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辆检修
铁路车辆在运用过程中,零部件会逐渐磨耗、腐蚀和损伤,为使车辆经常处于质量良好状态,
确保行车安全并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必须对铁路车辆进行各种检查和修理工作。
2.1
检修制度
国际上通行两种检修制度:计划预防修理制度和按车辆技术状态修理的制度。
计划预防修理制度,即首先摸清车辆主要零部件的损伤规律,然后确定其使用期限,再在此基
础上确定合理的检修循环结构和检修周期,使车辆零部件在运用中产生的损伤尚未达到极限时,就
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论文
能加以修复。
按车辆技术状态修理的制度,即在设备工作寿命期内,将运行设备按照规定的状态值来监察其
运行参数,只要设备运行参数在规定的状态限界值以内时,就一律不检修。
当运行参数超出规定的
状态限界值时,就按照规定工艺进行检修,使其恢复到规定的状态值后继续使用。
设备达到有效使
用寿命期,则予以更新。
这种修理制度在保证设备安全前提下,充分发挥运输设备的内在潜力,力
图将检修工作量减小到最低限度。
这就是先进的状态修,
也是中国铁路车辆将逐步实施的检修制度。
2.2
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是指对运用中的车辆,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具有一定内容的检修工作。
定期检
修能有计划地使车辆恢复运用功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并保证在到达下一个定期检修以前,不
出现重大故障。
客车定期检修修程为厂修、段修和辅修三种。
货车定期检修修程为厂修、段修、辅
修、轴检四种。
厂修是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和彻底修理,并进行必要的现代化技术改造。
目的在于恢复车辆的
基本技术性能,使修理后接近新造车辆水平。
主要部件的技术质量应能保证在一个段修期内正常运
用。
厂修一般在车辆修理工厂进行,必要时可以在有条件的车辆段进行。
段修是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分析。
着重分解检查车辆的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
置等部件。
消除故障隐患,修复损坏、磨耗的零部件;按规定更换磨损过限的零部件,防止故障扩
大。
目的是保持车辆的基本性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保证车辆安全运行。
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质
量应能保证一个段修期。
段修在车辆段进行。
辅修主要对车辆的制动装置和轴箱油润装置进行检修,同时对其他部件进行辅助性修理,以保
证这些部件在运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客车的辅修一般在客车整备所车库停留时间内进行;货车的
辅修在检修所(线)进行。
轴检是按辅修的要求,对车辆的轴箱油润装置和其他部分进行检修。
摘车轴检在站修线进行,
不摘车轴检在列车中进行。
两种轴检均应保证在下次辅修到期前不发生轴箱油润装置故障
2.3
车辆日常维修
车辆日常维修的任务是保证车辆在运用中有良好的技术状态,防止事故发生,确保行车安全。
我国铁路货车的特点是数量多、车型杂,一般不固定配属给基层,所以流动性大,运用条件参差不
齐。
如不及时对货车进行检查维修,必将危及行车安全。
货车日常维修的内容包括技术检查和故障修理两个方面。
技术检查是对货车的技术状态进行检
查,发现故障应及时进行摘车修理或不摘车修理。
不摘车修理是利用车辆停站时间,在不影响解体
作业或正点发车的情况下,在列车到发线,调车线或货物线上进行修复作业。
对一些较大的一时难
以修复的故障,必须把故障车辆从列车中摘下,送到专用临修线或站修所修理,称为摘车修理。
货
车的日常维修由列检所和站修所等单位承担。
列检所的基本任务是对到达、始发和中转列车中的车
辆进行技术检查和修理,同时还负责扣修定检到期的车辆。
站修所设在有列检所的车站上,它的任
务是对货车进行摘车修理、轴检和辅修。
客车日常维修的内容包括车底在到达终点站或在始发站出发前,在整备库内进行的技术检查、
日常保养和清扫整备作业。
旅客列车在沿途由旅客列检所负责进行技术检查和不摘车修理。
此外在
旅客列车上还设有车辆乘务员,随车进行途中的技术保养工作。
客车的日常维修工作集中在旅客列
车编成站、更换机车的客运站上进行。
由客车技术整备所、旅客列车检修所和车辆检车包乘组共同
承担。