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课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盘古开天地》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课。

*主要讲了有个叫盘古的巨人一觉睡醒,一把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以下是精心准备的小学课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小学课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混沌”等词义。

3、体会盘古的勇敢、伟大、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2、你们的书读得真多,知识真丰富,老师要把下面这个神话故事奖励给爱读书的孩子们。

二、由喜闻乐见的动画过度到课文的学习1、看动画《盘古开天地》。

2、谁能说说这个神话的名字是什么?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

(板书课题)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打开课本,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对哪儿特别感兴趣,就多读几遍。

自由朗读。

四、紧扣“神奇”,品读课文(一)、故事神奇在哪儿?找找并用笔做上记号,读一读。

(二)、学习劈开天地,体会盘古的伟大。

1、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找出反义词和近义词。

3、朗读这一段。

4、天地劈开后,盘古又是怎么做的?5、做动作理解盘古的艰辛、伟大。

(三)学习创造世界,体会神奇。

1、盘古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地形成了,盘古却累得到下了,盘古倒下后,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3、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下来,再抄到积累本上。

4、学生勾画、摘抄。

5、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填。

6、同学们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盘古到下后身体变化的画面,你看到了吗?7、那再让我们把这雄壮而动人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读出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吧。

五、拓展练习盘古的()变成了()。

六、总结全文。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小学课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劈、浊、丈”等7个生字,会写“微、劈、缓”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和会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播放音乐)(课件出示2)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课件出示3:古代神话故事图片)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神话故事;都是成语;都写了谁干什么。

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

(板书:12盘古开天地)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劈、浊、丈、隆、肢、躯、液”(课件出示4)劈: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p”;浊: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chnɡ”;隆:“隆”和“降”是形近字,不要读成“jinɡ”;躯:“躯”和“区”是形近字,都读“qū”。

3、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劈、缓、浊、丈、撑、竭、累、血、液、奔、茂、滋、宗”(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缓、浊、撑、竭、液、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接读课文,纠正读音。

(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

)6、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哪些理解?(简单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7、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混沌一片)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n)沌(dn)一片,像个大鸡蛋。

)8、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盘古拿起斧子猛劈,将天和地分开,他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天地合拢。

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课件出示6)9、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同学交流,集体订正。

三、朗读提升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布置作业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盘古,初读了课文。

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听写几个词语。

1、听写词语:浑浊劈开肌肤血液茂盛祖宗(课件出示8)教师集体订正。

2、谁能把课文的主要意思说一说:盘古将黑暗的天地分开,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个信息?(1)先自己读,然后齐读,读出伟大的盘古。

(2)说说对盘古的印象。

(3)读最后一段。

二、研读文本,体会伟大(一)出示词语:(课件出示9)混沌一片黑乎乎轻而清重而浊缓缓上升慢慢下降1、指名读。

2、找找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是用来写什么的?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句式:(课件出示10)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

3、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

齐读课文第一段。

4、出示句子:(课件出示11)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

(板书:开天辟地)齐读。

找出其中的反义词。

(二)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2)拿起劈顶撑1、齐读。

2、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它们是用来写谁的?读有关句子,想象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

出示课件,学生看图想象。

(课件出示13)引导学生在读懂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

(板书:顶天立地)过渡:巨人的神力也是有限的,盘古终于累倒了。

(三)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4)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1、指名读。

2、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的,是用来写什么的?师: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课件出示15)他呼出的气息——;他发出的声音——;他的双眼——;他的四肢——;他的肌肤——;他的血液——;他的汗毛——;他的汗水——。

同桌对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身化万物)3、交流发现,反馈:(课件出示16)(1)他的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举例)(2)句子前后有联系。

(3)总分段式。

(4)并列句式。

……(读读,体会语调的变化。

教师范读)4、师:盘古临死了还想着为人类造福,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5、师: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段中的“……”。

请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仔细思考,写下来。

6、反馈交流。

(四人小组合作展示,学着课文的样子,先说“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师: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说什么?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示这美丽的画面。

(齐读第五自然段)指导朗读:排比段读出语调的高低。

7、师: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8、师: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辉煌……这一切,全是因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三、拓展延伸,体会精神1、“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这句话非常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着人类对盘古的无限敬仰与赞叹。

(师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2、课件出示盘古身体各部位的变化。

(课件出示17)师引读。

3、指名复述这部分课文。

(课件引导)(课件出示18)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1、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盘古。

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同学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

2、布置作业:课后寻找其他的英雄神话,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