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专项方案、应急预案及措施第一节专项方案本工程专项方案涉及基坑降水、SMW工法围护结构、基坑开挖、隧道防水等工序,在正式开工前要编制详尽的施工专项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再行实施。
一、基坑降水方案(一)前期准备1、测放井位根据确定无误的井位测放井位,井位测放完毕后应做好井位标记,方便后期施工。
若布设井位无常施工,及时与设计方沟通、处理,必要时适当调整井位。
2、材料设备准备专人负责进料,工程师核定,确保井管、桥式过滤管、填料、粘土等材料的质量。
3、安装钻机安装钻机时,为了保证孔的垂直度,机台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严把开孔关,钻头与钻杆连接处带两根钻铤,并且,弯曲的钻杆不得下入孔。
(二)成井施工施工机械设备降水井选用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
成孔时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
1、钻进成孔钻进时轻压慢转,当钻具全部进入粉土层及砂层后,可适当加压,提高转速。
成孔施工采用孔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 1.05~1.20,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2、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杂物,同时将孔的泥浆密度逐步调低,返出的泥浆不含泥块为止。
3、下井管按设计井深预先将井管排列、组合,下管时所有深井的底部按标高严格控制,并且保持井口标高一致。
井管应平稳入孔,每节井管的两端口要找平。
为了保证井管不靠在井壁上和保证填料厚度,需在井壁上按间距焊接扶正器,保证环状填料间隙厚度大于180mm,外包一层滤网。
下管要准确到位。
自然落下,稍转动落到位,不可强力压下,以免损坏过滤结构。
井管到位后下钻杆泥浆稀释,在稀释泥浆时井管管口应密封,使泥浆从过滤器经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返回地面,稀释泥浆应逐步缓慢进行。
4、回填滤料填滤料前在井管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的泥浆从滤水管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返浆,使孔的泥浆密度逐步调低,然后开小泵量按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滤料,并随填随测滤料的高度,直至滤料下至预定位置。
(三)排水措施工程降水抽取地下水,减少开挖围土体中含水量,需要施工现场必须有合适的排水设施以满足工程降水的需求,确保降水运行排水的顺畅,保障降水效果。
对于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满足以下要求:1、排水设施满足工程降水最大出水量的需求,保障排水顺畅。
2、尽量缩短降水井与排水设施之间的距离,减少降水井排水的沿程水头损失,降低抽水设备的扬程消耗。
(四)降水运行管理1、基本原则(1)降水运行前,现场合理布设排水管道并便于接入施工现场排水设施。
(2)降水运行前做好降水供电系统。
(3)所有抽水井需在供电电箱插座、抽水泵电缆插头及排水管上做好对应的标示,并在每次发生变动时进行相应的标示变更,便于抽水运行管理。
(4)降水工人熟悉水泵开启、电路切换,以确保降水连续进行,避免因供电原因造成井底突水。
2、降水井保护(1)开挖过程中需加强对降水井的现场看护,并经常测量井沉淤,确保降水井正常运行。
(2)各相关参建单位及现场管理人员重视对降水井的保护,避开施工过程对降水井的损坏。
(3)挖土时,挖机等施工机械不能直接碰撞坑井管,井周边的土不得用挖机操作,可以人工扦土,并派专人指挥。
(4)在井口边设置小红旗等醒目标志并标明降水井类型及井号。
降水井暴露部分缠反光标识,方便夜间施工对降水井的保护。
(五)应急预案1、配备降水备用物资降水井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机械损坏的情况,而造成降水工程的中断。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进行物资配备时,配备降水备用物资,在现使用物资出现异常时,及时更换备用物资,确保降水运行的顺利进行。
2、成立降水应急抢险小组组织成立降水应急抢险队伍,对施工过程中降水引发的各种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抢险措施,相应管理人员、成井队伍、降水物资应在24小时赶赴现场,确保施工安全。
为确保工期的实现,应根据计划工期进行进度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及时作出人员和设备的适当调整。
(六)质量保证措施1、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工程施工条件及能满足本次降水要求的成井、洗井、降水的机械设备。
2、按合格供方选择材料供应商,切实做好进场材料的验收工作,确保其质量、数量和规格都符合设计和规要求,及时索取材料质量保证书,建立进场材料验收台帐。
3、开工前做好设计图会审和交底工作,明确设计要求和意图,按设计和规要求做好施工组织的策划编制。
4、切实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严格按施组要求的各项规定在开工前具体落实,使参与施工的每一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应该做什麽和怎样去做好本职工作。
5、施工交接班质量检验必须贯彻在岗检查的要求。
6、必须坚持“三检”制度,即操作人员自检,班与班之间互检,质量员和监理专检,检查容必须有记录和整改措施。
未经监理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七)安全保证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健全建立各级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有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安全员、施工员及班组长参加的安全生产网络,制定主要工种的安全施工措施,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和特种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根据建设部安全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和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将所有安全事故苗子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警钟长鸣,形成安全生产的良好风气。
二、SMW工法水泥土搅拌桩围护结构施工专项方案(一)SMW工法水泥桩技术要求1、搅拌桩应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
2、Φ850SMW工法水泥土搅拌桩,插H型钢H700×300× 13×24;Φ650SMW 工法水泥土搅拌桩,插H型钢HM500×300× 11×18。
3、SMW围护结构施工应由有经验的队伍采用合格的三轴搅拌机施工,确保无接缝漏水和需要的强度。
机组由深层搅拌机、步履式机架、流量计、灰浆拌制及泵送机组、控制柜、输浆管、电缆等组成。
施工中正确使用搅拌机械,使桩机对中及调整机架的垂直,以确保搅拌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200的要求。
4、SMW工法水泥搅拌桩水泥浆配制时控制好搅拌时间、水灰比及外掺剂的掺量,严格称量下料,水泥掺量建议不小于18%,搅拌桩桩体在达到龄期28天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1.0Mpa。
检查桩的数量应不小于已完成的桩数的2%。
5、对于需插放H型钢的水泥搅拌桩,在搅拌桩施工注入水泥浆过程中,对返回地面的浆液要尽快清除,以方便插入型钢。
型钢在水泥土凝固之前通过吊车将其吊起,然后让其依靠自重沉入水泥土中,当型钢沉入到设计标高后,用水泥沙浆固定。
通过在插入的H型钢表面涂一层减磨材料,从而使H型钢便于拔出回收。
H型钢待部结构施工完毕且达到设计强度后可拔除。
H型钢需要拔除时,应事先采取减阻措施,拔除时跟踪注浆填实桩孔。
6、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泥浆液注入量、搅拌沉入量、提升量及提升速度。
向下钻进的速度应比上提时的速度慢一倍左右,以便能保证水泥土的充分搅拌,又可获得较高的灌入速度。
在土性变化较大的地方施工时,应根据各种土质的情况选择水泥浆液的配合比,可以得到较均匀的墙体,确保成桩质量。
7、SMW桩体不允许出现大面积的湿迹和渗露现象。
若有渗露应及时封堵。
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和插入型钢的垂直度满足规要求。
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cm/s。
(二)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遇抛石的处理措施在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对埋深较浅的地段的大抛石采用开挖的部分,取出抛石。
对埋深较深的大孤石,经现场确认无法施工时,采用补桩措施,补桩与原设计桩径桩长水泥含量等同。
2、垂直度控制及纠斜措施桩机就位时,确保其钻杆中心与桩中心在一个垂直面上,其钻杆垂直度,符合施工要求,若在施工发生桩位倾斜现象,则应重新定位桩机,根据需要采取补桩措施。
3、意外停机时的应急措施为防止发生意外停机事件,自备一台发电机;打桩过程因故中断而续打时,为防止断桩或缺浆,应使搅拌轴下沉至停浆面以下50mm,待恢复供浆后再继续喷浆提升,对于由于意外事件造成桩机停机时间较长的,则需采用补桩措施。
4、断桩、开叉等的补救措施在基坑开挖中发现SMW工法有断桩、开叉处,则采用在开挖侧注浆,外侧旋喷桩止水,并用t=12mm钢板在断桩、开叉处封闭,钢板与工法型钢满焊。
5、水泥土强度、渗水系数、型钢的测试与补救措施水泥土强度、渗水系数测试与补救措施见水泥搅拌桩技术措施。
施工中采用工字钢,对接采用菱形接桩法。
为保证型钢表面平整光滑,其表面平整度控制1‰以。
型钢表面应进行除锈,并在干燥条件下涂抹减摩剂,搬运使用应防止碰撞和强力擦挤。
且搅拌桩顶制作围檩前,事先用牛皮纸将型钢包裹好进行隔离,以利拔桩;型钢焊接应先进焊接的拉拔试验,焊接必须满足规划要求。
(三)施工预防措施施工前现场清除地面、地下一切障碍物,开机前必须调试、检查桩机运转及输浆管畅通情况。
施工前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施工参数,包括浆液到达喷浆口的时间、提升速度(提升速度要≤7000mm/分)等。
为保证搅拌桩垂直度,注意设备的平整度和用线锤检查导向架的垂直度。
搅拌机预搅下沉不得冲水,遇到硬土层,下沉太慢时,方可适量冲水。
要保证搅拌时间,增加拌和次数,提高搅拌转数,降低钻进速度。
严格控制每桶搅拌桶的水泥用量及液面高度,用水量采取总量控制,并用比重仪随时检查水泥浆的比重。
土体应充分搅拌,严格控制钻杆下沉、提升速度,使原状土充分破碎有利于水泥浆与土均匀拌和。
浆液不能发生离析,水泥浆液应严格按预定配合比制作,为防止灰浆离析,放浆前必须搅拌30秒再倒入存浆桶。
压浆阶段输浆管道不能堵塞,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全桩须注浆均匀,不得发生土浆夹心层。
发现管道堵塞,应立即停泵处理,待处理完毕后立即把搅拌钻具上提和下沉1米后方能继续注浆,等10-20秒恢复向上提升搅拌,以防断桩发生。
桩与桩之间挤接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超过上述时间,最后一根桩应空钻留出榫头,以确保桩间搭接。
间隔太长无法搭接时,应在设计、建设双方认可后,采取局部补桩与注浆措施。
(四)安全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成立施工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设专职安全员一名,专门负责安全检查、管理工作;施工队设专职安全检查员,负责分包队施工安全防护工作。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伤亡事故发生,而采取的各种对策。
它既管人又要管生产现场的物、环境。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我公司实际和本工程特点,组成由项目经理部经理、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质量员和班组兼职安全员以及工地安全用电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网,全面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