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1 反映劳动耗费的指标 有劳动耗费(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劳动占用(占用实际上也是一种耗费 )和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既可以是实物 指标,即以实物形态表示,如原材料、 燃料、动力消耗量(单位有t、m3、 kWh、J等),人工消耗量(单位为工 日或工时)等;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二、经济效益的实质
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其中,首先是生产活动 )产出的成果与投入的生产要素(或劳动消耗 )之间的比例关系,实质上是劳动的效率。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1 技术效率必然小于1 • 工程技术中,追求的是高的产出投入比,资源的高利 用率,但在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损耗,所以技术 效率通常小于100%,至多接近或等于100%。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2 经济效益可能而且应该大于1
经济效益实质上是劳动产品超出劳动消耗而形成的剩余产 品或剩余价值。
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不断增多的剩余产品, 使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和积累起来。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因此,劳动过程所产出的价值与投入的 价值两者之差,即绝对经济效益,应该 是正值;两者之比,即相对经济效益, 可能而且应该大于1或100%。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人们把生产过程中所取得的有用成果 (使用价值或价值),与为取得这一 成果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即 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价值)进行比较, 其比值称为“经济效益(Economial Effectiveness)”。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的表达式:

E=V/C
相对经济效益
厂房和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其 使用价值和价值会逐渐降低,最后,因为破坏 或不堪使用而报废。这部分固定资产的价值必 须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以得到补偿。 • 这种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按年或月分次逐渐 转移到成本中去的方式,称为折旧。
◆提高经济效益,让人民得到实惠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可以对投资
认真进行分析评价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投资
•什么是投资?投资包括哪些部分?
•一、投资的含义
•1.固定资产和固定投资 • 厂房和机器设备一类东西是企业的资 产,在生产过程中是起劳动手段作用的, 虽然产品一批批生产出来,它们原有实物 形态却基本保持固定不变,所以叫做固定 资产(Fixed asset)。
3)百分率指标 相对指标除以比率表示外,还可用百分
率表示。
经济效益=(劳动成果/劳动耗费) ×100%
也可以是
经济效益=[(劳动成果-劳动耗费)/劳 动耗费]×100% 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100%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4)计算基础 a. 以实物形态计算时要注意折算
又可以是价值指标,即以价值形态表 示(金额元或千元)的如原材料的消 耗价值(单项指标)和成本、投资( 综合指标)等。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2 反映劳动成果的指标
反映劳动成果的有数量指标,如产品 产量(t、件、m3等),也有价值指标 。对一个公司或工厂有产值或销售收 入等,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则有工业 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等。
1)绝对指标 即以劳动成果减去劳动消耗的
绝对数量表示法。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2)相对指标 即以比率表示,因为经济效益=劳动成 果/劳动耗费,随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费单 位不同,一般用双计量单位表示,有4种 方式: a.价值对价值。 b.价值对实物。 c.价值对实物。 d.实物对价值。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2020/3/21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 经济效益 一、生产的目的和经济效益 1 生产的目的
生产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生产 产品,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 提高生活水平。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2 经济效益的概念
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 质文化需要。必须做到两点: ★所生产的产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或效 用,就要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 ★要适销对路,也就是说产品一定要销 售出去。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2 反映劳动成果的指标
反映劳动成果的有质量指标,如性能 、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判定某种 产品的质量是优还是劣,要看这种产 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除了上述的两个指标外,还有品种 指标和时间指标。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3 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
根据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表述,对 经济效益的定量表示方法一般有 以下3种:
•或
E=V-C
绝对经济效益
•式中 E――表示经济效益;

V――表示劳动成果;

C――表示劳动耗费。
• 投入为一定时,产出越大经济效益越好;产 出为一定时,投入越小经济效益越好。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就一切经济活动而言,所谓经济效益 ,就是该活动所产出的有用成果与为 取得该成果所消耗的劳动之比。或简 单一点说,经济效益就是产出与投入 之比,或所得与所费之比。
成标准实物量 b. 以价值形态计算时要注意折算
成可比价格 c. 在进行投资计算时要考虑时间
因素和时间价值的计算(下一章 内容)。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 义
◆效益不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 题 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指导思想的错 误,夸大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 ,再就是经济体制的弊端。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3 经济效益质的规定性 上面说的经济效益应该大于1,是对经济效 益量的要求。但也不能忽视对经济效益质的 要求,或质的规定性,或者说是前提。包括 质量控制、环境控制等整体效益和社会效益 。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三、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为了正确地、定量地分析比较不 同方案经济效益的大小、优劣, 必须有可供相互比较的尺度或标 准。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在会计分类上,固定资产一般应具备两个条件 :
(a)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b)单价价值在规定限额(比如1000元) 以上。
为了增加固定资产,预先投入的资金称为 固定投资(Fixed capital)或固定资金。
•固定资产
•货币表现 •实物形态
•固定投资

•第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