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练习题一、概念解释1.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对于个体的生存适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情绪表达的掩饰性:情绪的表现与内心真实体验会是分离,有时候让家长与老师捉摸不透其内心的真实情绪情感。
3.亲密感:亲密感是指两个人之间情感上的依恋。
4.友谊: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它与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
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或交互)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任何单方面的良好,不能称为友谊。
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也就称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5.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
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6.情绪能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7.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每个人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8.情感素质:青少年情感素质, 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 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情感特征与品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B)。
A.减少B.增多 C.不变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到均衡2.青少年的情绪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C)转变。
A.内在稳定性 B.外在文饰性C.内在掩饰性D.外在调节性3.(A )是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是他们过分担心考试失败并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
A.考试焦虑B.自卑感C.抑郁D.厌学情绪4.(D)是指青少年识别、理解与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利用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A.社会能力B. EQ C.情绪调节能力D.情绪能力5.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幸福、感恩、快乐、平静、希望、乐观等属于(B)。
A.审美情感B.生活情感C.道德情感D.人际情感三、填空题1.青少年的情绪表达由_外在冲动性__逐渐向内在掩饰性转变。
2.进入青少年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增强,开始能够理解_亲密__和_忠诚_等词语的含义,友谊的质量发生变化。
3.青少年的主要情绪困扰表现为自卑感、抑郁、_焦虑__和_孤独感_等方面。
4.情绪能力主要包括情绪感知与表达的能力、对情绪理解与感悟的能力、_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__和_对情绪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_等方面。
5.青少年的情感素质主要体现在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_生活情感_和_人际情感_等方面。
四、判断正误1.青少年时期,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下降,与同伴的亲密关系提高。
(正确)2.青少年的情绪体验以消极情绪体验为主,消极情绪体验增加。
(错误)3.埃里克森提出了亲密关系形成的依恋理论。
(错误)4.考试焦虑是青少年学生主要情绪困扰之一。
(正确)5.情绪能力是重要的社会能力构成因素。
(正确)五、简答题1.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答:(一)消极情绪体验增多,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增多,尽管主导情绪是积极的。
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烦恼、苦恼、郁闷、孤独也随之而来,快乐幸福感降低。
(二)情绪的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内在掩饰性转变(三)社会性情绪占主导地位,随着认知结构的完善,社会经验的丰富以及想象能力的发展,青少年的情绪体验日益深刻,体验的内容日益广泛,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绪情感逐渐上升到主导地位,社会性情绪的水平也不断提高。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对具有社会性的、抽象性的内容更加关注,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情绪体验的内容。
不仅如此,青少年的情感也变得更加细腻、敏感和微妙。
另外,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青少年的想象力更加丰富,经常对未来充满憧憬,青少年期是一个多梦的时期。
2.青少年友谊发展的特点是什么?①进入青少年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青少年的社会判断能力也更准确,社会判断更多的以人的内在心理特征进行。
在理解友谊的时候将亲密和忠诚看得更重。
②青少年之间的朋友关系越来越亲密,越来越重视朋友之间的忠诚和相互接受。
3.青少年的情绪困扰主要有哪些?(一)自卑感:自卑感是指个体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是自我评价低的体现。
(二)焦虑: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消极情绪,是面临威胁危险自感无力应对、担心预期的目标或结果达不到时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三)抑郁:抑郁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四)孤独感:孤独感是指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通过自我知觉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满的情绪体验,4.青少年的情感素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道德情感:是指青少年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主要包括: 爱国感、同情感、正义感、责任感。
(2)理智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主要包括: 追求真理感、乐学感、探究感、自信感、好奇感、成就感。
(3)审美情感是指青少年对物质或精神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主要包括: 自然美感、艺术美感、科学美感、自我美感。
(4)生活情感:生活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主要包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幸福、感恩、快乐、平静、希望。
(5)人际情感:人际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与他人相处、交往活动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主要包括: 乐群感、亲密感、归属感、宽容感、合作感、信任感。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1.如何克服青少年的各种情绪困扰?(一)自卑感:自卑感是指个体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是自我评价低的体现。
克服自卑感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树立自信。
其次,放弃过高的奢望,缩小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减低完美主义倾向,克服自卑感。
最后,通过“代偿法”,即要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以优点来弥补缺点。
(二)焦虑: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消极情绪,是面临威胁危险自感无力应对、担心预期的目标或结果达不到时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主要表现为(1)适应焦虑,进入青春期带来的变化,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带来的变化,克服方法:青春期教育,新生学校适应辅导等途径予以克服。
(2)考试焦虑,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过分担心考试失败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克服方法,提高专业学习能力,提高对自己的评价,或者调整不适当的学业期望。
(3)健康焦虑,由于学习紧张,用脑过度,体力透支,会出现健康水平下降,如失眠、疲倦等。
要克服健康焦虑要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三)抑郁:抑郁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青少年的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兴趣丧失、缺乏活力;不愿参加社交、故意回避熟人,对生活缺乏信心,缺少快乐感;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症。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克服抑郁:(1)减轻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从家庭压力、人际压力和学业压力方面入手。
(2)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四)孤独感:孤独感是指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通过自我知觉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满的情绪体验,青少年的孤独感克服也要从家庭亲密关系、家庭支持,同伴关系、同伴支持,师生关系、学校支持等方面入手。
孤独感的克服与青少年的态度密切相关。
有些孤独的青少年可能告诫自己并不需要朋友,学业比社会交往更重要,他们可能更多的选择独处。
2.设计一个提高青少年情绪能力的教育活动。
‘冲动是魔鬼’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一、活动理念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绪表现,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有人用“疾风暴雨”来形容。
平常的是是非非,却在他们那里引发出高强度的反应。
他们生长发育迅速,而情绪的自控能力差,遇到不满或不平之事,遇到挫折或对抗,很容易爆发突发式的情绪。
尽管事后也会后悔,但就是常常复发,严重影响了生活、学习,甚至是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青少年情绪能力很有必要。
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情绪易于冲动的特点,明白冲动情绪需要个人主观调控的道理。
2、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一些冲动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掌握控制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冲动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懂得调控自己的冲动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②合理宣泄冲动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③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感。
三、活动重难点:掌握一些调节冲动情绪的方法。
克服冲动,不忘关心他人。
四、活动方法:体验法、情景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五、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引出主题师:大家都看过郭冬临的小品《冲动是魔鬼》吧,在这个小品中,哪句话给同学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呢?生:冲动是魔鬼。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生:……(冲动很可怕;冲动会引发恶果;冲动不是好情绪。
)师:看,这样的冲动就在我们身边。
二)、冲动情景,活动再现(学生依次表演大家熟悉的场景,冲动情景再现课堂:)A、自习课时,后排同学向你请教一个题目,你转身去告诉他,恰巧这时侯班主任过来了,以为你是在聊天,不由分说的把你尅了一顿!这是时你脸色一变,书一摔……B、中午放学的铃声响了,你飞似的往外冲,刚好踩到了另一位同学的脚,这个同学瞪你一眼:“没长眼睛啊!”你听后立马折回来,怒气朝这名同学走去,拉起这位同学的前胸襟……C、在某市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妇女带着孩子到路边摊点买了两根冰棍,每根1块钱,她给了10元钱,摊主找回8元。
可是这位妇女却记成给了50元,那么就应找回48元。
摊主当然不能答应,并且翻遍钱箱也找不出一张50元的钞票,但那位妇女依然不依不饶。
思考:如果你就是主角或是其中的其他人物,你做何想法?三)、讨论探究,明确危害师:同学们,上面同学所表演的故事会有怎样的结果呢?(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挥,开展想像,设计故事结局。
(2)结合自己的经历想想生活当中自己冲动的事情。
一组:结合情景A:1、事情再继续,学生和老师顶嘴,产生冲突。
2、学生自此上课不认真,作业不交于老师有敌对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