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研工作考评细则

教科研工作考评细则

教科研工作考评细则| 作者:lcs | 来源:本站原创 | 添加时间:2008-1-9 8:20:48一、总则1、为进一步实施“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战略,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激励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兴趣与热情,规范教科研行为,提高教科研成效,依据上级教科研工作的有关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细则。

2、本办法考核对象为教研组、课题组及正式在编教职工。

二、基本要求(一)、对教师个人的要求1、认真参加教研活动。

2、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3、撰写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或专题总结。

4、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5、认真撰写教学设计、案例或教学随笔。

`6、按要求上好教学公开课。

7、按要求自制教具或课件。

(二)、对教研组的要求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

2、教研组成员研究氛围浓,合作关系好。

3、校本教研组织有序,过程详实,活动效果好。

4、有相应的教研活动记录和材料汇集。

5、本组教师专业发展成绩突出,教学质量高。

(三)、对课题组的要求1、有科学、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

2、有具体的课题研究活动计划及活动记录。

3、有丰富、详实的过程研究记录及相应的材料汇集。

4、每学期有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5、课题结题时,有完整的研究报告及相应的材料。

(四)科研成果的界定1、学期内根据学校要求获得的教学能手、2、教学论文、金点子、教学创新等案例、公开课等获国家、省、市、区级别奖的,分别加3分、2分、1分、0.5分。

(多篇可累计加分,最高3分;同一篇获多层奖的只记最高级别的。

)本学期获得上学期教学成果证书的,按规定计入本学期该项目考核3、论文发表在重点CN刊物发表(含专著出版)10分;一般CN(含准CN)刊物发表(含教材、教辅编写1万字以上)8分;市级以上刊物发表6分,校级刊物发表5分。

辅导学生4、辅导学生每发表一篇习作积分2分,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竞赛参照成果获奖的50%得分。

三、考核办法1、考核加分:教师在教科研过程中取得成绩、荣誉等,可依据学校《结构工资制实施办法》中月考核、学期综合考核的有关规定对“教科研工作”部分进行加分核算,其他考核中的相关部分也一并体现。

2、报销费用:经学校批准,教师参加校外各级各类培训、研讨、赛优活动的费用可全额报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成果评比的评审费用,也可视情况定额报销。

3、经费支持:经学校批准立项的课题、教师教科研成果的推广等,学校在各项经费使用上予以大力支持。

4、物质奖励:教师的赛课、论文、辅导学生等专业发展成果可依据学校《专业发展成果奖励条例》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5、评选先进:学校每年组织评选一次“教科研先进个人”,发给获奖证书和一定物质奖励。

每年评选一次“先进教研组(课题组)”,发给获奖证书。

6、优先推荐:对于积极参与教科研并取得一定成绩者,优先岗位聘用及推荐评选先进、职称晋升等。

四、惩则1、考核扣分:基本要求为考核必达要求。

对达不到基本要求的个人及教研组、课题组,按相应分值扣分,直至扣完为止。

2、推荐否决:对当年内没有完成论文相应分值的教师,学校将不予推荐评选先进(含年度考核)、职称晋升。

五、附则1、本细则经学校教代会通过后实施。

2、本细则解释权归校长室。

盐城市尚庄小学教科研工作考核细则副标题:作者:校长室文章来源:校长室点击数:更新时间:2005-7-4为了进一步凝聚我校教科研骨干力量,调动全校教学人员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加快教科研兴校的步伐、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教科研工作考核细则”如下:一、课题立项、结题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校级实验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时间内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每学期定期完成研究的有关资料,每学期每人分别得20分、16分、12分、8分、4分,对课题未作贡献的不加分。

二、论文发表、获奖、交流(一)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校级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优秀教案一篇分别的60分、50分、30分、20分、10分。

(二)论文获奖1、征文获奖(1)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正规征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各得60分、50分、40分。

(2)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正规征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各得50分、40分、30分。

(3)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正规征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各得30分、20分、10分。

(4)教育教学论文在区级正规征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各得20分、10分、5分。

2、会议论文获奖(1)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会议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各得60分、50分、40分。

(2)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会议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各得50分、40分、30分。

(3)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会议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各得30分、20分、10分。

(4)教育教学论文在区级会议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各得20分、10分、5分。

(三)会议交流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会议交流一篇分别得50分、40分、20分、10分(提供交流证明)。

(四)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发表,分别得30分、20分、10分、5分。

(五)参加编写教学资料用书的,国家、省、市、区、镇、校分别加50分、40分、30分、15分、10分、5分。

(六)参加评比论文的人员,国家、省、市、区、镇、校分别加50分、40分、20分、10分、5分、5分。

三、课(一)竞赛课1、国家级优质课竞赛一、二、三等奖各得70分、60分、50分。

2、省级优质课竞赛一、二、三等奖各得60分、50分、40分。

3、市级优质课竞赛一、二、三等奖各得50分、40分、30分。

4、区级优质课竞赛一、二、三等奖各得40分、30分、20分。

5、镇级优质课竞赛一、二、三等奖各得30分、20分、10分。

6、校级优质课竞赛一、二、三等奖各得20分、10分、5分。

(二)公开课(如会课、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实验课等)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镇级、校级开设公开课每人每节分别得40分、30分、20分、15分、10分、5分。

(备课组成员得一半分),自愿报名上公开课的一次再加5分。

(三)听课凡市、区、镇、校级领导和学校组织人员听课,执教者的课被评为优课的一次得10分,被评为不合格课的一次扣10分。

学校组织部分人员随堂听课,被评为差课的一次扣5分。

(四)会教课:积极自愿报名参加区级以上会教的,一次得10分,获奖另外记分。

四、基本功竞赛获奖(如说课、教具制作等)(一)单项竞赛1、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各得60分、50分、40分。

2、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各得50分、40分、30分。

3、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各得40分、30分、20分。

4、获区级一、二、三等奖各得30分、20分、10分。

5、获镇级一、二、三等奖各得20分、10分、5分。

6、获校级一、二、三等奖各得10分、5分、5分。

(二)综合竞赛1、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各得70分、60分、50分。

2、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各得60分、50分、40分。

3、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各得50分、40分、30分。

4、获区级一、二、三等奖各得40分、30分、20分。

5、获镇级一、二、三等奖各得30分、20分、10分。

6、获校级一、二、三等奖各得20分、10分、5分。

五、业务学习1、凡参加学校组织教研活动(如:听课、评课、听讲座、看录像、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无故缺席一次扣10分,迟到、早退一次扣5分。

2、凡未按时完成教科室布置的任务(如:论文撰写、教研活动记录、课题个人研究记录、上课汇报学习笔记、听课)每次扣5分。

3、听课以次数累计,有一次算1分,比规定要求多一次加2分,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扣10分。

六、师徒结对按师徒结对责任书要求,积极履行职责的师徒,每学期视履行情况分别得5—10分。

(相互听课、评课不少于5次)七、学生获奖和文章发表(一)学生文章发表学生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正规报刊、杂志上发表一篇,分别给指导老师加50分、30分、10分。

(二)学生获奖1、在国家级正规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分别给指导老师加50分、40分、30分。

2、在省级正规征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分别给指导老师加40分、30分、20分。

3、在市级正规征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分别给指导老师加20分、15分、10分。

4、在区级正规征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分别给指导老师加15分、10分、5分。

5、在校级正规征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分别给指导老师加10分、5分、5分。

注:(1)老师获指导奖、园丁奖与学生获奖重复,只取一次。

(2)体育获奖名次折算等次对照标准加分。

八、骨干教师:被定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每学期加20分,成绩突出的加30分。

九、实行教师等级制: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每学期分别加40分、30分、20分、10分。

十、几点说明1、已在上一级刊物发表或评比获奖后又在下一级刊物或评比获奖的,不予重复计分。

2、在报刊等媒体或会议上宣传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成果的文章或学校同意上报参评获奖的其他文章等,参照文章交流标准加分。

3、论文或指导学生的成果由数人共同完成的,按实际情况分配分值。

4、对全校教学人员开设讲座一次得10分,对区级以上教师开设讲座一次得20分。

5、教科研积分一律以书面材料为准,各人对自己的资料要妥善保存,遗失后果自负。

每学期结束统一收集整理好交教科室。

6、本细则中有关事项的奖惩还需结合学校其他有关规定处理。

十一、考核积分与奖惩1、教科研积分按学期统计个人得分,载入个人业务档案,考核结果高分者(人数由校领导视得分情况确定)由学校颁发“学校教科研先进个人”证书,并给予奖励。

2、“学校教科研先进个人”必备条件:(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2)一年中至少上过1节校级公开课;(3)两年内至少有一篇教科研文章在区级以上交流获奖或发表。

3、考核结果作为来年聘用、聘任重要依据。

4、本细则自2004年9月1日起执行。

十二、本细则解释权属校长室。

徐师三附小教科研工作考评细则--------------------------------------------------------------------------------作者:教科室浏览次数:19 时间:2009-11-15 10:42:59 [字体大中小]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投身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兴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素养,从而大面积、全方位地提高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徐州高等师范第三附属小学教科研工作考评细则》二、考评小组:组长:魏新梅副组长:郑慧娴成员:李雪梅朱红周茜孙景佩三、考评内容:1、课题研究2、课堂教学3、论文发表4、教学讲座5、教育博客、读书心得6、集体备课7、辅导学生作品发表四、考评细则:1、能主持一项课题研究,积极开展研究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按市级、省级、国家级分别积分15分、30分、6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