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辨析并修改病句六 不合逻辑(公开课课件)

辨析并修改病句六 不合逻辑(公开课课件)


4、否定失当
否定失当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 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 误例:夜间驾驶,驾驶员要严格控制车速, 适当加大跟车距离,随时准备停车,以防止追 尾事故不再发生。 解析:否定混乱,“防止”“不再发生”所 表达的正是“要发生”之意,与上下文的意思 相悖。
例题引路
否定失当,注意多重否定、 反问、及有否定意义的词。 如:防止、避免、忌、戒、 禁止等。
3、在恢复与建设上,缺乏各项学科专家与各项 人才。
“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部分全体,不能并列。
例4、主要的日用工业品如棉花、呢绒、服
装、自行车、收音机、书籍杂志等的供应量,
概 念 不 清
也比去年同期增加很多。
“棉花、书籍杂志”不是日用品,应删去。 ——分类列举,同一标准
例5、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
句中出现了几个概念,而“高校教师”中也有数学家、 文学家、史学家,和其余概念并不是并列概念。
10、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 不出的。 前一句是想表达“能想象得出”的意思,这个 句子前后肯定与否定不统一。 11、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 不感兴趣。
句中有“因为……所以”的关联词,但细杳原句,对“学 科有所偏重”,也可能恰恰会喜欢数理化,可见“学科有所 偏重”与“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原 句犯了强拉因果的语病。
例题引路
数词不当,确数与 约数不能同时使用。
1、有近20%左右的同学,在这次考试 中没有及格。
解析:“近20%”与“左右”矛盾。
2、本公司因业务发展,特向社会招聘五 位业务员,要求年龄在20—22岁左右,男 女不限,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解析:“20-22”是确数,“左右” 是约数,前后不能同时使用。
2016高考专题复习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
1.概念不清 3.主客颠倒 5.强加关系 2.自相矛盾 4.否定失当 6.不合事理
考点阐释
不合逻辑是指在语法上虽然正
确 ,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 等形式逻辑以及事理逻辑的一种
病句类型。
考点阐释
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 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 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 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 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 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 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 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 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高考典例
不合逻辑
选出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A、老百姓对一个政党评价,最大的因素就是腐败问题。 对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保不住性命;对政党而言,治不了 腐败保不住政权。 B、美国要想取信于国际社会,就必须明确此次次贷危机 的责任,必须停止这种以邻为壑转嫁风险的所谓“金融创 新”,必须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起一整套制度性机制以 避免次贷危机不再发生。 C、取消文理分科究竟是给学生“减负”还是又一次“增 负”?“减负”之说是不是无稽之谈?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D、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后,新闻大战的硝烟随处可见,世 界各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媒等机构纷纷派出编 辑、记者参与报道。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 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解析:乱用否定,造成混乱。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 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解析:双重或多重否定造成不合逻辑。
例5、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 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否 定 失 当
例6、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 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 止2009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再发生。 例7、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
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报刊、杂志”包括在“出版物”中
——部分全体,不能并列
2、自相矛盾
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 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误例:“土耳其季”文化推介活动日前正在 法国举行,法国首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点亮与 土耳其国旗同色的红白彩灯来响应这个活动。 解析:句中“日前”一词的意思是“几天 前”,用于此处与“正在”矛盾。
例题引路
强加因果,前后两句之 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1、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 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解析: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 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 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2、周古城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 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 学家。 解析: 两句之间无因果关系,不合逻辑。
概念不清 不 合 逻 辑 自相矛盾 主客倒置 否定失当
强加关系 不合事理
[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 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2、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 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 示。 3、我们青年人缺乏的就是理论水平不高 和时间经验不足。
7、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 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不合逻辑,词语使用不当而将表达的意思搞反了, 应该删除“伪”字 。
8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 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否定词之间的搭配导致语意不合逻辑,应去掉“不 足”和“不当”。
9、今天来开会的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 和高校教师。
不合逻辑
1.概念不清 3.主客颠倒 5.强加关系 2.自相矛盾 4.否定失当 6.不合事理
1、概念不清
概念之间有六种关系,即同一关系、种属关 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运用概 念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关系,否则就要违背 事理。 误例: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 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 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解析:“名人字画、导游地图、古玩、佩饰 等”不属于“工艺品”,所以应将“工艺品” 改为“商品”。
例题引路
不合事理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 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查 不合逻辑。 (尤其是带有绝对意 义的词如“全”“都”“凡”“从 来”“历来”“一定”“必须”等)
1、给病人做手术,过去由医生个人决定, 现在规定重大手术需要集体讨论决定,这就保 证了手术的顺利的进行。
“集体讨论”不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绝对前 提。
规律总结
与数字有关的病句类型 1.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或百分数; 2.数字表述不要出现矛盾,如“近”不能和“余” 同时出现。 3.数字表述不要出现重复,如“约”“大 概”“左右”等用一即可;高„„之巨。 4.注意集合名词不和具体数字搭配。如:50多个 莘莘学子、500多个岁月。 5.至少、最多、最少、最高、最低、超过:这一 类词,其后搭配的应是确数,不能用约数。
高考典例
不合逻辑
选出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D )
A、这种油,每斤售价125元,价值太高了。
B、我从小就喜欢文学,读过大量文学作品、小说
和诗歌。 C、我想应该是不必叙述,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D、色彩搭配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居室装饰成败的
关键要素。
高考典例
不合逻辑
选出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D )
例3、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 一套。
强 加 关 系
例4、我厂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 量下降了。 例5、在前一阶段外语学习中,由于我重视了 读、写练习, 因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训练。 例6、宋朝以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王 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宋濂的《送东阳马生 序》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 笔清新,耐人寻味。
例8、这个问题你应该原原本本解释清楚, 否则不可能让人产生怀疑。
5、强加关系
复句中分句间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 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在一 些句子中,若没有弄清分句间是否存在某种关 系,就把关联词强加于句子,则易造成病句。 误例: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艺术成就很 高。 解析:文章“艺术成就很高”与“写得不长” 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关联词却强加了这种关系。
2、只要有了水Βιβλιοθήκη 作物就可以存活,这是最 基本的常识。
“只要有……就”“是”这样的表判断的词,表“水是 作物存活”的充分条件,而这是不合生活事理的。
例3、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
不 合 事 理
例4、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 空中就会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例5、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 弱,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例6、这天,解放军某部六连官兵与往年 一样,提着礼物,带上乐器,来到驻地 村庄,为老人过一百零六岁生日。
A、这幅画都画好了,只剩下一块山石还需上色。
B、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
C、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洪水搏斗了一夜。
D、于丹这个名字,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是不陌
生的。
高考典例
不合逻辑
选出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D ) A、这家商店商品齐全,肥皂、牙膏、文具和洗涤 用品应有尽有。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 安全教育和管理。 C、他们精神饱满,谁能相信他们都是已年逾古稀 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 D、我们在本月中旬有个重要会议,时间紧迫,所 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概念不清:抓并列 例题引路 短语,看是否存在种 属、交叉、重复、对 立的矛盾。 1、人们宁愿吃一些新鲜的梨、桃、瓜果,而不 喜欢服用维生素C药丸。
“梨”“桃”属于“瓜果”,出现了种属矛盾。
2、这次代表大会包括工人代表55人,农民代表 47人,妇女代表39人,文艺界代表13人。
“妇女代表”与其它代表是交叉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