降低决策的风险和成本,减少决策的失误,特别是防止重大决策出现严重失误。

西蒙的决策程序论是在国外领导决策理论中最有权威性的理论。

西蒙的决策程序论是将行政组织视为决策程序,以“理性”概念为基础。

他提出两种决策前提:一种是价值前提,即指有关价值判断的问题,诸如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管理效率的标准、公正和正义的准则以及个人和组织的价值观念等。

另一种是事实前提,即指客观上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决策就是以各种不同的价值因素(主观因素)和事实因素(客观因素)为前提的。

决策程序是根据不同的决策前提进行抉择的过程。

西蒙认为,根据价值判断制定决策,这主要是各级领导组织中最高领导者的责任。

他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确立各自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

目标确立以后,领导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正确客观地选
择达到目标的手段,这是属于理性活动的范畴,即完全根据对客观事实的分析,而不加入价值判断的因素。

组织目标确立以后,领导组织还要按分工负责制确定不同层次的领导者的决策权限。

领导人员能否在决策过程中采取“最佳的”或“满意的”决策步骤、方法或技术,这是西蒙的决策程序论所关注的另一问题。

“最佳的”决策和“满意的”决策是两种不同水平的决策最佳决策是领导者在制定决策时所应该达到的目的。

但是,由于领导者能力有限或其他原因,在不能达到最佳决策时,也应争取达到令人满意的决策。

担任班委的过程中,总要时不时面对做各种决策的困难,要想做出恰当的决策,考虑的因素有很所。

最根本的必须站在班级利益的角度,要为大多数同学的利益着想,其次,还要想办法减小小部分同学的利益损失。

怎样把班级建设好才是作为班级领导要考虑的根本问题。

总结:知识如汪洋大海,我们只看到了几滴晶莹的水珠。

合理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不单在大学,今后步入社会,领导科学知识的运用将一直伴随着我,不是说我以后一定会当工作单位的领导,而是各个学科知识是相通的,领导科学知识包含了很多人际交往的技巧,这对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有很大帮助。

我不会停下学习的脚步,学以致用,活到老学到老,才是学习的真谛。

参考文献:
【1】何静:《领导科学与艺术》
《工业博览》2010.02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5(C)-0088-0 西安三秦出版社
【2】周思泉:《论领导者的魅力修养》
《桂海论丛》2008.1第24卷第1期广西高教出版社文章编号:1004—1494(2008)Ol一0067—03
【3】朱立言,高鹏怀译:《领导科学与艺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4】陈博睿:《从<亮剑>看领导的艺术》
百度文库> 专业文献/行业资料> 哲学/历史
【5】程志奎、杨璐:《浅析影响领导科学决策的因素》
《决策&信息(下旬刊)》2010年第三期湖北人民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