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新)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新)


第1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 变动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 • 变动二: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 变动三:洋务运动 • 变动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概念辨析
资本主义萌芽:表明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即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资本主义产生:则表明中国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即机器生产。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陷入 绝境
消亡 时间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梳理发展线索→找出发展态势→分析态势原因
概念
近代工业:运用大机器生产的工业企业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 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课标要求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与初步发展。
江苏南通人
——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3.著名企业
创办人
地址
企业
张謇 江苏南通 大生纱厂
荣荣宗宗敬敬 江苏无锡 保兴面粉厂 荣德生
张 謇






4、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的影响
1、经济:客观上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推 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2、政治: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作为一种 新的社会政治力量产生并登上历史舞台, 发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
时间
概 背景
代表

人物 主张
19世纪60——90年代 内忧外患
不改变封建制度,利用西方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近代军事工业
内 (代表企业)
近代民用工业 (代表企业)
容 海防成就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等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思考1:材料表明自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再“男耕女织” 不再“自给自足”
【问题探究】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 因?
鸦片战争,门户被打开,被迫 开放通商口岸,关税降低,手 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扩大商品输出,控制中国海关, 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取得了内河 航运和内地通商等权利,自然经济 进一步解体。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传统的经济结构
自然经济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自家种粮、自家纺纱、 自家织布、自家消费
材料: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
者,十室而九”。 ……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 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
含义是( )。
A
A.家庭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C.中国逐渐依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D.自然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3.“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
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
• 易错提醒
• (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封建 经济加速解体。“解体”指的是封建的小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2)误认为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 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 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956年 三大改造的完成,自然经济才最终解体。
股却很不理想。他去上海招股夫 殉,数世葬月界品下今来,一日站无之所在竞获万,争还人·把羡·囊中·慕的钱
花了个精光,只好摆摊卖字才实 的凑齐是顶盘知端缠识回上了、极南学通目问。了、望教育,之他 过来就,是又在在一湖筹广莫总展督的张情之形洞实下帮业竞 看,助救张下争到国謇解。精了硬决是了神大凭机海借器实问的业题湛救,国1蓝8的99。理年想4挺月了, 大生张纱謇厂(正18式5开3—工。1926) ——余秋雨《文化苦旅》
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西方

西


“海禁”和“闭关锁国”
向海外进行扩张
隔绝于世界
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日益落后
鸦片战争
日益增强
中国的近代化
阅读导语:
1)什么时候起,中国社会经济中开始出 现新的成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哪 些时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历程
阶段 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短暂发展 沉重打击 陷入绝境 调整恢复 和平赎买 消失
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B
A.新思想的萌发 C.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D.清末新政
4.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社会
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
D )。
A.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争后到20十世纪初 1912—1919年(辛亥革命到一战) 1927—1936年(国民党统治前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三大改造
导语:梳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线索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迅速萧条
日益 萎缩
获得新生
初步发展 夹缝 产生
要多开办 几个厂子, 不然钱都 让洋人给 赚了
总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方的侵略
经济结构变化
自然经济解体加速 市场 、 劳动力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

清 时
鸦外 片国 战资
D 洋务运 动诱导

争本 后主
C 外商企
A资
义 业的刺激
本主

义萌

芽商
品经
济的
发展
洋务运动知识一览表
1、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2、原因:(1)列强加紧资本输出,中国的自 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在内外交困形势下,清政府放 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3)在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出现 “实业救国”思潮;
经受计商到,甲。极发状午马大布元战关推上办败条动谕厂,约。,,国开条各雷事外约地声清列日国签方很政强非在订“大府竞,中,,多状放相“国慈但设元宽向张 的 家 愿 不 四中科史甲内禧是织下午地老实布民中实 成 愿謇 。十状举信状设佛际、海间国业 一 居一元制息元厂爷上纺晚的设输家 分 八”之再却绸岁,度。原厂出清做禁也很等、 一 命因限资时感全他状出,坐窘局教 毫 九制本一 使 不迫,元(受然实育有命个他住。广,到背在1惊振了他为家用可8近世兴,的制大逆不9,之耻之实为创造4代政事之量的错年举业大业”著的清资。:治,官与历,)下名精财金海神政只 有区区两千白银,试图通过集! 绝资认不股做方式“解状决资元金”问题名。号但是的,募
近代教育实践
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问题探究】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
1)中国封建社会中孕育着的资本 主义萌芽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4)洋务运动的诱导;
2、概况
年代 地点 产生途径 投资人
19世纪60、70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三条途径:洋务派、地主商人、手 工工场 官僚、地主、商人 (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维新思想、民主革
命思想
公车上书
谭嗣同就义
(2)政治: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长起来;
——开始救亡图存运动;
1.《中国通史》记载:“道光二十六年,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出现了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B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外国棉布大量输入
C.农民需求大量减少 D.自然灾害破坏严重
3、思想: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在其短短的一生中还是为中国留下了 一点积极的东西。他们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 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气息
(1)经济:新 的生产技术, 新的生产方式;
戊戌变法
(3)思想:促进
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著名 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 缫丝厂
概况
投资资本额;主要分布的部门
3、分布
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途径:
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
部分手工工场主
地点:
a.沿海地区商品 经济发达,经
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上海、广东天 济基础好
津等沿海地 b.交通便利

便于引进机器
c.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陈启源 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2、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3)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旧指跟外国商人做买 卖的商行。后多指外 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 的商行。
4)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5)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 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1)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自然经济的 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 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带来痛苦和灾难,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
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