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早期脑梗塞

超早期脑梗塞

超早期脑梗塞的CT诊断
超早期脑梗塞定义
超早期脑梗塞主要是指发病6h以内 的脑梗塞。
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及相关概念
病理生理
当脑的血流量降低到 <12~20ml/(100 g · min) 时,会产生脑的血供不足 ,微循环灌注障碍 ,AT P生成减少、耗尽,细胞膜Na-K泵功能丧失,细胞 外Na+、Ca2+进入细胞内,同时细胞内无氧酵解酸 性代谢产物积聚,细胞内渗透压升高,使细胞外水 分子进入细胞内 ,产生细胞毒性水肿。大约在缺 血4~6h后,血脑屏障破坏,血管内容物渗出,产生 血管源性脑水肿。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的价值
• 排除脑出血 • CT平扫不作为超早期脑梗塞常规 影像诊断方法,但出现以下的几 个CT平扫征象可提示有超早期脑 梗塞的可能
影像学表现-CT平扫征象 一、局部脑实质密度轻微降低
临床怀疑脑梗塞的患者,CT平扫示左 右大脑半球对称区脑实质 CT 值差别大于 1.8 ( △ Hu )时,应短期内复查 CT 或做进 一步检查除外脑梗塞。
• 脑岛侧面由大 脑中动脉供血 ,同时为前循 环和后循环侧 支循环的最末 端,对于脑血 管缺血极为敏 感,影像学中 常通过岛带症 描述脑缺血的 急性阶段。
上述CT平扫征象出现几率与阻塞动
脉大小与梗塞面积大小有关。
局部脑回变平、增宽,脑沟变浅、 消来自和轻微的占位效应 。影像学表现-CT平扫征象
四、豆状核轮廓模糊
1.全部豆状核境界不清( M1段蝶骨嵴段闭塞)
2.壳核后部境界不清(岛段屏状动脉供血障碍)
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24小时复查颅脑CT所见证实:
影像学表现-CT平扫征象
五、岛叶皮质境界不清
脑岛灰、白质境界模糊 , 呈均一很淡 的低密度影,又称岛带消失征 , 是脑梗塞 超早期CT表现中最敏感的指标。
影像学表现-CT平扫征象
二、脑动脉高密度征
• 表现:一段脑动脉的密度高于同一支脑 动脉的另一段或其他动脉的密度
• 意义:表示动脉闭塞后血栓或栓塞形成 于动脉内
右侧大脑中动脉可见高密度影
同一病例,11天后的检查:
再来一个大脑中动脉致密征:
三天后复查证实:
影像学表现-CT平扫征象
三、局部脑肿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