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重庆重难专题研究专题六教材基础实验组合题1. (xx葫芦岛改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请回答。
第1题图(1)A实验: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B实验: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稀释浓硫酸时,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 (xx西宁改编)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第2题图(1)实验一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活性炭具有________、过滤作用。
(3)实验三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1)仪器a是________。
(2)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第3题图(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开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A~D四个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第4题图(1)A是小明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
(2)B中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端进(填“a”或“b”)。
(4)小东用D组对比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但小丽告诉他并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化学学习中,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第5题图(1)A中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C实验的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出现喷泉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请回答:(1)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观察到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喷水后遇二氧化碳变为红色。
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题图(3)实验3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第7题图(1)A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C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D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过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
下列出现在教材中的小实验都是同学们熟悉的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8题图(1)实验1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冷碟子下方,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实验3所示,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9. (xx黄冈)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甲、实验乙回答下列问题:第9题图(1)甲实验验证了硫酸铵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是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A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铁片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_色。
10. (xx重庆育才中学一诊)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第10题图(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采用C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G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B装置制备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若改用A装置制备氧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11. 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仪器名称:X____________。
(2)过滤两次的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第11题图(3)蒸发操作中停止加热的时间是______(填序号)。
A. 蒸发皿中液体完全蒸发干时B. 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4)小明要称取质量为23.1 g的固体药品,在托盘天平右盘上已放20 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图3中的________(填字母)。
12. (xx鄂州)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12题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中,薄铜片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回答:第13题图(1)A实验中常用____________检验b气体。
(2)海水经B实验蒸馏处理后,所得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3)C实验中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___。
(4)D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4.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第14题图(1)用图1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过滤几次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写一种即可)。
(2)通过图2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________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图3中,最不容易观察到生锈现象的是______。
(填写序号)(4)图4中,在B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证明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15.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第15题图(1)A实验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配制50 g 10%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的操作如图B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选填“>”、“=”或“<”)10%。
(3)C实验中打开碳酸饮料的瓶盖时,饮料会自动喷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小气球________(填“变瘪”或“胀大”)。
16. 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第16题图(1)实验一中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为防止爆炸,需要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中去壳的熟鸡蛋过一会落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四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5)实验五中过一会左边的滤纸条不变色,右边的滤纸条变红,说明浓氨水具有________性。
17.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第17题图(3)C中为了除去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气,混合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
(4)D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E中用肥皂水检验水的硬度,加入肥皂水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为硬水。
18.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第18题图(1)实验室若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选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C实验:①实验(Ⅱ)中溶液变为________色;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Ⅱ)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Ⅲ)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________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出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1)较多固体 (2)红色固体变黑色 3CO +Fe 2O 3=====高温 2Fe +3CO 2 (3)搅拌,散热 (4)氢元素和氧元素2. (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吸附 (3)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解析】(1)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空气接触,都是可燃物,温度一样,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