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验收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骊.歌(lì)脑髓.(suí)谰.语(lán)杂乱无章.(zhāng)B.菜畦.(qí)嫉.妒(jí)赫.然(hè)一拍即.合(jì)C.筹.划(chóu)讪.笑(shàn)祈.祷(qǐ)可歌可泣.(qì)D.确凿.(záo)花圃.(pǔ)瞬.息(shùn)九曲.连环(q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彷徨仰慕炽痛高山之颠B.宰割巴望深邃潜心贯注C.懊悔阻抑炸蜢来势凶凶D.踌躇澎湃哺育义愤填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5.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

C.《木兰诗》选自清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6.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其中的行业对联,其风格更是多姿多彩。

请你为下列行业对联补出下联。

(以下两小题任选一题)(1)秤店对联:理贵持平不卑不亢,。

(2)鲜花店:逢年过节馈果品,。

二.说明文阅读(共9分)天外飞来准晶体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准晶体的发现者—以色列科学家谢西曼,他于1982年首次在实验室中合成出了准晶体。

正常的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形式是立方体、六边形或其他规则的、可无缝拼合的模式。

而准晶体的结构很特殊,小范围内看不出规则模式,但大范围可以体现出规则的,可拼合的模式。

由金属原子组成的准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但导电导热能力却很差,容易像非晶体的玻璃那样破裂。

自然界中形成的准晶体是在2008年发现的,在一块来自俄罗斯东部的奇怪岩石内,意大利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已知的准晶体类型——AL63CU24FE13。

更惊人的事情还在后面,最近意大利和美国科学家对这块岩石进行了同位素测定,发现岩石里的氧同位素的特征与某些碳质陨石类似,换句话说,这块岩石可能来自地球之外!该陨石很可能是45亿年前太阳系早期动荡环境的产物。

含有准晶体的陨石是如何形成的?这依然是个谜,太阳系中绝大部分陨石都是小行星带中没有形成大天体的物质,但这块陨石中的铝的形式很古怪,不可能是在小行星带的环境中产生的,在其他的陨石中也没有发现这种铝的形式,既然陨石来自地球之外,那么这种含有准晶体的陨石的起源一定不寻常。

研究人员猜测,也许这块陨石所在的前身星球上曾经发生过高速的撞击事件,在极端的环境中产生了这种陨石。

这块陨石告诉我们,罕见的准晶体其实可以在自然界中产生,并且在几十亿年中保持稳定。

7.准晶体有什么突出特征?(4分)8.第一段主要使用了说明方法?(3分)9.下列说法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一项是()(2分)A.因为首次发现并在实验室中合成出了准晶体,科学家谢西曼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B.在自然界中也发现了含有准晶体的岩石,不过这块岩石可能来自地球之外。

C.对于含有准晶体的陨石形成的原因,科学家们已有了明确的研究定论。

D.罕见的准晶体可以在自然界中产生,并且很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三.古诗文默写(每题1分,共8分)10.按要求填空。

①.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③.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④.《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⑤.《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1 ——14 题。

(13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

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

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 稍稍宾客..其父②. 父利.其然也③. 援.笔辄就如素构④. 自.是有名1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A.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得为.众人而已矣B. 不能称前时之.闻仲永之.通悟C. 复到舅家问焉.必有我师焉.D.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去后乃.至1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14.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指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并说说两则文言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分)...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11分)芬香永存①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

②妈,你走后我变乖了。

为了纪念您,我变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扫得干干净净;把物品放得整整齐齐;把家具擦得闪闪发亮。

一切都像您从前为家里做的一样,就像您从未离开;以前您爱唠叨我乱放东西,说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得改掉。

每次我总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娇说有妈在我怕什么。

您在世的时候怎么也没办法改掉这坏习惯,总爱依赖您,现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这坏习惯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变得这么乖,该有多高兴啊,是吗,妈?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听到,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

③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

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她那样温柔,我时常检查妹妹的作业、考勤情况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听话,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总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嘴惹您心烦,也许您不知道,连邻家的九大娘都四处夸我们两姐妹听话懂事,还说要她的二狗娃以我俩为榜样别再老跟他小弟打架。

妈,您听到了吗?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

④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

为纪念您,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

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呀。

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儿女孩子的味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一点再说。

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很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再在身边,您却看不到了。

妈,我多想您能看到。

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⑤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

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

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

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

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⑥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

15.选文中的“我”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女孩?(3分)16.“我”用哪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妈妈?(3分)17.选文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18.选文通篇采用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

(11分)特殊的旅行那天的开头是一部公路片。

宽阔的热尔草原,有穹顶般的青空。

长长的风偶尔会断掉,冬草场的长草浪就挺起身来。

从甘南进入四川阿坝的高原,眼前绿色柔和的风光浑然不似青海藏区。

公路颠簸,我们一路摇摇摆摆,穿过一个接一个的草场、湖泊、湿地。

终于,看到了柏油路面,车里人一阵欢呼。

Bee Gees在唱,车开得平稳,下午的高原阳光来得热烈。

远远看见前方有个分岔口,柏油大路旁有条坑洼小土路。

一个藏族男孩站在岔路口。

我们的车速很快,一会儿就到了男孩的身旁。

男孩对着我们的车打着手势。

“怎么啦?”“前面没有路。

走那条。

”男孩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说,用手指着那条土路。

我们都抬眼看了看两条路,看到前方继续快速向前的几辆车。

路面区别太大了,这使得我们几乎没怎么思索,就下了判断。

踩了油门,我们继续沿着大路走了下去。

后视镜中,男孩没有表情地看着我们远去。

然后他又转向下一辆高速驶来的车。

车开得飞快,音乐的声音很大。

但这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分钟。

前方五百米处的弯道出现了一个尽头,路面在一条河边消失。

这是新的路,桥还没有开始修。

音乐被狠狠关掉,车和人有一瞬间的静止。

我回想起来,那时我的胃像是被剧烈抽打了一下。

阳光燃烧着我的脸。

我已经走了五万多里,从没有过这种生理反应。

车里每个人都没有去看另一个人。

车在宽阔的路面上一下子就掉了头。

我们之前的车,之后的车。

纷纷掉头。

那些宝马,那些别克,那些桑塔纳,那些越野车。

那些川A,那些渝A,那些粤A……沉默中车重新回到了男孩身边。

我们停了车,给男孩递上水果和糖果,很大声说了谢谢。

阳光打着,风吹着,男孩站得久了,嘴唇开裂得厉害。

掉头的车多数并不停下来,为着赶路,立马拐向土路。

接着来的车聪明如故,一辆接一辆固执地沿大路飞驰下去。

这一个镜头,在灿烂阳光中反复重放,那么多来自城市的车。

这个下午充满着震惊了我自己的黑色幽默。

在我们的后视镜中,男孩依旧徒劳地挥手,解释。

但每一辆车注定了要经过他两次。

(文章选自《意林》2012年第3期第49页,有增删)19.文章题目为“特殊的旅行”,请说说这趟旅行的“特殊”具体表现在哪里?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