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人民版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人民版
[系统认知]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表现
思想上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 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
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
经济上 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及管理经验
洋务运动促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洋务派建立了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企业的特点并分 析其影响。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 反映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②
反映出学习西方技术,体现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诱 导作用
③
反映出洋务企业的垄断地位,体现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 业的阻碍作用
随堂训练——感悟经典·对话专家·发掘高考
1.[2019·全国卷Ⅰ]表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 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 行。
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上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
2.洋行 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18世纪60年代兴起散商 贸易,随之产生外商代理行号。1840年以后,外国在华洋行日益发 展,是外国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
3.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1)军事工业:目的是“自强”。性质是封建官办企业。企业经 费全由政府调拨;产品一般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不参与市场交 换;产品不计成本,生产不讲效率;大小官吏分别掌握企业的管理 权,有的工厂工人由士兵充任,沿用军队管理制度;技术和设备依 赖外国。
(1)变化
视角
变化
生产模式 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与织分离、纺与 织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 发展
经济结构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
的变化 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
生产力的 质变
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先后 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 近代中国的生产力水平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 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卷入世界市场
②
体现农业经济作物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近代民族资本 主义工业产生
③
体现农村经济生活与工业生产密切联系,从属于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1842年后,福州开埠通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农村渗透,进
(2)民用工业:目的是“求富”。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以 赚取利润为目的,其产品是商品,企业雇佣大批自由劳动力,带有 资本主义性质。官督商办中的“商股”,实际上具有民族资本主义 性质。采取“官督商办”这种形式,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产物,这种 企业处处依赖官僚的荫庇,缺乏生命力。
4.近代化 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是工业化及与工业化相 伴的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 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归纳小结]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互动课堂——核心突破·阐释概念·提升素养 考点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历史概念——“买办”“洋行”“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近代化”
1.买办 在中国近代史中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其 职能主要是帮助洋行收购土货,销售洋货。一些买办脱离洋行独立 经营,使买办资本成为民族资本,形成买办资产阶级,这客观上促 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 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要求将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 从沿海迁往内地,并在内地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结合所学可知, 甲午战前军事工业设厂偏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战争 中首先遭到了重创,所以,这一决定是出于保障军事工业和国防安 全的需要,因此C项正确。江南制造总局等都是官办军事工业,产 品不参与市场交换,不计生产成本,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军事 工业的区域布局变化,与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无关,B项错误;军 事工业产品不参与市场交换,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无法缓解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D项错误。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自强”“求富”的洋务运
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
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
列强的经济侵Biblioteka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试答:特点:政府主导;学习西方技术和管理模式;具有垄断 性。
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 侵略,对民族工业有诱导和阻碍双重影响。
(二)史料探史——近代自然经济解体 史料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 销往国外市场并且获利颇佳①。……福建沿海平原盛产甘蔗……商 人施景辉等人集股20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 司”②。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500家,散布在福 州市内及附近各村……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 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 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③。 ——摘编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探究] 依据史料,概括开埠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 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中国近代企业的创办,从而推动中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故B项 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出现民间设厂的高潮,与题中时间“19世纪 六七十年代”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现象的产生与外国资本输入 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故D项错 误。
答案:B
3.[2019·海南卷]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 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
2.初步发展 (1)时间:甲午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有利条件 ①帝国主义扩大经济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扩大 商__品__销__售__和劳动力市场。 ②清政府准许民间设厂。 ③人们呼吁“设厂自救”“ 实__业__救__国__”以挽救民族危机。 (3)代表企业:张謇的_大__生__纱__厂_、荣氏兄弟的保兴面粉厂。 (4)影响 ①经济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 ②政治上,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 物层面开始转向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影响 (1)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 近代民__族__工__业__的兴起等。 (2)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批破产,买办出现。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1.兴起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期。 (2)途径 ①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_民__用_工业企业。 ②部分官僚、中小地主、商人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如陈启 源创办的广东南海__继__昌__隆__缫__丝__厂____。 ③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如方举赞等创办的上海_发__昌__机__器__厂___。 (3)表现:新设50余家企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和面 粉业等轻工业部门。
(3)评价: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 客观上是进步的。
(三)归纳总结——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
考点二 洋务运动 (一)读图明史——洋务运动的实质
[解读] 漫画中一位清朝官员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 先进技术”,想要把它粘在墙上,而在这面墙上写的是“封建专制 制度”,他还说道:“这样修补好就安全了!”该漫画深刻地表明 了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说明当时国内( )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解析:材料表明,士人参与或创办实业,突破了传统“士农工 商”的观念,说明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 的是士人从业的变化,不是科举取士选拔方向的变化,A项错误; 有士人投身实业并不能说明儒家传统义利观念被抛弃,C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当时国内新式工业的发展,但在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的依 然是小农经济,D项错误。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依托教材·高于教材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列强利用获得的特权,扩大对华商__品__输__出__等。 2.表现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___手__工__棉__纺__织__业___的衰败标志着中 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19世纪60年代起,解体速度加快。 (2)农业:中国农产品的_商__品__化___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 (3)手工业: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 (4)商业和金融业:经营对华贸易的___洋__行___大量增加;买办和 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__上__海____。
第20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机器创造出的文明随列强的“坚船利炮”向世界各地扩散。 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 阵来。 (2)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 体。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 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3)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 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 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19世纪六七十年 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但“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国内外市 场形成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中国被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这虽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