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面 粉出口增长表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荣氏兄弟是江苏无锡荣巷人,早年在 钱庄当过学徒,短短几年的钱庄学业生涯, 使荣氏兄弟在创业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业务兴 旺,但他们认为“钱庄放账,博取微利”, 不如投资实业。当时,他们目睹免税的外 国面粉大量进口,销路甚畅,漏卮日盛, 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10月,他们以 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 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 欢迎。
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 历程,认识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要 付出艰苦努力,感受自强不息的爱国 精神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中国的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的原因;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背景:甲午战争后,在列强的刺激下,国
内出现了兴办实业的浪潮。 的经济控制权和利益。
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并与列强争夺国家 主要活动: 曲折发展 所创实业的发展状况:
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与人合资 创办福新面粉厂,产品还未出厂,栈单便 早被抢购一空。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 3.2万元,盈利率达80%。到1921年止,荣 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分布 于上海、无锡、汉口、济南等地,各厂面 粉畅销全国,其“兵船”牌面粉,更远销 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一战间出口达 80万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荣氏 兄弟为中国民族面粉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 马功劳,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
为了对抗弊政,活跃经济,范旭东决心自 制精盐,销往天津、上海、南京、芜湖、九江、 汉口、长沙、宜昌等通商口岸及其他各地。他 与担任过盐务署长的景本白合作,向政府提出 了成立久大精盐公司的申请。久大精盐公司 (1919年以后改为久大盐业公司)于1913年开始 招股集资筹备,1914年由景本白任董事长,范 旭东任总经理,在天津塘沽正式建厂,以海滩 晒盐加工卤水,用钢板制平底锅升温蒸发结晶, 制成精盐。创办之初,集资共5万银元,10年 后股本扩大到250万银元。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期出现萌芽; •辛亥革命成功促进了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 进入“黄金时代”; •一战后陷入萧条; •抗战后仍未很好恢复 。
中国近代机械工业
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 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 工业的历史。
范旭东创办的久大精盐公司
范旭东,又名锐,字行。1883年出生于 湖南湘阴县。杰出的化工实业家,我国重化 学工业的奠基人。他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作出了重大贡献。范旭东1914年从欧洲回国 后,决心首先发展精盐生产。他积极研究精 盐生产技术,着手筹办久大精盐公司。当时, 我国长江中下游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 江苏南部等地,食盐运销由官商合伙垄断。 盐商挟资财,勾结官府,左右盐政,鱼肉人 民。优质精盐全由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只 有达官贵人才吃得起。
3.下列人物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 D)
A.张之洞 C.侯德榜 B.詹天佑 D.张謇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的发展 立即缓慢下来,这主要是因为( B )
A.袁世凯的黑暗统治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卷土重来 C.国内市场狭小 D.封建势力的阻挠
再见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
◆发展进程艰难曲折; ◆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地点集中 于沿海沿江工业城市,类型集中 于轻工业);
◆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带有显著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小结
代表 称谓 成就 作用
创办了近代实业、 张謇 教育、交通 中国民族 荣氏兄 创办了著名的荣 工业的先 实业 弟 氏企业 声,推动 家 创办了大久精盐 了中国的 范旭东 公司和永利制碱 近代化 公司
张 謇
江苏南通人 (1853—1926), 16岁考中秀才, 1894年考中状元, 被授予翰林院修 纂之职。甲午中 日战争的爆发改 变了他的人生之 路。
大生纱厂大门
大生纱厂
通海垦牧公司
张謇创办的 大生一厂等实业, 使南通成为中国 近代民族工业的 发祥地之一。
资生铁冶厂
南通师范学院
南通博物苑
练兵营
1.近代中国著名的状元实业家是( )
A.张謇 A B.华恒芳 C.詹天佑 D.范旭东
2.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 关,其中有知识性错误的一项是( B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马关条约》 签订了,他悲愤万分。 B.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低潮时期。 C.戊戌变法期间,王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 编辑。 D.《辛丑条约》签定后,赵某一家被迫从 东交民巷搬出。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同时因为战争的需求,它们 的工业生产主要转向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 工业品的生产。这就为中国民族工业,打入国际市 场,提供了契机。 1917年,大生纱厂赢利达76万两白,1919年 又赚了263万两白银。到1922年,大生集团4个 纺织厂,资本达900万两白银。张謇先后开办了 20个盐垦公司,成为东南实业界的巨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 来,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 进入20世纪20年代,大批民族工业或被外 资控制兼并,或因产品竞争力弱而亏蚀闭 歇,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张謇创 办的企业处境艰难,面临破产。
想一想
你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
1.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发展本国 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2.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主动放弃高 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的“倾销”挤 垮破产。 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 们钦佩的,但是历史也证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 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导入新课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謇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的曲折发展
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 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 况。 全面的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 业的发展史实。
了解张謇艰苦创业、实业救 国的主要活动,掌握中国近代民 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中 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艰难中开始起 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