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A)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A)

4.羽觞又称耳杯,是战国秦汉常见的漆器器形。

( )
5.宋代官窑瓷器的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等开片。

()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
确答案的号码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
1.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______主。

()
A.宽带纹
B.折线纹
C.斜线纹
D.三角纹
2.蛋壳陶的制作采用_______的方法。

()
A.捏制
B.镶嵌
C.轮制
D.泥条盘筑
3.下列装饰纹样周代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样。

()
A.饕餮纹
B.象纹
C.蟠螭纹
D.环带纹
4.中国古代玻璃多属___________玻璃。

()
A.钠钙
B.钠铝
C.铅钡
D.铅铝
5.古代的透光镜主要制作于。

()
A.战国
B.西汉
C.秦
D.魏晋
6.秘色瓷为_____时期的特色越窑。

()
A.唐
B.五代
班级
学号
C.宋元
D.明清
7.粉彩瓷器最早出现于。

()
A.宣德年间
B.嘉靖年间
C.乾隆年间
D.康熙年间
8.宋代的景德镇窑以烧造富有特色的器著称。

()
A.白瓷
B.黑瓷
2.简述唐代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

C.青瓷
D.影青瓷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简述周代染织工艺中的“十二章”纹样的含义。

五、论述题 (每小题15分,共30分。

)
1.试述六朝画像砖和汉代画像砖的区别。

2.试述汉代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和装饰图案手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 原始彩陶文化中,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有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

2.商周青铜器工艺美术中,青铜是红铜与锡的一种合金。

3.饕餮纹又称怪兽纹(或兽面纹),它是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多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

4.充分反映了秦代陶塑工艺美术的卓越技艺的是陕西临潼发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5.汉代漆器的胎主要有木胎、竹胎和夹纻等种类。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植物纹样的代表是莲花纹和忍冬纹。

7.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经常采用黄、绿、褐三种色釉。

8.明代宣德时期青花瓷器的原料是南洋输入的“苏泥勃青”。

二、判断题(判断每小题的题干是否正确,并将对或错的答案填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10分)
6.中国的彩陶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错)
7.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对)
8.战国时期的四神纹包括青龙、白虎、玄武、朱雀。

(错)
9.羽觞又称耳杯,是战国秦汉常见的漆器器形。

( 对 )
10.宋代官窑瓷器的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等开片。

(对)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
1.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______主。

( A )
A.宽带纹
B.折线纹
C.斜线纹
D.三角纹
2.蛋壳陶的制作采用_______的方法。

(C)
A.捏制
B.镶嵌
C.轮制
D.泥条盘筑
3.下列装饰纹样周代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样。

( D )
A.饕餮纹
B.象纹
C.蟠螭纹
D.环带纹
4.中国古代玻璃多属___________玻璃。

(C)
A.钠钙
B.钠铝
C.铅钡
D.铅铝
5.古代的透光镜主要制作于。

( B )
A.战国
B.西汉
C.秦
D.魏晋
6.秘色瓷为_____时期的特色越窑。

( B )
A.唐
B.五代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试题(A卷)答案
(适用班级:0720771\0720772\0720773)
C.宋元
D.明清
7.粉彩瓷器最早出现于。

(D )
A.宣德年间
B.嘉靖年间
C.乾隆年间
D.康熙年间
8.宋代的景德镇窑以烧造富有特色的器著称。

( D )
A.白瓷
B.黑瓷
C.青瓷
D.影青瓷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简述周代染织工艺中的“十二章”纹样的含义。

“十二章”是古代帝王服装上的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十二种图案,从西周以来一直为历代帝王采用。

(2分)“十二章”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做绘(是将它们画在衣服上),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稀绣(是将它们绣在衣服上)。

日为圆形中间饰鸟;月为玄月,汉代后圆形中饰蟾蜍或玉兔;星星辰多以北斗七星表示。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

汕为山形,取其镇,取其人所仰,也具有能兴雷雨的意义。

龙,取其变;华虫,做雉形,意为华丽的鸟,取其文。

(4分)宗彝,即虎,仰鼻岐尾,是一种智兽。

藻,即水草,取其洁。

火,作火字形,取其明。

粉米,作谷粒形,取其养。

黼为斧形,刃白身黑,取其断。

黻为两己相背,黑青相次,有背恶向善的意义,也有君臣离合的意义。

总之,“十二章”纹样都贯穿着儒家伦理道德的含义,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

(4分)
2.简述唐代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

唐代的金银器工艺很发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唐代的金银器大多有精致的装饰花纹,这种装饰花纹有用毛雕的,有用浅浮雕的。

(2分)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不同时期。

(2分)早期多用忍冬纹,作法工整精细,纹样程式化,富于装饰性;(2分)中期多以鸟或花朵为中心组成团纹,四周围绕缠枝,具有繁缛、富丽的风格,反映出盛唐时期的华美和丰满;(2分)晚期则多为单独的花枝或动物,常采用对称的格式,具有写实作风。

(2分)
五、论述题 (每小题15分,共30分。

)
1.试述六朝画像砖和汉代画像砖的区别。

六朝时期的画像砖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汉代的艺术传统,更富于人间的生活情趣,也渗入了复交的宗教色彩。

和汉代相比有很大区别。

(2分)
区别主要有4点:
1。

汉代画像砖多为一砖一画,而六朝则成为整体性和主题性的大型砖印壁画,一个题材往往用几十块砖或几百块砖组成。

这种大型画像砖,不仅在整体设计上,而且在生产上都有相当大的难度,没有高度的工艺水平是指做不出来的。

(3分)
2。

题材内容的发展。

六朝画像砖除汉代流行的车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兽等题材外,还表现了圣贤高士,各具有现实生活气息。

(3分)
3。

除动物纹外,莲花卷草,山石树木,已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3分)
4。

六朝画像砖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表现各种形象,并多为浅浮雕的立体效果。

(2分)
5。

它不同于汉代的质朴古拙,而具有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

(2分)
2.试述汉代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和装饰图案手法。

汉代的装饰风格主要用质、动、紧、味四个字来概括。

(1分)质、它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

但古拙而不呆板,朴质而不简陋。

动,流动的云气纹,使装饰面产生多样的变化。

生动的飞禽走兽,富有劲健的生命力。

漆器、织锦、金银错的装饰,都使人产生一种动感。

紧,汉代的装饰是满而不乱,多而不散。

是紧中求疏,疏中有密。

紧凑而不繁缛,填充而不堆砌。

味,指装饰味,汉代的纹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即样式化的装饰美。

这种装饰美耐人寻味,富有韵味。

(3分)
汉代的装饰图案表现手法有4个特点:
1.变形的处理上应用了剪切法。

汉代图案在刻划形象方面,多用剪影法的侧面
处理,因此它侧重于观察物象的特征和性格,表现其典型的动态。

(2分)
2.构图的处理上应用了分割法。

装饰画法多用线作分割处理,有画像石的分割
直线,尤漆器、织锦的云气纹曲线。

即运用散点透视,达到连续展开的效果,
又取得穿插组合的统一的效果。

(2分)
3.装饰的处理上应用了填充法。

汉代的装饰是空间填物,不流余白。

画像石的
人物之间,漆器、织锦的云气纹之间,大多填以各种动物,或填以文字。

大小相宜,动静相间,交映成趣。

(2分)
4.材料的处理上应用了减地法。

减地法主要应用于石刻。

画像石多用保留装饰
的物象,而剔去纹样以外的空间,既省工省料,又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