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变量

研究变量


二、假设的建立
1.什么是研究假设
对研究涉及的主要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设想
1、教室里有一盏灯没亮,我们会去×××
自变量:所做的尝试
2、开发儿童智慧潜力
因变量:灯亮不亮
自变量:去做认为能开发儿童智慧潜力的行为 因变量:儿童的智力潜力是不是被开发了
2.研究假设的基本特点:
推测性
科学性
可检验性
二、假设的建立
适用范围:
两种具体方式:
总体差异程度小且数目较小
抽取样本较小
抽签 随机数目表
3.1 简单随机抽样
随 机 数 目 表
研究样本的抽取
3、取样的基本方法
3.2 系统随机抽样
抽样比例计算公式k= N n (k:抽样比中抽取100人作为样本,抽取比率为? 抽取比率为10。按学生名册或者学号,从1至10中,随机选取第一个样本单位, 比如这个号码是6,然后做等距抽样,6,16,26,36· · ·· · · 直到选够这100个数为止。
3.假设的分类
3.1按照假设的形成分类
归纳假设
是在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 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经验定律。
演绎假设
是从一般原理或理论出发,依据这一理论推导出一些具体 的结论(假设),然后把这些结论(假设)应用于对具体现象 的说明和解释
二、假设的建立
3.假设的分类
在确定研究的主要变量后,还要进一步了解变量的性质
① 教师对新教材认同情况的调查研究 ② 上海市小学五年级学生语文识字量调查 ③ 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
那么我们通常将其主要变量看作独立的、不相关的个别变量
一、明确变量
4.界定研究变量
4.1确定主要变量 相关因果研究
① 上海市小学生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② 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研究样本的抽取
一、总体、样本、取样的基本概念 二、选取样本的基本要求 三、取样的基本方法 四、研究样本结构的确定
研究样本的抽取
1、总体、样本、取样的基本概念 假设一个调查 需要对某个学校的学生信息素养进行 调查 若共有15000名学生 随机抽出了400名学成作为研究对象
总体 个本 样本
样本容量
研究样本的抽取
2.研究中主要涉及的四种变量
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初二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
2.1 自变量
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
1、防止自变量的混淆以及保持自变量的单纯性问题 2、注意在实验中的复合自变量的问题
2.2 因变量
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反应的变量 它的变化是由自变量的变化所产生
一、明确变量
一、明确变量
3.研究变量中的相互关系
要推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通常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共变关系 时间顺序关系
因果关系
无关变量的控制
一、明确变量
4.界定研究变量
4.1确定主要变量
是指与研究目的直接有关联的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或测量并希望从中获得研究结果的变量
① 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的调查 ②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③ 小学语文创造性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一、明确变量
4.界定研究变量
4.2确定相关变量
背景变量
无直接联系 研究结果更严密可靠
主要指被试的一些基本特征
调节变量
本身就是一种次自变量
一、明确变量
4.界定研究变量
4.3确定控制变量(控制干扰变量)
老师授课时数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差异、
教材的使用、 教师的教法、等等
研究样本的抽取
3、取样的基本方法
3.3 分层抽样 3.4 整体抽样
研究样本的抽取
3、研究样本的结构确定
一般估算样本容量大小的公式为
n
=
t2 2
d2
其中: t = 标准误差的置信水平 = 总体标准差 d = 允许误差(抽样误差范围)
分析研究变量 建立课题假说
四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变量、调节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条件因素:研究课题的限制性条件
二、假设的建立
5.研究假设的陈述方式
5.1
描述式陈述
例: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降低与其他幼儿合作的机会。
C X Y
条件因素用C表示、自变量用X表示、因变量用Y表示
相关关系形式表现:在C的条件下,X具有Y的性质
二、假设的建立
5.研究假设的陈述方式
3.2按照假设中两个变量所期望的相关或差异
指出了相关或差异的特点
定向假设
语言表达能力上女生强于男生
单纯指出那里存在一个相关或差异
非定向假设
语言表达能力上男生和女生有差异
零假设
假定变量间无差异或无相关的假设 运用方法A教得的3年级学生的平均阅读成绩等于通过方法B教得的
二、假设的建立
4.研究假设的基本要素
分析研究变量 建立课题假说
衡阳师范学院
分析研究变量 建立课题假说
一、明确变量
二、假设的建立
一、明确变量
1.什么是研究变量?
不同的人对其解释是相同的
常量
研究中的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特征或条件。
变量
指与研究相关的、而且是可以测评的可变因素或条件。
变量
如: 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初二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 常量
一、明确变量
变量
界定研究变量:确定主要变量、确定相关变量、确定干扰变量 分类: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定向假设、非定向假设、零假设
研究假设
基本要素:条件因素、自变量、因变量 陈述方式:陈述式、条件式、差异式、预测式陈述
分析研究变量 建立课题假说
结合你们自己的研究课题,尝试来分析一下: 1、哪些研究变量 2、确定好主要研究变量间的关系 3、选取合适的研究假设陈述方式并表述出来
2.研究中主要涉及的四种变量
2.3 干扰变量
除自变量以外可能影响因变量、因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
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初二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
2.4 调节变量
是一种特殊的变量,具有自变量的作用,也称之为“次自变量”
目的是为了了解它怎样影响或改变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明确变量
3.研究变量中的相互关系
5.2
条件式陈述
例:对于小学某年级的学生,在英语课的教学中,如果利用多媒体情境设计 式的教学,能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使长期记忆效果达到××标准以上。
X Y 相关关系形式表现:在C的条件下,如果有X,才有Y C X
二、假设的建立
5.研究假设的陈述方式
5.3
预测式陈述
例: 例:小学生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学习时,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 学生的注意保持率将逐渐下降。
2、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 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学习指导的研究
1、从研究对象上限定研究总体 2、抽样—随机 3、取样避免较大偏差 4、合理确定样本的大小
研究样本的抽取
3、取样的基本方法
3.1 简单随机抽样
3.2 系统随机抽样
3.3 分层抽样 3.4 整体抽样
研究样本的抽取
3、取样的基本方法
3.1 简单随机抽样
Y 相关关系形式表现:在C的条件下,随着X的改变,Y也会发生变化 C X
二、假设的建立
5.研究假设的陈述方式
5.3
差异式陈述
例: 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使用过程中,教育技术学专业老师和非专业老师的 使用效果存在差异。
Y C X
相关关系形式表现:在C的条件下,X1的Y1与X2的Y2之间存在差异
在语言表达上,男生和女生存在差异
通常研究的主要变量大都在研究题目中显示
一、明确变量
4.界定研究变量
4.1确定主要变量
① 课程改革的整体实验研究 ② 教学中应“动手做”的实验研究 ③ 主体性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研究主题”、“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 的叙述中去寻找主要变量
一、明确变量
4.界定研究变量
4.1确定主要变量 描述性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