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机械设计综合实践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机械设计综合实践


3 学时
实验六
典型传动部件效率综合实验
2 学时
六、 教学策略与方法
1、阐述基本原理,现场指导设备操作方法;
2、通过举例和引导,让学生们自行判断设计成果的正确性;
3、对学生设计进行点评,增强识别错误的能力;
4、实验数据测量与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实验的理解和工程技术的运用。
七、 考核方式
实验动手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综合评价。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
《机械设计综合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302214010
课程类型:
选修课
Course Code: 302214010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综合实践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Elective 本科二年级学生
Course Nam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Mechanical Design
2013 年。
本实验课程主要开展典型平面机构运动学分析、轴系组装、减速器拆装、动平衡、范成 法绘制渐开线齿廓、典型传动部件效率测试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课本知识,加深印象,同时通过拆装了解减速器内部构造,自己组装轴 系解决轴系装配要点。通过实验加深理解,锻炼动手能力。 二、学习目标
八、 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报告成绩 100%,实验出勤不佳、实验表现不佳者总分基础上扣除相应分数(1-10
分)。课程共六个实验,其中轴系组装占 40%,减速器拆装占 20%,其余四个实验各占 10%。
九、教学参考书与其他相关教学资源(如网上教学资源等) (1)高山,王幼君,《机械工业基础感知实践》,自编教材; (2)邓宗全,于红英,王知行,《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3)孙志礼,闫玉涛,田万禄,《机械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年; (4) 任秀华, 邢琳,张秀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识。
本实验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1、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2.1, 3.3。
五、建议教学进度
项目一
实验内容、实验分组及要求讲授 1 学时
实验一
基本平面机构设计及运动学、动 2 学时
力学实验
实验二
范成法绘制渐开线齿廓实验
2 学时
实验三
动平衡实验
2 学时
实验四
轴系组装和测绘实验
4 学时
实验五
减速器拆装实验
准,确定轴上键的尺寸,同时通过装配自行设计减速器轴系的结构。通过实验,加深对减速
器内部结构的认识,了解减速器应具备的结构特点和各零部件的功用,培养根据实物描绘传
动示意图和画轴系装配图的能力,掌握标准零件—键的选用方法。
本实验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1、3、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2.1 ,4.1, 10.1。
Automation
大纲执笔人: 何俊
大纲审核人:
梁尚明
Edited by: He Jun
Inspected by:
Hale Waihona Puke Liang Shangming一、课程简介 机械设计综合实践是以实验教学为主的课程,目的是帮助同学们理解机械设计的相关知
识,并通过实验将理论转化成实践,通过工程实践来强化认知,提高认识,同时通过观察分 析实际模型,拓展视野,通过实际来解释书本知识,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学时/学分: 16/1
Audience: 授课语言:
Sophomore 中文
Credit
16/1
Language of
Chinese
Hours/Credits 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Ⅰ)-1、2、机械原理 Prerequisite: Mechanical Graphics (Ⅰ)-1、2, Mechanical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Mandarin 机械工程系
Course offered by: Department of
Principles
Mechanical Eng.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Intended for: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学习目标 3
(10)针对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 运行等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 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撰写机械 设计制造领域的报告、设计文档,进行陈述 发言,能够回应指令并清晰表达,具备一定 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 和交流。
10.1 能够通过语言、文稿等 方式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具 备人际交往能力和基本的外语 交流能力,能够针对机械工程领 域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复 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 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 法,针对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等 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设计、 实施实验,获取、分析和解释数据,并通过 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对 于 机 械 工 程 领 域 设 计、制造、运行中的复杂工程问 题,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 学方法,设计相应的实验;
实验六、典型传动部件效率综合实验(2 学时)
实验内容与要求:运用传动部件综合效率实验台测试典型传动部件的传动效率。要求掌
握传动部件传动效率测试方法,并能获取相应的实验曲线。通过实验曲线,掌握典型传动装
置效率伴随负载的变化情况。本实验以带传动为测试对象,通过测试掌握带传动的传动特点
和传动效率变化情况,验证带传动的最高效率,演示打滑现象,增强对带传动过载保护的认
学习目标 4
四、 教学基本内容
项目一:实验内容、实验分组及实验要求讲授(1 学时) 实验内容与要求:讲述各实验项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过程、注意事项、数据采集的要求、 实验报告撰写规范和实验分组情况。通过讲述,让同学们了解各实验的原理,仪器设备使用 要求,同时加强机械专业标准规范的学习,明确轴系设计要求和减速器拆装测绘要求。 本项目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0.1。 实验一:基本平面机构设计及运动学、动力学实验(2 学时) 实验内容与要求: 通过对典型机构—平面(导杆)滑块机构和平面凸轮机构的运动参 数的测试,推导验证机构的运动特点,明确机构应用场合,掌握机构运动学参数对机构设计 的意义。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协同实验能力。 本实验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1、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2.1 ,3.3。 实验二:范成法绘制渐开线齿廓实验(2 学时) 实验内容与要求:运用范成法原理描绘渐开线齿轮齿廓(标准齿形、变位齿形),通过 图纸和相关公式计算,找出标准齿形和变位齿形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该实验,加深对齿轮轮 廓各部分参数的理解,同时通过实验理清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内在关系,了解齿轮的设计 和齿轮制造的方法。 本实验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1、2、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2.1 ,3.3,10.1。 实验三:动平衡实验(2 学时) 实验内容与要求:讲述平衡的相关知识和动平衡机的操作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动平衡实 验,并记录相关数据。要求掌握平衡的定义、分类以及作用,区分静平衡、动平衡的适用范 围和平衡条件,掌握静平衡、动平衡的计算方法,运用动平衡机实现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本实验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1、2、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2.1 ,3.3,10.1。 实验四:轴系组装和测绘实验(4 学时) 实验内容与要求: 按照所给定的零件种类和规格,自己设计轴系,并且运用机械装配 示意图的形式反映轴系设计的成果。要求同学们了解零件尺寸的含义和标准件的相关标准, 掌握轴系组成、各零部件的功用、零件的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方法、轴承的安装形式和轴系 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运用标准画法描述轴系结构。 本实验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1、3、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2.1,4.1,10.1。 实验五:减速器拆装实验(3 学时) 实验内容与要求:分组对减速器进行拆卸和装配,观察减速器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各零 部件的功用,掌握齿轮减速器的传动布置形式,测绘中间轴装配示意图,通过测量和查阅标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 学和机械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识别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 运行中的关键问题与参数;
3.3 针 对 机 械 工 程 领 域 设 计、制造、运行中的复杂工程问 题,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 统、单元(部件)或机械制造工 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 现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 1 学习目标 2
3、能够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自行设计组装典型部件—轴系,并运用专业图纸表达轴系 结构,能分析轴系各零件的功用和轴系的正确性。通过减速器实物拆装,了解减速器内部结 构和各零件的结构,掌握减速器各部分的功能,并学会用图纸表达减速器的装配关系,掌握 减速器的设计要点;
4、掌握专业技术语言,能通过图纸进行信息交流和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三、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学习目标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 程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信息检索、文献研 究,对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等方 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分析、 评价,并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产品 功能原理方案、零部件及机械系统,或针对 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复 杂工程问题,拟定相应的设计、制造、运行 方案,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文化以及环境因素,体现创新意识。
1、能够将理论教学中各零部件与具体实物建立联系,认识各零部件的性能参数和尺寸
参数,能通过尺寸参数正确识别零部件,并对标准零件进行选型; 2、能够通过实验测试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典型平面机构的运动特点、渐开线齿轮齿廓
尺寸参数变化、典型传动装置传动效率,掌握动平衡的计算方法和测试方法,能通过实验数 据来得到实验结论,呈现零部件、机构工作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