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这篇课文被编排在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组课文,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抓住神话故事的“神奇”特点,一这个为话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并让学生给让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做上记号。
当时在设计的时候我在想学生肯定会觉得盘古竟然能睡一万八千年真是太神奇了;学生也许还会觉得盘古用一把斧头就能把天地给神奇的劈开;或许他们还会觉得盘古会随着天地一起长很神奇;还会对盘古身体发生那么多的变化而感到不可思议......但是上课的时候,却不是很理想,因为我发现三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他们竟然不能独立的发现问题,还需要我的引导,我突然意识到,是不是我们平时教的太多,而孩子们自己学的太少了?虽然教案我设计到了这些有趣的问题,但是孩子们似乎还不会完整的表达出来。
所以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准备,多锻炼。
好好设计自己的课堂,让自己少教点,让孩子多学点。
教会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我上起课来轻松,孩子们也会觉得自己收获了不少。
还有一点就是我提前设计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盘古是怎么把天地分开的?第二个问题是盘古把天地分开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虽然孩子们在课堂上很顺利的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但是课后一想,我觉得我实实在在的剥夺了孩子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利,这些问题是很显而易见的,如果当时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能在我的指引下,让孩子们自己发现这些问题。
我想他们肯定又进步不少。
这也是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下就是我重新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兴趣盎然说神话,简单揭题。
1.出示多媒体图片(印有神话故事名称的图片: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神话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说一说)
3.教师小结:原来这些题目都是以“谁干什么”呈现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盘古开天地》,谁来说说,是什么意思呢?(板书:盘古开天地)
4.指名说一说。
(盘古开辟了天和地)
5.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这篇课文里,你对盘古这个人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
二、自主通读神话,初感神奇
1.提出阅读要求:
(1)理解生字新词,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文中如“隆隆的雷声”这样的好的词语。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多媒体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指名读一读。
再齐读。
(2)教师强调要点:
字音:逐、丈、创是翘舌音,滋是平舌音。
混沌的读音不能读错。
字形:润不能再王字上面加一点。
(3)知名说一说找到的好词。
(学生说教师多媒体同步出示)
4.理清条理
(1)故事肯定有本身的起因、经过、结果,接下来谁来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
(2)小组代表反馈,教师引导。
故事的起因: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周围一片漆黑。
故事的经过:盘古抡起斧头猛劈,天和地分开后,他用自己的头顶着天,用自己的脚蹬着地,累到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故事的结果: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情境品读神话,感悟神奇
1、读完课文后,你们对盘古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呢?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盘古是怎样把天地分开的?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3、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看看盘古石怎样把天地分开的。
(1)播放盘古开天地的动画视频资料:漆黑的宇宙在盘古猛劈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结合书上的内容说一说吗?
(2)学生观看后,指名反馈。
(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
(3)真是太神奇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神奇的画面。
(4)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里用到了很多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5)学生反馈,读中积累。
4.音乐渲染,读中感悟。
(1)教师播放音乐,以课文插图为背景:盘古就是这样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让学生站起来,使劲蹬地,双手向上托起状。
)
师:一个月过去了,盘古就这样____ 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年过去了,盘古就这样____ 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年又过去了,盘古就这样____ 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生:盘古也累到了。
(2)盘古为了什么累倒了?(把天地分开)
(3)盘古为了谁累倒了?(人类)
5.小结:这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这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巨人。
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内容。
四、大胆想象神话,创造神奇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4自然段,想象一下画面。
2.出示练习,学生口头完成。
(多媒体出示一下内容,学生口头回答后,再出现在屏幕上的括号里)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
他的四肢,变成了();
他的肌肤,变成了();
他的血液,变成了();
他的汗毛,变成了();
他的汗水,变成了();......
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句子,他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
4.同学们想一想,盘古的身体只发生了这些变化吗?(不是)
5.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
6.请同学们大胆想象:盘古的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他的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生汇报自己的想象。
(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8、是不是我们的山川河流真的是盘古的身体变成的?(当然不是)
9、小结:原来啊,这是古时候人们无法解释自然现象,而发挥出的一种丰富而大胆的想象。
10、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课堂总结
1.同学们,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我们感受不到他的气息,但是风在云在;他的双眼不在,但是但是人类从此有了光明;他的血液不在,但是江河在奔腾......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类,多么伟大啊!
2.拓展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如此深邃,同学们课后可要好好读一读,好好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