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2.加深对参考方向概念的理解。
二、器材设备
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路单元板(TS-B-28),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
电路中任意时刻流进(或流出)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其数学表达式为:
∑=0
I
(2-1)
i
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
电路中任意时刻,沿着任一节闭合回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其数学表达式为:
∑=0
U
(2-2)
i
电路的参考方向:
在电路中假定一个方向为参考,称为参考方向。
当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取正值,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时取负值。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在直流电路单元板(TS -B-28)上进行,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
图中X1、X2、X3、X4、X5、X6为节点B的三条支路测量接口。
4.1、验证KCL定律
测量节点B的某支路的电流时,可假定流入节点B的电流为正,并将另外两个支路的测量接口短接,再将电流表的负极接到B点上,电流表的正极接到该支路的接口上(如图2-2)。
1. 按图2-2(a)接好实验电路,再将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节旋钮沿逆时针方向调到底,然后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输出,使U1=10.00V,U2=18.00V,测出AB支路的电流I1值,并在表2-1中记下测量值。
2.将电路转换成图2-2(b)形式,测出并记录BC支路的电流I2值。
再将电路转换成图2-2(c)形式,测出并记录BE支路的电流I3值.。
3. 计算∑i I数值,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正确性。
利用电路中已知的电阻及电源电压值,应用电路定律计算出I1、I2、I3值并与测得的I1、I2、I3值比较,求出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
表2-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2、验证KVL定律
当要测量电压时,应将三个支路的测量接口短接,再取ABEFA回路为回路I,BCDEB 回路为回路II,可选取顺时针方向为绕行方向,依次测量两回路各支路的电压值。
1. 将电路转换成图2-3形式,仍保持U1=10.00V,U2=18.00V取顺时针方向为绕行方向,选择合适的电压表量程,依次测出回路I中各支路电压U AB、U BE、U EF、U FA和回路II中各支路电压U BC、U CD、U DE、U EB,并在表2-2中记下测量值。
2. 计算∑i U数值,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正确性。
利用已知的电阻及电源电压值,应用电路定律计算出上述各支路的电压值并与测得的值比较,求出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
表2-2(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数据处理,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一、利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节点B各支路的电流及回路Ⅰ、回路Ⅱ各支路的电压值。
设图2-3电路的节点B各支路的电流方向如图,取流入节点的电流方向为参考方向,则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I1+I2=-I3 (2-3)另I4=I1、I2=I5(2-4)取顺时针方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则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
回路Ⅰ:R1×I1-R3×I3+R4×I1=U1(2-5)
回路Ⅱ:R2×I2-R3×I3+R5×I2=U2(2-6)
回路ACDFA:R1×I1-R2×I2-R5×I2+R4×I1=U1-U2 (2-7)【注:由式(2-3)得I2=-I3-I1代入式(2-6)可得:I1(R1+R4-R2-R5)-I3(R2+R3+R5)=U2 (2-8),又由式(2-5)可得:I3=[I1(R1+R4)-U1]/R3 代入式(2-8)即可解得I1计算的表达式】。
由式(2-7)得I2计算=[I1计算(R1+R4)+U2-U1]/ (R2+R5) (2-9)
各支路的电压按下式计算:
U AB计算=R1×I1计算、U BE计算=-R3×I3计算、U EF计算=R4×I1计算、
U FA计算=-R4× I1计算+R3×I3计算-R1×I1计算、
U DE计算=-R5×I2计算、U EB=R3×I3计算、U BC计算=-R2×I2计算、
U CD计算= R2×I2计算-R3×I3计算+R5×I2计算
各支路的电流理论计算值:
I1计算=
I2计算=
I3计算=
各支路的电压计算值分别为:
项目U
U BE计算U EF计算U FA计算U BC计算U CD计算U DE计算U EB计算AB计算
计算值(V)
二、节点B各支路的电流测量值及回路Ⅰ、回路Ⅱ各支路的电压测量值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分别的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i.节点B各支路的电流测量值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
ii. 回路各支路的电压测量值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
[结果讨论]
测得的节点B 总电流测量值∑i I ,电压回路I 、II 的支路总电压∑i U Ⅱ、∑i U Ⅰ数值极小,可视为零值,这说明实验证实了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的正确性。
测得的节点B 总电流测量值∑i I ,电压回路I 、II 的支路总电压∑i U Ⅱ、∑i U Ⅰ数值未完全等于零值,这是由于本实验所用数字万用表误差值,加上读取测量值时存在实验者不可避免的估读误差,造成各支路电流、电压存在一定的测量相对误差值,使得∑i I 、∑i U Ⅰ、∑i U Ⅱ不能为零值。
显然,若能选用测量误差更小的仪表,减少人为的估读误差,便能使得∑i I 、∑i
U Ⅰ、∑i U Ⅱ更趋于零值,更能明显验证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