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导读
目标1.初步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
2.结合故事精彩片段分析理解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3.掌握阅读课外读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激发学生重读《西游记》及阅读其他课外读物的兴趣。
4.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制订读书计划,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第二版块:设下悬念
1.孩子们,是不是还想听呀?这些故事都来自一本书——那就是《西游记》。这些故事只是这本书中的一小部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到西天取经,其中的很多故事都很精彩。
2.引出其他人物
像红孩儿(出示图片),你们知道他的绝招是什么呀?(吐火)金角和银角(出示图片),他们俩有两个宝贝让人眼红,是什么呢?(玉净瓶和红葫芦)听说这两样宝贝可不一般呢!(出示图片)这只乌龟大得出奇吧?它的寿命让你听了惊叹不已哦!
3.《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________、孙悟空被封为______、猪八戒封为__________、沙僧封为_________,白龙马封为___________。
(二)选一选:
1.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是
A猪八戒B孙悟空C哪吒D牛魔王
2.孙悟空在五庄观拿瞌睡虫让清风、明月酣睡赢得时间逃走,你知道那瞌睡虫是哪来的吗?
同时,三年级的学生,掌握了相当的识字量,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尽量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采用一定的阅读方法,阅读更全,更精的版本,更多地去感受名著的魅力。
教学
设想导读遵循“适当交流,指导为主”的原则。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达到比以往更深层的阅读目的。
有机引入阅读课外读物的的基本方法,以重点故事为引子,指导阅读文本,在阅读探究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品味原汁原味的语言魅力。
五、读法指点
孩子们让我们在课余时间也读读《西游记》这本书吧!你可以读《听孙悟空讲西游》,如果你识字不够多,还可以读注音版的《西游记》。(边讲边出示书)
不过读书要注意方法: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读书。
1.边读边想,插上想象的翅膀!
2.读故事,划出精彩的片段。
3.碰上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4.有什么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学
准备一、阅读《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学习读书做记号。
1.给文本标出段落序号。
2.用不同符号划出不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
3.从这些语句中,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人?在旁边写写你的看法。
二、根据阅读提示,学做读书笔记。
故事题目主要内容主人公人物特点我的想法
学情
分析学生能阅读《西游记》一书,多数学生已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读完了整本书,有选择地做了一些笔记,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如何进行有效地阅读,让读有所获,学生间的差异较大。
A毫毛变的B捉的C与人赌来的D观音给的
3.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有哪几件宝贝?
A七星剑B红葫芦C铁扇D芭蕉扇
E玉净瓶F幌金绳
四、阅读激趣,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的魅力,那就是精彩的故事、典型的人物、生动的语言。《西游记》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中有更多的人物等待同学们去认识他们,有更多的精彩故事等待着同学们去欣赏,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想不想再读《西游记》?
⑤《赌胜车迟国》⑥《智调芭蕉扇》⑦《真假美猴王》
2.问题探究:有人认为“团结协作”才是唐僧师徒取到真经的主要原因,你是怎么认为的?
板书设计:
走进《西游记》
1.读故事,了解内容。
读书有法:2.抓角色,学会评价。
3.悟道理,联系生活。
(二)任务提示,合作探究
1.小组分工合作,从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写与他相关的内容。
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骨精、红孩儿……
人物相关故事人物特点和主人公对话
孙悟空
2.利用表格中的信息,学习推荐书中的人物。
学习流程:自主练习→指名讲述→评价提升→小结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将自改与互改相结合,完善所填的表格。
(三)深入赏析,掌握方法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重点欣赏精彩片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了解人物:这个章回写了哪些人物?
2.梳理情节:简要叙述故事大意。
3.品评人物,感受人物鲜明特点。
出示重点语段:从这些语句中中,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请找出相应的文字说明理由。
点拨:从人物的言谈、举止对人物性格进行品评,解读人物性格形象。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再怎么忙也要看书,再怎么穷也要买书,再怎么没交情也要送书。”希望大家以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你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快乐!
五、活动延伸,推进阅读
1.任选下面的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①《美猴王》②《大闹天宫》③《智擒红孩儿》④《三打白骨精》
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从内容上看,要么零敲碎打,要么内容过于简单,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停留在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上,对人物的理解,对语言的感受缺乏深度,也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曲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
6.问题激趣,探究答案。
(1)想知道《西游记》中人物还有那些称呼吗?到书中去找吧。
孙悟空——石猴、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
唐僧——金蝉子、江流儿、玄奘、三藏、唐僧、旃檀功德佛
猪八戒——天蓬元帅、猪刚鬣、猪悟能、猪八戒、净坛使者
沙和尚——卷帘大将、沙悟净、沙和尚、金身罗汉
(2)《西游记》一书中出现了哪些神通广大的宝物?试列举三件出来。
3.《西游记》中关于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经典的就是《三打白骨精》了,孩子们想不想听啊?好,下面就请一个小朋友来给我们讲讲吧!大家欢迎。(请事先准备好这个故事的孩子讲)
(二)如来佛
过渡:孙悟空的本领这么高强,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孩子们你们相信吗?
1.有个人的手掌心让孙悟空翻了两个筋斗都没翻出去,有这样一双大手的人是谁呢?孙悟空又为什么在他的手掌心翻两个筋斗呢?
(一)整体感知,全面了解
1.你能讲讲《西游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吗?
2.多名学生讲述后,教师小结归纳方法。
3.出示教师归纳的内容,读一读。
唐僧受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委派去西天求取真经,在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徒。唐僧和悟空的师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行程十万八千里余里,最终到达西天大雷音寺取得真经,四人终于修成正果。
总结阅读名著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西游记》的重阅读,重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激发学生深层阅读的欲望。
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做个游戏。名字叫“我来做你来猜”,我请一位小朋友和我一起做,其余的小朋友猜猜我们模仿的是谁?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和老师一起做“孙悟空抓耳挠腮”的样子。小朋友们,他是谁呀?(孙悟空)是的,这就是《西游记》中那个有着火眼金睛、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敢作敢为的英雄。
●第四版块:激发兴趣
1.出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图片。
2.你对画面中的哪些东西感兴趣?
预设一:大家最感兴趣的金箍棒是怎么来的。
(出示图片)下面老师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预设二:师徒四人为什么要取经?
四、走进书本
●第一版块:了解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孙悟空
1.播放歌曲《猴哥》,引出人物。
2.孩子们,你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谁吗?是呀,这首歌唱的就是《西游记》中让小朋友非常喜爱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出示孙悟空图片)就像歌中唱的一样“眨一眨眼睛能把鬼识破”,小朋友们都知道孙悟空的一双火眼金睛可不得了,他和师父一路西行取经路上遇到了许多妖魔鬼怪,无论妖怪怎么变化都逃不脱孙悟空的一双火眼金睛呢!
●第二版块:阅读目录
从目录中,你读懂了什么?
●第三版块:简介书本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小说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爱打抱不平的孙悟空、贪吃懒惰的猪八戒、救苦救难观音菩萨、神力无边的如来佛祖。
书中充满幻想的故事情节,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作者笔下那精彩的打斗场面却能让你身临其境,只要你翻开《西游记》,那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将深深地吸引你。
2.交流对《西游记》已有的学习成果
(1)知道的人物及基本评价(引发对人物的争议)
(2)知道的故事及基本内容。(共有41个故事。)
二、指导读法,片段赏析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我们少年儿童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可以说我们是从小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西游记》这部小说塑造的人物有很多,故事也很多,有待我们好好地去研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
2.设计神话故事的读书笔记范例。
【学生准备】
选取西游记中的一个小故事,准备讲述故事。
学情
分析《西游记》是四大古典名著中最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一部作品,故事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因而大多数学生爱读《西游记》。加上学生在暑假期间已初读了《西游记》一书,通过没有任务提示的自主阅读,对《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均有所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对故事情节达到了比较熟悉的程度。
同学们,故事学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是如何读懂这个片段的。
5.概括阅读,指导方法。
(1)了解人物,理清故事情节。
(2)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品味精彩的语言,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
我们就应该这样去阅读《西游记》,并用同样的方法去阅读其他课外读物,那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3)画面激趣,提出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