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青岛二中自招数学试题(含详细答案)

2016青岛二中自招数学试题(含详细答案)


三、渐入佳境
(阅读预备知识,完成相应题目)
第8题预备知识: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
时,则 ;
时,则
8.求使得 为正整数 的所有实数 的值.
第9题预备知识:圆的切线与过切点的弦所形成的角(弦切角),
等于其所夹弧对的圆周角(如图 ).
9.在 中, 为斜边,其内切圆分别与边 , , 切于 , , ,线段 是 的高.
11. 中, 的对边分别为 ,函数 的最小值为 ,且 是关于 的方程 的两根.
(1)求证: 是直角三角形;(2)求实数 的值;
(3)若此三角形外接圆面积为 ,求 内接正方形的边长.
12.已知点 , ,
(1)求经过 、 、 三点的抛物线顶点 和抛物线与 轴另一交点 的坐标;
(2)若在线段 上有一动点 (不在端点),分别以点 、 为圆心, 、 为半径作圆,在⊙ 与⊙ 上各有一动点 、 ,求 的范围;
,则 ,
当 时,解 得 .综上得 .
9.解:(1)设 , ,在 中,因为 ,
所以 ,又 ,所以
(2)由预备知识可知, 因为 ,且
所以 ,即
(3)由(2)知 ,且 所以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又 , ,所以 ≌ 所以 ,所以点 在 的平分线上.
10.解:(1)由题意,得
当 时, .
(2)由题意,得点 所在的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图象在第一、三象限,且关于原点对称,函数 图象过原点,也关于原点对称,若函数图象有交点,则 ,不妨设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则第三象限交点为 , ,所以 , , ,又因为点 在 图象上,所以 ,即 ,所以 的面积为定值 .
二、拾阶而上
5.解方程 .
6.自行车选手甲、乙、丙三人同时从 点出发沿着 , , 三条直线段行进,选手甲在这三条直线上行进的速度分别为 , , ( ),选手乙在这三条直线上行进的速度分别为 , , ( ),选手丙在这三条直线上行进的速度分别为 , , ( ).若三名选手同时到达终点 ,求 的大小.
7.若干学生参加二中模联测试,参加测试学生得分均为 到 的整数(含 和 ).已知此次测试平均分为80分,其中恰有 人得分为 分.试计算参加测试学生人数的最小值.
5.解:当x<-2时,
,无解.
当x≥-2时, . ;故原方程解为 .
6.解:设 , , ,由题意可知
化简得 则 , .
7.解:设n名学生参加测试,恰有5人得100分,n-5人最少每人60分,总分最少
,平均分最少 得 .
当5人得100分,5人每人得60分时,平均分= .故n最小=10.
8.解: 为正整数,得 ,若 ,则 ,
(3)若从点 向 轴上某点 出发,再从点 向 轴上某点 出发,再由点 到达点 ,求所走路径长度的最小值.
2016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评分标准
1.解:原式=
2.解: 三天的降雨概率依次为 三天不降雨的概率依次为
3.解:设抛物线交点分别为 、 或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则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4.解:设大圆半径为 ,小圆半径为 , ,即
11.解:(1)因为 ,所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又最小值为 ,所以 ,即
, ,所以 为直角三角形.
(2)依题意,得 由 ,所以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故有 所以
所以 ,解得 ,
又因为 ,所以 舍去,所以 .
(3)因为 ,所以 , ,
当 时, ,解得 ,
不妨设பைடு நூலகம், ,则
① ,解得
②过 作高 交 于 ,则
因为 ∽ ,解得
所以 内接正方形边长为 或 .
12.解:(1)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由题意得:
可得: ,
(2)做直线 ,按照与点 的近远分别交⊙ 于 ,交⊙ 于 点

又 ,
(3)过点 作关于 轴的对称点 ,过 点作关于 轴的对称点 .
连接 交 轴于点 ,交 轴于点 ,此时线段 的长度即为所求路径最小值.
青岛二中2016年自主招生(数学)试题
一、崭露头角
1.化简 .
2.二中学生气象小组预测:“五一”假期中,三天的降水概率依次为 , , .请问这三天不经历降水的概率是多少?
3.一次函数的图象过抛物线 与 的两交点,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二中3D实验室加工一圆柱体,从其内部挖掉一个等高的小圆柱,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中⊙ 与⊙ 的弦 相切,且 (如右图),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求弦 的长.
(1)求 与 的关系;
(2)求 的度数;
(3)证明:点 在 的平分线上.
四、勇攀高峰
10.已知边长为 的正方形 ,将 边 等分,点 是离点 最近的一个分点,正方形 截去以 为边长的正方形后,余下部分的面积记为 ,记 .
(1)当 时,求 的值;
(2)若函数 的图象与点 所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 两点,过点 作 轴平行线与过点 作 轴平行线交于点 ,则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