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工艺及拉伸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图4.2.3
锥形凹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1-首次拉深; 2-二次拉深 图 4.2.4 首次拉深与二次拉深的拉深力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拉深概述 4.1 拉深变形过程的分析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 4.3 非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成形的特点 4.4 盒形件的拉深 4.5 拉深工艺设计 4.6 拉深模具设计 4.7 其他拉深方法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2.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 拉深材料:机械性能、料厚、表面质量。 拉深模具:间隙、凸模圆角半径、凹模圆角半径、凹 模形状(如图4.2.3)凹模表面质量。 拉深条件:压边圈、次数、润滑、工件形状。 3.拉深系数的值与拉深次数 查表确定。 4.后续拉深的特点 压力行程曲线(如图4.2.4)。
m1 d1 D m2 d 2 d1 .......... ... mn 1 d n 1 d n 2 mn d n d n 1
工件的直径与毛坯直径之比称为总拉深系数,即工件 所需要的拉深系数 d n d1d 2 d n1d n m总 ... m1m2 ...mn1mn D Dd1 d n2 d n1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Rt 1 1.1 m ln R
Rt 3 1.1 m 1 ln R
在变形区的内边缘(即 R r 处)径向拉应力最大,其值 为:
1max
Rt 1.1 m ln r
在变形区外边缘处压应力最大,其值为:
3 max 1.1 m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t Df d 或 t Rf r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4)凹模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 平端面凹模拉深时,毛坯首次拉深不起皱的条件是 :
t t (0.09 ~ 0.17 )(1 ) D D
2uFQ
dt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2)材料流过凹模圆角半径产生弯曲变形的阻力 可 根据弯曲时内力和外力所作功相等的条件按下式计算:
W
1 t b 4 rd t 2
(3)材料流过凹模圆角后又被拉直成筒壁的反向弯 曲力仍按式上式进行计算: 1 t 'W W b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
4.2.1 拉深毛坯尺寸的确定
拉深毛坯尺寸的确定原则: 体积不变原理(拉深前毛坯表面积等于拉深后零件的表面 积 )、相似性原理。 毛坯的计算方法:等重量、等体积、分析图解法、作图法。 (1)确定修边余量 由于材料的各向导性以及拉深时金属流动条件的差异,拉 深后工件口部不平,通常拉深后需切边,因此计算毛坯尺寸时 应在工件高度方向上(无凸缘件)或凸缘上增加修边余量 。
拉深过程中某一瞬时毛坯变形和应力情况(如图4.1.5)
1.平面凸缘部分
2.凹模圆角区
主要变形区
过渡区
3.筒壁部分
4.凸模圆角部分 5.圆筒底部分
传力区
过渡区 小变形区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图 4.1.5 拉深中毛坯的应力应变情况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F dt p sin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4.1.4 拉深成形的障碍及防止措施
1.起皱(如图4.1.8),影响起皱的因素: (1)凸缘部分材料的相对厚度 凸缘部分的相对料厚,即为 : (2)切向压应力的大小 拉深时 3 的值决定于变形程度,变形程度越大,需要转移 的剩余材料越多,加工硬化现象越严重,则越 3 大,就越容易起 皱。 (3)材料的力学性能 板料的屈强比 s b 小,则屈服极限小,变形区内的切向压 应力也相对减小,因此板料不容易起皱。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 w
μα
μα Rt 2 FQ t t p 1.1 m ln b b e r dt 2rd t 2rd 2t
由上式把影响拉深力的因素,如拉深变形程度,材 料性能,零件尺寸,凸、凹模圆角半径,压边力,润滑 条件等都反映了出来,有利于研究改善拉深工艺。 拉深力可由下式求出: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2)拉深过程中的 1 max 和 | 3 | max 变化规律
1max 和 3 max 是当毛坯凸缘半径变化到 Rt 时,在 凹模洞口的最大拉应力和凸缘最外边的最大压应力。 2.筒壁传力区的受力分析
(1)压边力 引起的摩擦力 FQ 该摩擦应力为:
M
用锥形凹模首次拉深时,材料不起皱的条件是:
t d 0.031 D D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式子的要求,就要起皱。在这种情况 下,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起皱发生。最简单的方法(也是实际生 产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压边圈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2.拉裂 拉深后得到工件的厚度沿底部向口部方向是不同的( 如图4.1.9) 防止拉裂: 可根据板材的成形性能,采用适当的拉深比和压边 力,增加凸模的表面粗糙度,改善凸缘部分变形材料的 润滑条件,合理设计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状,选用拉深性 能好的材料。 3.硬化 拉深是一个塑性变形过程,材料变形后必然发生加 工硬化,使其硬度和强度增加,塑性下降。 加工硬化的好处是使工件的强度和刚度高于毛坯材 料,但塑性降低又使材料进一步拉深时变形困难。
4 rd t 2
拉深初期凸模圆角处的弯曲应力也按上式计算,即:
1 t ' 'W b 4 rp t 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4)材料流过凹模圆角时的摩擦阻力 通讨凸模圆角处危险断面传递的径向拉应力即为:
p 1max M 2 w e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图 4.2.2 拉深工序示意图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拉深系数的倒数称为拉深程度或拉深比,其值为:
kn 1 d n 1 mn dn
拉深系数表示了拉深前后毛坯直径的变化量,反映了 毛坯外边缘在拉深时切向压缩变形的大小,因此可用它作为 衡量拉深变形程度的指标。拉深时毛坯外边缘的切向压缩变 形量为: Dt dt d1 d 1t d 2t d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4.1.2拉深过程中变形毛坯各部分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4.1 拉深变形过程的分析
4.1.1板料拉深变形过程及其特点 (如图4.1.1)
因为 3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取sind 2 d 2 并略去高阶无穷小,得:
Rd1 (1 3 )dR 0
塑性变形时需满足的塑性方程为 :
1 3 m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1 0 ),经数学 由上述两式,并考虑边界条件(当 R Rt 时, 推导就可以求出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大小为:
1 Dt
1 D 1 m1 ; 2
d 1t
1
d1
1 m2
.......... ...
n 1 1 mn 1; n 1 mn .
即: 1 m
由此可知,拉深系数是一个小于1的数值,其值愈大表 示拉深前后毛坯的直径变化愈小,即变形程度小。其值愈小 则毛坯的直径变化愈大,即变形程度大。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凸缘外边向内边 1 由低到高变化, 3 则由高到低变化,在凸缘中间必有一交 点存在(如右图所示),在此点处有 1 3 所以:
1.1 m ln Rt R 1.1 m 1 ln Rt R
化简得:
ln Rt R 1 2
R 0.61Rt 即: 即交点在 R 0.61Rt 处。用R所作出 的圆将凸缘变形区分成两部分,由此圆 向凹模洞口方向的部分拉应力占优势 ( 1 3 ),拉应变为绝对值最大的主 变形,厚度方向的变形 是压缩应变。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助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