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课件
我国制剂工业现状
存在主要问题:
①制剂研发和生产加工技术较落后——部分原辅 材料的质量不过关; ②制剂品种少——发达国家一个原料药有10 种以 上制剂,我国一个原料药一般仅有2~3 种制剂; ③制剂的附加值低——发达国家药物制剂的附加 值为原料药的10 倍左右,印度为5倍以上,而我 国只有3 倍。
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
制剂生产向封闭、高效、多功
能、连续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生物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 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 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 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学科。致力于 研究从机体用药到药物排出体外全过程中有 关药物量变和质变所有问题。
北京农学院
陆 彦 luyan98@
药物类别
中药与天然药物 化学合成药 生物制品
背景知识
一、药物、毒物与制剂 药物:是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毒物:能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药物与毒物的关系:无严格界限,可相互转化。 药物的分类:天然药(动\植\矿物药、抗生素等);
效应
A
剂量
图1-1 量效曲线图
药物作用的机制
(一)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1.受体: 2.受体特性: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 3.受体分类:G蛋白偶联受体、含离子通道的受体、
酶活性受体、 细胞内的受体
4.受体功能及作用方式: 5.受体学说:占领学说\速率学说\二态模型
药物受体的分子结构模式图
剂型图片
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1、空气:氧化、碳酸化 2、温度:过高与过低 3、湿度:风化、潮解、霉变、分解 4、光线:引起氧化、还原、分解、聚合等反应 5、微生物:引起腐败、发酵、蛀蚀等 6、长期贮存:变质、失效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基本表现:生理生化机能的改变 1、兴奋与兴奋药:使生理生化机能增强 2、抑制与抑制药:使生理生化机能减弱 (二)作用方式:局部与全身作用(普鲁卡因)、直接与 间接作用(泻药) (三)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流感) 2、不良反应:副作用 、毒性~ 、变态~ 继发性~ 、 后遗效应
我国制剂工业现状
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我国制剂企业约有3500 余家,占制药工业总数的 70%左右。 以化学合成类产品为例,目前我国能生产34 个剂 型、约4000 余种制剂,制剂工业总产值、利税均 占化学制药工业的60%以上。 我国五大类制剂(片剂、胶囊、水针、粉针、输 液)年产量分别为3280亿片、756亿粒、280亿支、 105 亿支、65亿瓶,此外缓控释片产量为10.9 亿 片。
新药的研制和审批
1)新药的名称和品名依据 2)目的、依据、国内外概况 3)化学结构和组分的实验数据、理化常数、图 谱及其解析 4)生产工艺 5)稳定性的实验数据 6)药理学研究结果 7)一般毒性实验数据 8)特殊毒性实验 9)组织器官中的药物的残留及其清除规律
中药制剂已从传统剂型囊剂、滴丸剂、栓 剂、软膏剂、气雾剂等20多个中药 剂型。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发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DNA重组技 术或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他新生物技术
研制的基因、核糖核酸、酶、蛋白质、
多肽、多糖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
①药理活性强,给药剂量小,药物本身毒副 作用小。 ②分子量大、稳定性差、吸收性差、半衰期 短。 ③提取、纯化工艺复杂,极易染菌、腐败, 而失活,并产生热原或致敏物质,生产过 程要求低温、无菌操作。
药代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采 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与排泄的体内经时过程与药效之间关 系的学科,具体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 数量(或浓度)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 理用药等提供量化指标。
临床药剂学
临床药剂学(clinical pharmaceutics)是以患 者为对象,研究合理、有效、安全用药等与临床治 疗学紧密联系的新学科,亦称临床药学。 主要内容:提供特定患者所需药品的情报;临 床用制剂和处方研究;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药物剂量的临床监控; 药物配伍变化及相互作用等。 主要任务:参与临床正确选择安全、合理、有 效的药物疗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新剂型
缓释、控释制剂 经皮给药制剂 靶向制剂
新技术
固体分散技术 包合技术 微囊化技术 纳米技术 脂质体技术 球晶制粒技术 包衣技术
新辅料
辅料有天然的、合成的、和半合成的, 辅料与制剂紧密相关
新辅料的研制对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发展 起着关键作用
辅料将向安全性、功能性、适应性、高 效性的方向发展
中药新剂型
药典(pharmacopoeio) 收载疗效确切、副 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 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 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 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 用药品及其制剂,并明 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 确规定了这些品种的质 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 一、药典概述 量标准。在制剂通则中 法律约束力。 还规定各种剂型的有关 作为药品 1.内容 标准、检查方法等。 生产、检验、 供应和使用 2.收载品种 的依据。
药物剂型与DDS
一、药物剂型
剂型(Dosage form)指药物不同的给 药形式。 制剂(Preperations)则是各种剂型 的具体品种,即药物的临床使用品。
二、药物的传递系统
(drug delivery system,DDS)
缓释、控释制剂 靶向制剂(包括靶向修饰) 脉冲给药系统 择时给药系统 自调式释药系统 经皮给药系统 生物技术制剂 粘膜给药系统
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
结构相似,药理作用相似(相反)
1.量效关系定义:定量分析效应与药物剂量 间的变化规律 2.无效量、最小有效量/阈剂量、半数有效 量(ED50)、极量、最小中毒量、最小致死 量、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量(常用 量)。 3.量效曲线: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影响因素
1、来自于药物方面的因素 A、剂量:一定范围内剂量与药效成正比 B、剂型:吸收多少、快慢、F C、给药方案:剂量、途径、间隔(t1/2、C)、 疗程 D、联合用药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合理用药原则
1、正确诊断 2、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 3、了解药物的药动学常识 4、预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问题 5、避免使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 6、正确处理对因、对症治疗的关系
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辅料的作用——
1. 有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
2. 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 3.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4. 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或改善生理要求
“没有辅料就没有制剂”
辅料的应用不仅仅是制剂成型以及 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的需要,而且是多 功能化发展的需要。 药用辅料将继续向安全性、功能性、 适应性、高效性等方向发展,并在实践 中不断得到广泛应用。
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Pka、分子量 血液和组织中的浓度梯度:被动扩散 组织的血流量:与药物的运输速度成正比 药物对组织的亲和力:碘、四环素、硫喷妥钠
3、与血浆蛋白的结合:限制分布 4:组织屏障:血脑、胎盘、皮肤、乳腺
(三)药物的转化
第一步:氧化、还原、水解反应(极性) 第二步:结合反应 1、生物转化的酶系 肝微粒体药酶系(P-450): 非微粒体酶系: 2、药酶的诱导与抑制 诱导:苯巴比妥、安定、苯妥因、保泰松 抑制:有机磷、氯霉素、异烟肼等
(二)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 1.对酶的作用 2.影响离子通道 3.对核酸的作用 4.影响自身物质(递质\活性物质) 5.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6.影响免疫功能 7.改变理化条件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1、转运方式
1)主动转运 2)被动、滤过 3)易化扩散 4)胞饮、胞吐 5)离子对转运
(四)排泄
1、肾排泄:肾小管滤过、分泌、重吸收 2、胆汁:肝肠循环 3、皮肤:出汗补盐 4、乳腺:药酶不健全,防中毒 5、呼吸道:大蒜气味
肝肠循环示意图
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
2 C
1 稳态浓度
0 1 2 3 4 5 6
时间(h)
100 80 剂 量 百 分 比 ( % )
吸收部位的药物 代谢物
发酵类制药 化学合成类制药 提取类制药
中药类制药
生物工程类制药
混装制剂类制药
原料药与药物制剂
原料药:化学合成药物、天然药物
(提取类与中药)、 生物技术药物
药物制剂:药物的临床使用品
从原料药到药物制剂
混装制剂类制药指采取不同的物理工艺途径, 将各类原料药与一定的辅料通过混合、加工 等制造各种药物制剂的生产过程。 任何一种药物都必须以适宜于患者使用的安 全、有效、稳定的给药形式(即剂型)予以 应用,而一种药物制成多种剂型的制剂产品 才能更好、更大程度地满足临床使用需要。
合成药(磺胺、氟哌酸、普鲁卡因); 生物药(酶、生长激素、疫苗等)。
药物的制剂与剂型
(一)剂型与制剂 剂型:原料药经加工制成的安全、稳定的应 用形式称为剂型。 制剂:根据药典、制剂规范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 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剂称为制剂。 (二)剂型的分类 1.液体剂型:注射剂、溶液剂、酊剂与醑剂、合剂、乳剂、 擦剂、煎剂及浸剂、流浸膏\浸膏 2.气体剂型:气雾剂 3.半固体剂型:软膏、糊剂、舔剂、浸膏剂 4.固体剂型: 预混剂、可溶性粉、片剂、胶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