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临床教学是医院医、教、研三大任务之一,我院在完成医疗任务、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承担着临床教学实习任务。

根据各相关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实习管理规定,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学管理(一)临床教学组织管理1.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由业务院长分管,科教部组织实施。

2.科教部负责规划医院临床教学工作、制定临床教学工作制度、督促临床教学管理情况、部署医院教学任务、安排教学工作、检查临床教学工作质量、组织临床教学活动、研究临床教学方法、处理临床教学问题。

(二)临床教学管理规范程序:教学管理组织机构1.主管教学工作的分管院长——科教部——带教老师。

2.分管院长:管理全院的临床教学工作。

3.科教部:具体组织实施全院的临床教学工作;组织教学任务与计划的实施,安排科室的教学任务、培训和考核等工作;整理书面材料,填写各类表格。

(三)科教部工作制度1.科教部为医院临床教学常设办事机构,设专职教学管理人员,根据临床教学工作规划组织实施全院的临床教学日常工作。

2.执行有关临床教学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

审定临床带教老师资格。

督促、考核教学相关工作的完成情况。

3.负责接纳安排实习生,制定实习计划和实施计划,安排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医德医风教育、全院临床教学讲座、实习轮转安排、出科理论考试、实习结束前的考核鉴定等事宜。

4.负责与相关医学院校的有关教学事务的联系和协调等工作。

每学年结束时完成优秀实习生和优秀带教老师的评选工作。

(四)教研室工作制度1.设内科学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儿科学教研室、急救医学教研室、眼耳鼻喉科学教研室、皮肤科学教研室、影像学教研室等教研室。

2.组织安排本学科的日常教务活动。

推荐带教老师,负责对教研组带教老师的管理、指导和考核等工作。

3.负责实习医师在本科实习的日常管理、临床带教和出科时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

按照安排完成全院临床教学讲座(理论大课),督促完成教案。

4.教研室每两周应进行一次针对实习生的临床小讲课;组织并规范教学查房,组织本学科临床教学和病例讨论。

5.完成本学科全年临床教学工作计划及年终总结,完成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考核。

(五)临床教学1.凡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工作三年以上,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均有承担临床教学的义务。

2.凡教学科室必须在开课前三个月将授课内容提交科教部,由科教部确定授课教师,经分管院长批准后,方可进行授课。

3.各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按教学大纲和学校的安排认真备课、讲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实习和见习(一)实习和见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如下要求:1.定额:每年临床实习生不得超过400 人,重点保障和我院有教学合作关系的院校毕业实习或见习,按医校协议收费;其他院校来院实习均按编外收费,每月每人交纳180 元实习费。

2.凡来院实习的院校须持学校介绍信,到科教部登记,经分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办理实习手续。

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安排实习人员,一经发现,除清退学员外,应给当事人300-500 元罚款,接受科室500-1000 元罚款。

3.各科室由专人(科主任或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人员)负责教学工作。

科室严格按要求完成实习带教任务,同时掌握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带领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4.科教部每月深入科室,了解检查实习工作,并对实习生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作为衡量科室教学质量的依据,定期召开带教老师及实习同学会议,及时解决实习中的问题。

5.学生实习期间,各科要分配学生一定的任务,如分管床位、书写住院病历、观察病情等,并安排好门诊实习工作。

6.学生实习结束前,应写实习小结,经科室考核评议后,由科主任或带教老师认真负责地写出鉴定,实习任务结束前一周,本人写出书面总结,交科教部签署意见后带回学校。

7.实习经费由学校到医院财务部结算。

8.每年进行考评教学工作,带课教师经学生、科室间评教,对优秀带教老师由科教部审核,经医院批准给予奖励。

带教老师每月享受带教补贴。

(二)实习管理程序1.重视教学工作,积极组织、部署、协调,保证教学质量。

2.将教学工作贯穿于医院日常工作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调动各级兼职教师的积极性。

3.科教部每年根据医学院校的实习大纲,制定全院本年度的教学计划,各教研室制定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

4.科教部、临床教学教研室定期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

5.建立健全临床教学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及管理措施,完善各级教学人员职责。

6.科教部及临床教学教研室随时了解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听取教师及实习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调与教学有关的各部门的工作。

7.布置并落实有关教学执行情况,落实各教研室的临床教学安排情况。

8.每学年在实习生到院前一周,由科教部做好准备工作、完成实习计划并实施计划。

督促有关教研室做好教学工作准备,完成教学进度表和教研室有关教学活动安排。

9.实习生到院时,由科教部组织集中岗前教育,内容有:介绍医院情况、医德医风教育、病历书写规范、医院感染知识、安全医疗教育等。

10.实习生到岗后,由各科室做好入科教育、医德医风教育、日常带教、实习生考勤、理论大课、临床小讲课、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查房、诊疗操作指导、入出科的考试和考核等工作。

11.医德医风教育制度:科教部每年开展针对实习生的医德医风教育至少 2 次;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进行人道主义教育;进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医疗法律教育。

12.组织实习生对医院、科教部、各临床教学教研室和带教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议。

13.完成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总结。

积极组织各级教学人员撰写医学教育研究论文。

14.随时与相关医学院校取得联系,接受医学院校对教学工作的指导。

15.完成实习医师实习结束的医院考核鉴定。

(三)理论大课及临床小讲课制度1.全院临床业务讲座(理论大课)由科教部组织,每月两次。

科室的临床小讲课每周组织一到两次。

2.根据各高校的毕业实习大纲和医院的教学进度表的有关要求,理论大课由科教部督导各教研室集体确定讲课题目、讲课内容和讲课安排表。

3.理论大课及临床小讲课原则上由主治医师主讲,参加听课的实习医师和其他人员要签到,理论大课结束时应进行讲课质量评价。

(四)教学查房制度及流程1.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考察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由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持,每周进行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教学查房的目的是检查查房人员的教学意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3.教学查房的要求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病情询问和规范的体格检查,根据病情就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实习生、住院医师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性、启发性的提问与辅导。

气氛活跃,要体现查房医师在教学查房中的主导地位。

4.主持人总结时深入浅出地分析该病例的特点、诊断及诊断依据,深入浅出分析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国内外诊疗进展和本院的诊疗特色,可现场提问。

讨论结束时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5.参加讨论的实习生准备的发言稿讨论后交教研室备案;讨论结束后指定人员负责整理讨论记录。

(五)修改实习生医疗文书制度1.实习生在病房轮转时应书写完整病历,要求学生至少完成 2 份,病历在患者入院后24 小时内完成。

2.完整病历书写后应及时提交给上级医师修改,上级医师应认真审查,用红笔严格修改,每页如修改5 处以上则应叫学生重新书写。

3.实习生不能代替执业医师签名,未经执业医师签字的医嘱不能执行。

4.因学生书写错误,导致医疗纠纷或产生不良后果者,责任由带教老师承担。

未认真指导学生书写医疗文件属带教失职行为。

(六)指导实习生操作制度1.直接带教老师有指导实习生掌握常用临床诊疗操作的义务和责任。

2.操作前带教老师与学生讨论操作过程有关注意事项。

3.学生洗手,准备操作器具,严格按操作规程及无菌原则进行操作,老师及时指导纠正。

4.操作完毕向患者问候,交代注意事项,收拾好操作器具。

5.带教老师总结,指出优缺点,提出改进方法。

(七)典型教学病例收集制度1.为保证临床教学工作需要,各教研室在主任支持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收集典型教学病例。

2.临床科室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具有良好的教学价值病例包括少见病、罕见病应予以收集登记并建立典型教学病例登记。

收集的方式可以有实体标本、影像资料、病案资料。

3.属于典型病例的病案,在首页示教栏目相应位置注明。

(八)带教老师管理制度1.为保证教学质量,医院聘任教学经验丰富、医德医风高尚的医务人员为兼职带教老师。

2.理论大课、临床小讲课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任课老师,临床实习必须由高年资本科毕业的住院医师以上人员担任任课老师。

3.各教研组在每年实习生进院前将讲课老师及带教老师名单送科教部审批备案。

教学人员应保证相对稳定,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动。

4.带教老师要充分了解实习大纲计划要求,指导实习生参加病房或门诊的一切医疗活动。

5.带教老师应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指导实习生书写病历,对各种医疗文书必须亲自修改并亲笔签字。

6.严格医疗操作规范,带教老师必须亲自指导实习医师进行各种治疗、操作。

基本操作的带教要规范,让实习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提高三基水平。

7.按教学大纲要求,抓好实习生操作能力、诊断能力和病历书写能力的训练与考核,保证临床实习质量。

8.以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严密的作风培养实习生的科学精神、组织纪律性及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要加强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训练。

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将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贯穿于教学。

9.对待实习生态度既要亲切又要严格要求,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随时了解每个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包括实习生的服务态度、学习成绩、劳动纪律等。

10.严格执行实习生考勤制度,充分利用实习时间,不得随意减少学时。

11.带教老师在每科实习结束前完成对实习生的鉴定、评分。

12.科教部、教研室应定期召开带教老师座谈会,了解教师在临床带教中的动态和情况,收集带教老师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九)临床带教老师审定制度1.为保证临床教学带教质量,直接带教老师实行审定制度。

2.带教老师府符合下列条件:大学本科学历、具有3 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临床业务素质良好。

具有良好的临床教学热情和一定的临床教学能力。

能规范指导学生开展诊疗工作,耐心修改医疗文书、开展教学查房、认真规范指导学生操作。

能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3.临床带教老师资格审批采取由教研室推荐、科教部审定的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