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四季养生之睡眠--演讲稿

中医四季养生之睡眠--演讲稿

中医四季养生之睡眠
针灸推拿科护理单元
王安艳
概述
人类一直对养生的话题十分感兴趣,《上古天真论篇》说到上古圣人的养生之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所以上
古圣人们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早期的养生原指道家通过各种
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
动。

春夏养阳:养生发、生长;秋冬养阴:养收敛、收藏。

现代的养生含义则更加丰富,包含了中、西医的理论,涉及的学科更加广泛,涵盖了通过调整个人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心理状态等的方式,达到未病先防、消除不适、已病促愈、病后复原之保健目的;中医上重视因人而异,因时而治,睡眠习惯对应各个季节也有所不同。

毫无疑问睡眠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健康,若能通过养生的方法调整睡眠,将大大的有益于健康。

人群中很大一部分在睡眠方面有着烦恼,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发布的《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成人失眠发生率高达
38.2%,超过了
3亿中国人出现睡
眠障碍。

中国睡眠研究会
闭藏
发陈
蕃秀容平《内经》四季的特点四季
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说,提“夜卧”是在提醒大家要早一点睡觉,儿童最好不晚过十点,成年人最好不要晚过十一点,年轻人不要超过十二点;“早起”则是提示人们,应尽量保持8小时的充足睡眠的基础上尽早起床,这是比较理想的作息时间。

肝养春季
春三月,此谓发陈,万物复苏,天地之间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此时夜卧早起,舒缓形体,让神志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气,且春季对应肝脏,若是违背了春季保养生发之法,则会使肝脏受损,从而供给夏季长养之气的能力就会减弱。

一、春季
夏季是早上天亮的最早的季节,依然像春季一样主张夜卧早起,且重点在于早起;人在夏天的时候大多会醒的比较早,很多人也会趁着早晨凉爽去进行锻炼,从另一角度来说,这就是唤醒了收藏了一夜的阳气,一动人的阳气就生起来了。


心夏
季 夏三月,此谓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节,此时天气气交,万物华实,人们应该夜卧早起,跟春季一样,保持情绪愉悦,让自己精神饱满,适当地宣泄气机,“若所爱在外”,适应夏季
的气候;且夏季对应心脏,违背了这些原则则会伤心,使得心脏供给秋天收敛之气的能力减弱。

二、夏季
秋季的睡眠跟夏季相比要有所转变,由夜卧早起转变为早睡早起,早睡能够顺应阴精之收藏,早起能够使肺气得以舒展,既避免了阳气外泄,又调养了阴气。

养秋

三、秋季
秋三月,此谓容平,这个时节应早睡早起,对于个人来说要保持情绪的安宁,收敛神气,不急不躁,以使秋季的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保持肺气清肃,这就是通过与秋季的特点相适应来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逆之则伤肺,使得供给冬藏之气的能力减弱,这样的话,冬季就很有可能发生泄泻这一类的疾病。

冬天的早上避免早起,一是尽量避免扰动阳气,损耗阴精,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现代医学也证实,冬季早睡晚起可避免低温和冷空气对人体的侵袭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严寒刺激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违背这一原则就会损伤肾
脏,使得供给春生之气的能力减弱。





四、冬季
冬三月,此为闭藏,这时候要避寒,保持温暖,不要使皮肤开
泄出汗而令阳气耗损,最重要的是保持早睡晚起的作息,“无扰乎
阳”;闭藏两个字既是冬天的特点,也是冬季养生的要点。

营气卫气 营气、卫气都属于人体的营养物质,源于脾胃产生的水谷精微,精华部分分化为营气,进入脉中运行全身;慓悍滑利部分
化生为卫气,运行于脉外,
最外至皮肤肌腠,内达胸
腹脏腑,散布全身。

卫气白天行于体表,夜晚行于内脏,与营气相合,
由阳入阴,共助五
脏之精,涵养五脏
之神,形成睡眠。

中医上讲营气、卫气,这二者的循环往复运动是进行睡眠的枢机之关键。

《素闻·逆调论篇》有言“胃不和则卧不安”,提示调理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功能亦可使眠安。

《宝命全形论篇》有言:“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

”说明了人与自然是相应的,能够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则不会违背四时规律,再一次说明了顺应四时规律是养生的根本原则,尤其是睡眠作息的习惯。

感谢聆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