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写字楼).doc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写字楼).doc

房屋建筑课程设计七层写字楼专业学生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摘要本工程为写字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为七层。

设计部分包含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部分。

建筑设计中,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主要对结构的整体布局、建筑功能和构件形式进行设计,满足写字楼使用要求。

在确定框架布局和横向框架荷载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在计算出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后,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进行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整个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的要求,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的科学性考虑。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计算,内力计算,配筋计算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设计参考-----------------------------------------------------------------------------------1第二节房屋结构概况-----------------------------------------------------------------------------2第三节设计参数-----------------------------------------------------------------------------------3第二章截面设计 ---------------------------------5第一节构件截面尺寸-----------------------------------------------------------------------------5第二节刚度计算----------------------------------------------------------------------------- -----6第三章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8第一节重力荷载计算-------------------------------------------------------------------- -- -----8第二节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框架内力--------------------------------------- ---------------- 13第四章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20第一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20第二节D值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22第五章框架的内力组合 --------------------------29第一节梁控制截面内力与梁端负弯矩调幅------------------------------------------------29第二节底层边跨梁内力组合与截面计算---------------------------------------------------29第三节底层中跨梁内力组合与截面计算---------------------------------------------------32第四节底层柱内力组合与截面计算---------------------------------------------------------34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参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7.梁兴文、史庆轩主编,《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8.李必瑜主编,《房屋建筑学》,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9.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教程》(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10. 单建,吕令毅主编,《结构力学教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11. 熊丹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与实例》,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1月第二节房屋结构概况某七层办公楼为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结构,一层层高 5.4m,二至六楼层高3.3m,七层层高4m。

其平面柱网布置如图1-1,②—⑦轴线对应的框架立面如图1-2。

图1-1 柱网布置图图1-2 框架立面图第三节 设计参数1 结构层高一层高5.4m ,二至六楼层高3.3m ,七层高4m 。

如图1-2所示。

2 荷载楼面恒载:2m /kN 5.4,屋面恒载:2m /kN 0.5,楼面活载:2/0.2m kN 走廊活载:2/5.2m kN ,屋面活载:2m /kN 7.0 二三层横墙荷载:2m /kN 5.13 四至七层横墙荷载:2m /kN 5.15 二至七层外纵墙荷载:2m /kN 0.18 屋面以上外纵墙荷载:2m /kN 5.16 二至七层内纵墙荷载:2m /kN 0.13注:1)楼面层恒载中已计入楼屋面面层,结构层即楼屋面板及顶棚抹灰或吊顶重,但未计入梁自重。

2)内外纵墙荷载已计及门、窗及相关装饰、粉刷、贴面,且忽略结构层高差别的影响。

3)屋面以上外纵墙荷载为屋面女儿墙荷载。

4)一层墙对框架结构内力无影响,未列入。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A.1钢筋混凝土自重取3m /kN 25=γ。

3 钢筋种类梁、柱钢筋:HRB400,2/400mm N f yk =,2/360'mm N f f y y ==, 其他钢筋:HRB335,2/335mm N f yk =,2/300'mm N f f y y == 4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2/1.20mm N f ck =,2/01.2mm N f tk =,2/3.14mm N f c =,2/43.1mm N f t =。

混凝土弹性模量2/30000mm N E c =。

5 抗震设防烈度本设计抗震设防烈度设定为7.5度。

6 设计地震分组本设计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7 建筑场地类别本设计选定场地类别为:Ⅱ类。

8 其他由于本设计是抗震设防烈度为7.5度,高度为25.5m的框架结构,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1.2可知,本设计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本设计将④轴横向框架作为典型框架。

第二章 截面设计第一节 构件截面尺寸1 板厚由柱网布置图可知,本设计中的板为双向板,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最小板厚为80mm 。

考虑到本设计的荷载,以及模数要求,板厚取为100mm 。

2 梁截面设计框架梁截面高度h 可按计算跨度的151~101选取,且不小于400mm ,也不宜大于41净跨。

框架梁的宽度b 一般为梁截面高度h 的31~21,且不应小于200mm 。

考虑到实际承受的荷载大小、跨度、抗震设防烈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本设计选取梁的截面为:梁:mm 400mm 600⨯ 3 柱截面设计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一般由最小构造、模数、剪跨比、轴压比要求决定。

在本设计中剪跨比不起控制作用,可不考虑。

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3.5可知,柱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不宜小于400mm 。

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3.6可知,柱轴压比限值为0.65。

根据轴压比按下式估算截面尺寸:[]cN c f NA μ≥式中 c A ——柱所需截面面积;N ——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AGn N β=式中 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取1.3; A ——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本设计中为281.1895.48.3m m m =⨯; G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2/16~12m kN ,本设计取2m /kN 12 n ——验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 c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 μ——框架柱轴压比限值。

本设计中起控制作用的是底层的中柱kN 052.205471281.183.1AGn N =⨯⨯⨯=β=截面尺寸:[]2cN c mm 61.2209843.1465.01000052.2054f NA =⨯⨯=μ≥选取截面尺寸为22mm 61.220984mm 250000mm 500mm 500>=⨯。

第二节 刚度计算1 梁的刚度计算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时,对于两侧有板的中间框架,横梁截面惯性矩可取梁矩形截面(包括板厚在内)惯性矩I 的2倍,对于仅有一侧有板的横梁,则取I 5.1。

梁的计算过程见表2.1。

表2.1 梁的刚度按D值法计算柱的刚度的计算过程见表2.2。

表2.2 柱的刚度第三章 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第一节 重力荷载计算1 恒载参数计算对于双向板,由板传到框架横梁上的荷载为对称的梯形或三角形分布,荷载传递简图如图3-1所示。

楼面:kN245.168.49.1212p A P 2111=⨯⨯⨯=⨯=kN9152.365.48.1)1.09.1(219.1212pA P 2221=⨯⎥⎦⎤⎢⎣⎡⨯+⨯+⨯⨯=⨯=屋面:kN05.180.59.1212p A P 2111=⨯⨯⨯=⨯=kN05.360.58.1)1.09.1(219.1212pA P 2221=⨯⎥⎦⎤⎢⎣⎡⨯+⨯+⨯⨯=⨯= 二至七层:kN 9.778.34.025.0258.30.18P 12=⨯⨯⨯+⨯=+=梁重纵墙荷载 kN 9.588.34.025.0258.30.13P 22=⨯⨯⨯+⨯=+=梁重纵墙荷载屋面以上:kN 2.728.34.025.0258.35.16P 12=⨯⨯⨯+⨯=+=梁重纵墙荷载图3-1 恒载传递简图kN 5.98.345.025.025P 22=⨯⨯⨯=+=梁重纵墙荷载横墙及横梁荷载集度: 二三层:m /kN 186.030.0255.13q 1=⨯⨯+=+=横梁荷载横墙荷载m /kN 66.04.025q 2=⨯⨯==横梁荷载四至七层:m /kN 5.216.04.0255.15q 1=⨯⨯+=+=横梁荷载横墙荷载 m /kN 5.24.025.025q 2=⨯⨯==横梁荷载屋面:m /kN 66.04.025q 1=⨯⨯==横梁荷载m /kN 5.24.025.025q 2=⨯⨯==横梁荷载板传递至框架的恒载集度最大值: 楼面:m /kN 1.178.35.4q max 1=⨯= m /kN 2.166.35.4q max 2=⨯=屋面:m /kN 198.30.5q max 1=⨯= m /kN 186.30.5q max 2=⨯=2 框架上的恒载框架上的恒载由上述所算出的各参数组合而成,分为二三层、四至七层、屋面三种情况,分别如图3-2、3-3、3-4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