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意的文学

诗意的文学

诗意的文学:西方文学名著欣赏1. “文学是人学”是由(高尔基)提出的2. 古希腊神话传说认为,欧洲大陆的名称来源于非尼基少女(欧罗巴)。

3. “西方文化”的“两希”传统,指的是古希腊——罗马传统与(希伯来-基督教)传统。

对自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追问是西方文学的重要特点。

(√)4. 古希腊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5.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叙述的。

6. 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雅典娜)。

“英雄传说”的神话隐含了人性理解的原始形态,是对原始初民对人性及其善恶本质的稚拙而浪漫的诗意理解与表达。

(×)7.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8.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荷马史诗表现了希腊式人本意识,其核心内容是:肯定个体人的现世价值、个体本位、放纵源欲、弘扬自我。

(√)《奥德修纪》题名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故事”它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

(√)9. 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

10. 《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悲剧艺术的典范”。

《俄狄浦斯王》首创了“倒叙”、“悬念”、“突转”等手法,剧作结构紧凑,情节迭宕多姿,促进了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

(√)《俄狄浦斯王》通过对主人公“反抗-失败-反抗”过程的描写,用象征隐喻方式,肯定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

(×)11. 《旧约》是(古希伯来)文学总集。

12. (神话)是《旧约》中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主要收集在《创世纪》里。

13. 《出埃及记》中刻画的古希伯来民族英雄是(摩西)。

重视人的精神与灵魂、重视对彼岸价值世界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希伯来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倾向。

(√)14. 在《神曲》中,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的贝亚特丽丝象征着(信仰)。

15. 《神曲》中,象征(理性)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受贝亚特丽丝的嘱托前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但丁是欧洲中世纪文学与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近代文学与文化的先驱。

(√)但丁原给《神曲》这部作品定名为《喜剧》,这是因为作品叙述从地狱到天堂、从苦难到幸福的历程,结局圆满,符合中世纪关于喜剧的定义。

(√)16. “没有丹麦王子的忧郁,本就没有王子本身”是(马克思)说的。

17. 《哈姆莱特》的故事取材于公元1200年的(丹麦史)。

18. 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最高成就的是(《哈姆莱特》)。

忧郁是哈姆莱特延宕的复仇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情绪和思想状态。

(√)19.《浮士德》中的角色(靡菲斯托)公然宣称“我是否定的精神!”,“’恶’,这便是我的本质”。

20.《浮士德》以(诗剧)形式写成,共两部,一万两千一百一十一行。

浮士德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巨人式”的代表。

(√)浮士德的双重矛盾是欧洲“现代人”文化人格的象征性写照。

(×)21.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

22. 《十日谈》由(一百)个短篇故事构成。

23.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深受薄伽丘《十日谈》的影响。

在艺术上,《十日谈》开了欧洲短篇小说的先河。

(√)24. 雨果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观照中世纪的宗教生活。

25.雨果是(法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

26.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在(德国)产生。

雨果在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序言中提到:“宗教、社会和自然,这是人类的三大斗争”。

(×)27.《红字》的主人公(丁梅斯代尔)被“罪感”所折磨致死,他是对小说的主题最有表现力的人物。

28.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

29.“红字”就是英文adultery的缩写“A”,意思是(通奸)。

《红字》对悖逆人性的教义以及那一系列惩罚“罪人”的宗教习俗提出了质疑。

(√)。

30.卢梭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31.卢梭是(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又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

32.《新爱洛伊丝》是卢梭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小说的体裁形式是(书信)体。

卢梭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的作家。

(√)33.普希金称(达吉雅娜)是“俄罗斯的灵魂”。

34.(奥涅金)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35.(普希金)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别林斯基称奥涅金为“聪明的废物”。

(√)“多余人”是19世纪法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36.《简·爱》的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

37.简爱中桑菲尔德庄园的描写有(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增强了小说的神秘感、浪漫色彩。

《简·爱》被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简·爱》的自传体小说类型,决定了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内视角叙述故事。

(√)38.福楼拜是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现实主义重要作家。

39.《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是(外省风俗)。

40.(《萨朗波》)是福楼拜创作的一部新型史诗小说。

《包法利夫人》写出了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时代法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和人的存在状态。

(√)41.哈代始终把(威塞克斯)作为自己作品中一个统一的地理背景来描写,致力于写作一系列被称为地方性类型的小说。

42.哈代是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现实主义重要作家。

43.哈代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精神心理分析的细腻深入,为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小说注入了(现实主义)因素。

《德伯家的苔丝》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造成小农经济解体,个体农民走向贫困破产后的悲惨生活和命运。

(√)、44.(《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之后最重要的作品。

45.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用(心灵辩证法)这一专门术语来概括。

46.(《安列·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在艺术表现方面最具功力的小说,就艺术的完美与和谐而言,是作者长篇小说中最成功的。

“阿尔扎马斯的恐怖”预示了托尔斯泰精神危机的来临。

(√)《安列·卡列尼娜》的题记“伸冤在我必报应。

”语出《圣经·旧约》“创世纪”。

(×)47.易卜生创立(社会问题剧),这种戏剧的主旨是提出、剖析、批判或谴责某个社会问题。

48.易卜生是十九世纪后期(挪威)杰出的戏剧家。

49.易卜生最初是以(诗歌)创作登上文坛的。

娜拉的觉醒表达了易卜生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反叛,这是易卜生“社会问题剧”之“问题”的哲理内涵和现代意蕴所在,也是“易卜生主义”的精髓之所在。

(√)50.作为《彩虹》的姊妹篇,(《恋爱中的妇女》)是劳伦斯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破灭时创作的。

51.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恋爱中的妇女》是《彩虹》的姐妹篇,它所表现的主题与《彩虹》是相同的。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成名作,在这部小说中集中探究了人性的变异与心灵的扭曲,以此来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天性的摧残。

(√)52.司汤达参与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论战,陆续发表了文艺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

53.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54.《红与黑》描写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平民青年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

司汤达开创的是一种“外侵型”的现实主义传统,这种倾向以后经由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系列作家的创作延伸到20世纪的西方文学。

(×)55.《高老头》中的主人公(拉斯蒂涅)是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形象。

56.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57.第一部以“巴尔扎克”署名的小说是(《舒昂党人》),它是巴尔扎克的成名作,也是《人间喜剧》的第一部。

《高老头》中伏脱冷这一人物的悲剧,展示了贵族阶级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

(×)58.《罪与罚》把不同“问题”的探讨与不同人物的行动故事相连接的结构方式,被后来的小说家理论家巴赫金称为(复调现象)。

59.《罪与罚》中的人物(索尼雅)是人类苦难的象征,同时又是博大的基督式的爱的象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处女作《穷人》大大深化了普希金和果戈理开创的描写“小人物”的传统。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展示了新旧交替时期俄国社会风貌,特别是人物的心灵自由与人格尊严在物质世界和社会强权的压迫下,趋于畸形、变态的扭曲状态。

(√)60.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61.罗曼·罗兰开创了多卷本(长河小说)的先河。

62.(爱)作为罗曼·罗兰式人道主义原则的高度凝结,贯穿于他毕生的创作中。

1915年.罗兰因“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获得)历史诺贝尔文学奖。

(√)63.《双城记》是一部历史小说,故事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大城市。

64.狄更斯创作《双城记》的立足点是其(人道主义)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称狄更斯是“时代的旗帜”、“出色的小说家”。

(√)小说《双城记》里,德发日太太是个坚定的革命者,是“博爱”精神的体现者。

(×)65.肖洛霍夫以描写(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而闻名于世。

66.肖洛霍夫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小说)。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性作品,它表现了十月革命前后社会的重大变化和历史转折。

(√)哥萨克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的游牧社群,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内部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地方性集团。

(√)67.空军投射手(尤索林)的求生图存构成了《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干线索。

68.约瑟夫·海勒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后现代小说家。

《第二十二条军规》写了40余个人物,这种被称为“人像展览式”的描写手法最能反映广阔的生活画面。

(√)我们透过尤索林与周围人物的关系仍然可以看到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社会结构。

它总体上是一个由上层“超人”和下层“非人”组成的荒诞社会。

(√)69.(拉尔夫)是《蝇王》中主人公,他是人类文明和理性的捍卫者。

70.在《蝇王》中,(杰克)代表了人性丑恶的多种侧面,是作孽多端的人性恶的化身。

《蝇王》展示了人性之恶,反映了西方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对人性的恐惧。

(√)《蝇王》的故事在本质上说是一部战争小说。

(×)71.伯尔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到达》)是西德战后“废墟文学”兴起的标志。

72.海里希·伯尔是(德国)著名小说家。

73.叙述态度的冷静客观,使《莱尼和他们》具有小说具有当代(纪实文学)的特点。

伯尔在《莱尼与他们》中是以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姿态讲述故事的。

(×)74.《荒原》分为(5.0)章。

75.T·S·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

艾略特是英美形式主义批评的鼻祖(√)《荒原》的主旨是“罪孽与救赎”,作者用暗示象征手法,展示西方文明的崩溃和精神荒芜。

(×)76.(《城堡》)强烈地反映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异乡人的悲剧性追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