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简答题总结
【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简答题总结
5、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心血管:阻断心肌β1 受体,产生负性肌力、负性节律和负性传导,心输出量、耗氧量降低。阻 断外周血管β2 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和外周阻力增强,但是由于外周血流量减少,长期用药 的综合效应还是降低血压。 支气管:阻断β2 受体,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增加呼吸道阻力,可加重或诱发支气管哮喘的 发作。 代谢分泌:抑制脂肪和糖原的分解,出现低血糖。 减少肾血流,增加钠潴留,需要与利尿 药联用。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对室性心律失常无效;高血压;充 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减少心肌耗氧量;甲状腺功能亢进
பைடு நூலகம்
治疗充血性心功能衰竭和心肌梗死 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和其他肾病 不良反应: (1)首剂低血压 (2)刺激性干咳 (3)高血钾与低血糖 (4)肾功能损伤:AngⅡ减少而显著降低肾小球滤过率 (5)对妊娠与哺乳的影响:可引起胎儿畸形、胎儿发育不良甚至死胎 (6)血管视神经性水肿 (7)过敏反应:对-SH 结构的过敏反应
血压:小剂量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脉压差加大;大剂量时收缩压跟舒张压 均升高 平滑肌: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 受体,扩张支气管;β受体激动作用可以舒张膀胱逼尿 肌,α受体激动作用可以收缩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造成尿潴留,排尿困难 代谢:抑制胰岛素分泌,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升高血糖 (2)临床作用: 1 心脏骤停 2 过敏性疾病 ①过敏性休克②支气管哮喘③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清病 3 与局麻药配伍,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 4 局部止血 5 治疗青光眼
16、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1.利尿药 氢氯噻嗪 2.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利美尼定 (2)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芬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舍平、胍乙啶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ACEI:卡托普利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 (3)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 4.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 5.血管扩张药 肼屈嗪、硝普钠
4、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与激动α、β受体有关,分五个角度答题!!! 心脏:作用于心脏(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β1 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加速传导,加 快心率,提高心排出量 血管:激动皮肤黏膜血管平滑肌上的α1 受体,收缩血管;激动骨骼肌与冠状动脉的血管平 滑肌β2 受体,舒张血管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不良反应: 1 常见不良反应:中枢抑制症状,M 受体拮抗症状,α受体拮抗症状 2 锥体外系反应: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 3 精神异常 4 惊厥与癫痫 5 过敏反应 6 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 7 急性中毒
8、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镇吐作用:小剂量拮抗延髓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 D2 受体;大剂量直接抑制呕 吐中枢 对体温的调节: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体温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能拮抗肾上腺素α受体和 M 胆碱受体,引起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15、抗心率失常药的分类 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Ⅰa 类:适度 Na+通道阻滞,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Ⅰb 类:轻度 Na+通道阻滞,利多卡因,苯妥英钠 Ⅰc 类:明显 Na+通道阻滞,普罗帕酮,氟卡尼 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代表药是普萘洛尔) 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代表药是胺碘酮) Ⅳ类(钙通道阻滞药,代表药是维拉帕米)
症状
11、吗啡与阿司匹林镇痛作用的比较 药理作用:吗啡是高效能的镇痛药,对严重疼痛在内的各种疼痛有效;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 对严重疼痛无效 药用机制:吗啡的镇痛部位主要在中枢,机制与内源性阿片肽一样,通过激动痛觉传导通路 上的阿片受体,经 G 蛋白偶联机制,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促进 K 离子外流,抑制 Ca 离子内流,使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超极化,从而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 产生镇痛的作用;阿司匹林的镇痛部位主要中外周,通过抑制 COX,阻断 PG 的合成(PG 是化学致痛物质,同时 PG 还可加强缓激肽的致痛作用),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临床应用:吗啡主要用于其他药无效的短期疼痛;阿司匹林广泛用于临床各种常见的轻中度 肌肉、神经、关节等慢性钝痛。 不良反应:吗啡主要是成瘾性跟耐受性;阿司匹林主要是消化道系统的不良反应
17、抗心力衰竭药的分类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氯沙坦 (3)醛固酮拮抗药:螺内酯 2.利尿药 氢氯噻嗪,呋塞米 3.β受体阻断药 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4.正性肌力药 (1)强心苷类药:地高辛 (2)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米力农、维司力农
14、ACEI(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1)阻止 AngⅡ生成。 (2)保存缓激肽活性,抑制缓激肽的降解,缓激肽释放 PGI2 和 NO 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心肌细胞增生重构。 (3)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 (4)抗心肌缺血与心肌保护 (4)增敏胰岛素受体 临床应用: 治疗高血压
南方医科大学 2012 级药理学简答题总结
——By 中西五麦恩华
1、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机体不利、不符合用药目的的反应(6 个“服毒停后变质”) 副反应:治疗剂量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反应。 毒性反应:用量过大或过久对机体功能、形态产生损害。 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重。 后遗效应:停药后残留药物引起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仅见于少数特异质的病人。 特异质反应:特异质病人对某种药物反应异常增高。
10、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解热:抑制中枢 PG 合成,降低发热者体温而对正常人无影响; 镇痛:主要抑制外周 PG 合成,中等程度的镇痛。 抗炎抗风湿:抑制外周 PG 合成,缓解炎症。 抗血栓:不可逆地抑制 COX-1 的活性,抗血小板的凝集。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直接刺激胃肠道,降低 PG 的保护作用,出现恶心呕吐、无痛性出血 2 加重出血倾向,延长出血时间 3 水杨酸反应:用量超过 5g/d,出现胃肠道反应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 力减退,总称为水杨酸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度呼吸、高热、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甚至精神 恍惚。 4 过敏反应: 5 瑞夷综合征 6 对肾脏的影响:一般没影响,但少数人特别是老人可能会出现水肿、多尿等肾小管受损的
12、氯丙嗪与阿司匹林降温机制稳的比较 氯丙嗪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体温。降温作用随 环境温度而变化,环境愈低,其降温作用愈明显。在炎热天气,可使体温升高。阿司匹林主 要抑制下丘脑 PG 的合成,调定点下移,增强散热过程,可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但不影响 正常人的体温。
13、Ca 离子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1)心脏: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 保护缺血心肌,抑制自由基的形成。 抗心肌 肥厚。 (2)血管:舒张动脉血管,改善心、脑、肾循环。 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自由基的形成。 (3)平滑肌:松弛支气管、胃肠道、泌尿道和子宫平滑肌。 (4)血流动力学:稳定红细胞膜,降低血液粘滞度。 抑制血小板活化 (5)内分泌:减少胰岛素等激素的释放 临床应用: (1)心脏类:心律失常、高血压、充血性心衰 、心绞痛、心肌梗死 (2)血管类:高血压 脑血管疾病 外周血管性痉挛 (3)呼吸类:肺动脉高压 支气管痉挛 不良反应:头晕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可致心律失常
9、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镇痛作用;镇静、致欣快作用;抑制呼吸;镇咳;其它(缩瞳;体温改变; 可引起恶心呕吐) 平滑肌——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具有止泻功能,也会引起便秘;收缩胆道平滑肌,致上腹部 不适甚至胆绞痛; 心血管系统——直立性低血压 免疫系统——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镇痛,心源性哮喘,止泻 附: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吗啡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有利于肺水肿的消除;因其镇静 作用又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减少了心脏负荷。此外,吗啡降低呼吸中枢对 CO2 的敏 感性,减弱了过度的反射性呼吸兴奋,也有助于心源性哮喘的治疗 不良反应: 耐受性,成瘾性
6、简述地西泮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1,抗焦虑 2,镇静催眠 3,抗惊厥抗癫痫 4,中枢性肌肉松弛 5,麻醉前给药 机制:与中枢苯二氮卓受体结合,加强 GABA 的中枢抑制作用
7、癫痫的首选药 癫痫大发作和局限发作首选苯妥英钠 癫痫大发作和单纯性局限发作首选卡马西平 癫痫小发作首选乙琥胺 癫痫大发作合并小发作首选丙戊酸钠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
2、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的特点 (1)一级动力学过程: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浓度按恒定比例消除,又称线性动力学过程。 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1.恒比转运 2.半衰期恒定 3.AUC(生物利用度)与所给的单一剂量成正比 4.五个半衰期后可基本消除完成或达到稳定浓度 (2)零级动力学过程: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浓度按恒定的量消除。发生于药量过大时 1.衡量转运 2.半衰期不恒定 3.AUC 与所给的单一剂量不成正比
3、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 (1)药理作用:从五个角度答题!!! 眼(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腺体(阻断腺体上皮细胞的 M 胆碱受体,抑制腺体分泌)、 平滑肌(松弛胃肠道平滑肌,松弛泌尿道平滑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心血管系统(心率 ——治疗量减慢大剂量加快;血压和血管——大剂量舒张皮肤血管,改善微循环;房室传导 ——解除房室传导阻滞)、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延髓和大脑) (2)临床作用:6 点 1、解除平滑肌痉挛:各种内脏绞痛以及尿频、尿急、尿痛、遗尿症 2、眼科用药:虹膜睫状体炎,散瞳检查眼底,验光配镜 3、抑制腺体分泌:手术前用药,严重的流涎与盗汗 4、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用于房室阻滞,窦房阻滞 5、抗休克:细菌感染所致的中毒性休克 6、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