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间级安全培训教材

车间级安全培训教材

一、安全方针11、安全方针1二、认识事故21.什么是事故22.消除隐患,预防为主33.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34.处理事故的原则4三、车间危险源41、沼气42、动火、登高等其他作业8四、安全须知81. 虚心学习,掌握技能82. 安全三原则93. 认真接收安全教育94.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95. 三不伤害106. 安全警示提出的要求107. 正确佩戴使用劳保用品108. 使用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的注意事项119. 生产区域行走的安全规则1110. 开工前完工后的安全检查11五、正确使用劳保用品12六、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8七、特种作业安全教育201. 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AQ3021-2008)212.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253.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范(AQ3023-2008)294. 化学品生产单位断路作业安全规范(AQ3024-2008)315.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3025-2008)336.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08)377. 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AQ3027-2008)4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43八、消防安全知识471.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的使用方法472.消防水带连接方法及流程培训493.消防知识四懂四会52一、安全方针1、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一、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1、安全第一的含义。

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

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2、预防为主的含义。

预防为主是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全生产经管这门学科发展的历程看,我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含义是立足基层,建立起预教、预测、预报、预警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建设本质安全为目标,实现事故的预先防范体制。

3、综合治理的含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事故,且事故后带来的破坏性越来越大。

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标志着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秉承“安全发展”的理念,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产的规律出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经管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

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为主是手段,综合治理是方法。

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

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超前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

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环境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二、认识事故当把人的生命比作是“1”时,生活就是在“1”后面加“0”,后面加的“0”越多,说明事业越成功、家庭越幸福。

倘若人的生命不存在了,后面加再多的“0”还有什么意义呢?1.什么是事故事故是指在生产和行进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与人们的愿望和意志相反的情况,使生产进程停止或受到干扰的事件。

2.消除隐患,预防为主事故的发生有原因和预兆,一次重大事故前必然孕育着许多事故苗子,消除“事故苗子”避免事故的发生“事故金字塔理论”:对330起跌倒事故分析300:29:13.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1. 人的因素:人员缺乏安全知识,疏忽大意或采取不安全的操作动作等而引起事故。

(1)违章操作(2)违反劳动纪律2. 物的因素:机械设备工具等有缺陷或环境条件差而引起事故。

3. 人与物的综合因素:上述两种因素综合引起。

4.处理事故的原则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我国对于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一律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三、车间危险源1、2、沼气1.沼气简介沼气,化学名;甲烷,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

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

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PH值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

沼气属于二次能源,并且是可再生能源。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混合气体。

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

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

由于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

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可以燃烧。

沼气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厌氧消化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沼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一般含甲烷50~70%,其余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氢和硫化氢等。

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

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

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

2.沼气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

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

若不及时远离,可致窒息死亡。

皮肤接触液化的甲烷,可致冻伤。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微毒类。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

有单纯性窒息作用,在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

空气中达到25~30%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急性毒性:小鼠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兔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沼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

而且沼气比较易燃,在与空气混合后易爆炸。

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要大得多,而且甲烷比空气轻,易扩散。

扩散后难集中处理。

沼气中毒采用的急救措施甲烷(CH4)又称为“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煤气、沼气、淤泥池塘和密闭的窖井、池塘、煤矿(井)和煤库中的有害气体之一。

倘若上述环境空气中所含甲烷浓度高,使氧气含量下降,就会使人发生窒息,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若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25~30%时就会使人发生头痛、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乏力、四肢发软等症状。

若空气中甲烷含量超过45~50%以上时就会因严重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以致窒息而死亡。

急救措施:1、迅速将中毒者移离现场(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有氧防护面罩)并向“120"呼救。

2、吸氧,有条件送高压氧舱。

3、人工呼吸。

必要时作气管插管,予兴奋剂洛贝林。

4、防治脑水肿,20%甘露醇250毫升静注并予速尿20毫克静注。

5、地塞M松20~4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静滴,并予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

保证通风是预防煤气中毒的首选,特别是沐浴的时候,排气扇一定要开,如果有条件可以选用电热水器替代煤气热水器减少煤气中毒的可能性,但同时也要注意用电安全。

对于不得不使用煤气或煤的市民,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还可以选择在煤气炉或者常用煤的室内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以便及早发现室内一氧化碳超标,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有条件的可以在室内安装气体检测装置,气体检测仪各类很多,有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毒气体检测仪等等。

一般来说,轻微的煤气中毒可自行立马采取急救措施,如果中毒很深,应当采取这些急救措施之后,还需及早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沼气泄漏急救措施处理沼气泄漏和排险过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保持先控制火源后3、动火、登高等其他作业车间属于易燃易爆区,在设备维修时经常需要动火及登高作业具体安全要求请见特种作业。

四、安全须知1.虚心学习,掌握技能1.以虚心的态度认真学习2.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3.要努力掌握学到的知识4.要逐步进行实践5.生产技能要反复进行练习2.安全三原则1.整理整顿工作地点,有一个整洁有序的作业环境。

2.经常维护保养设备。

3.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3.认真接收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特种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动火作业、登高作业等。

4.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①必须遵守厂纪厂规②必须经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③必须了解本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④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⑤必须严格遵守危险性作业的安全要求5.三不伤害①不伤害自己②不伤害他人③不被他人伤害两人以上共同作业时注意协作和相互联系立体交叉作业时要注意安全6.安全警示提出的要求安全警示标志牌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像符号构成的,用以表示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等安全信息。

根据国家规定,安全色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分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

7.正确佩戴使用劳保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按照人体防护部位分为十大类:头部防护用品眼面防护用品听力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坠落防护用品8.使用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的注意事项“四有四必”:有台必有拦有洞必有盖有轴必有套有轮必有罩9.生产区域行走的安全规则①在指定的安全通道上行走,有人行横道线之处应走横道线。

②横穿通道时,看清左右两边确认无车辆行驶时才可以通行。

③禁止在正进行吊装作业的行车下行走,不准在吊运物件下通行或停留。

④不得进入挂有“禁止通行”或设有危险警示标志的区域等。

⑤禁止在设备、设施或传送带上行走。

⑥在沾有水或油的地面或楼梯上行走时要特别注意防滑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